商務部:美方沒有「吃虧」!如美方一再升級貿易摩擦,「我們將奉陪到底」
商務部今天發布《關於美國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益情況的研究報告》(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中美經貿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兩國順應歷史潮流,積极參与經濟全球化,加強互利合作的結果,如果僅是一方受益,一方「吃虧」,不可能走到今天。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成為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雙方應致力於推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經貿合作,造福兩國人民,為世界經濟增長和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同時,在今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中方致力於推動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如果美方一再升級貿易摩擦,「我們將奉陪到底」。對於美方動用國家力量,通過非商業手段打壓中國企業的做法,中方堅決反對,希望美方保持理性,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相信有關國家不會屈服於外部壓力,會尊重市場和法制原則,為各國企業提供公平競爭,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談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高峰指出,目前正在履行必要程序,將於近期公布。建立該制度是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實施過程中將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不針對任何具體領域、具體企業或個人,「遵守中國法律和契約精神的企業完全不用擔心」。
美國「吃虧」的論調站不住腳
報告指出,美國新一屆政府上台以來,罔顧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宣揚美對華貿易「吃虧」論,並以貿易逆差問題為借口,挑起經貿摩擦,責任在美方。為揭示中美貿易逆差問題的本質和成因,以及美國從中美經貿合作中獲利巨大的事實,中國商務部發布此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中美貿易順差在中國,利益在雙方。美方宣稱對華貿易逆差超過5000億美元、美國「吃虧」了,這一說法不符合事實。美對華貿易逆差是市場作用的結果,受到多種客觀因素影響。中美雙邊貿易中,順差在中國,利益在雙方。美方「吃虧」、中方「佔便宜」的論調完全站不住腳。
美方統計的貨物貿易逆差數據存水分
具體分析美對華貿易逆差的實際情況。報告指出,中美雙方的貿易統計有差異。按中方統計,2018年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3233.3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485.0億美元。按美方統計,2018年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4191.6億美元,服務貿易(跨境模式)順差405.3億美元。
報告指出,美方統計的貨物貿易逆差數據存在水分,難以反映真實狀況。根據中美兩國商務部開展的聯合研究,美方統計的對華貨物貿易數據長期被高估,2015年被高估21%。按這一比例推算,2018年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被高估880億美元。以美方統計的4192億美元為基礎,調減後應為3312億美元。考慮到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近53%來自加工貿易,其中包括中國自第三地進口零部件903億美元,如將這一部分減去,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只有2409 億美元。
貿易逆差統計還應考慮兩國服務貿易情況,這包括兩部分數據:一是服務貿易(跨境模式),2018年美方統計的對華順差為405億美元;二是附屬機構服務銷售(商業存在模式),美方最新統計為2016年,對華順差468億美元。如按2018年商業存在模式順差與2016 年持平估算,2018年美對華服務貿易順差總額為873億美元。據此測算,2018年美對華總體貿易逆差額應調減為約1536億美元,僅為目前美方公布的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額的37%。
美對華貿易逆差是市場作用的結果
針對美對華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報告中指出,美對華貿易逆差是歷史形成的,是市場作用的結果,受到兩國產業競爭力、經濟結構、國際分工、貿易政策、美元貨幣地位等多種因素影響。
一是從產業競爭力看,中方順差主要來自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匯率水平保持不變的情形下,中方在飛機、集成電路、汽車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都是逆差。這說明貿易不平衡是雙方發揮各自產業競爭優勢的結果。例如,2018年中國自美進口汽車104 億美元,對美出口汽車僅18億美元。2017年美資企業在華汽車銷量達518萬輛,而中資汽車企業在美的銷量很少,這就是產業競爭力造成的。
二是從經濟結構看,美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低儲蓄、高消費,本國生產無法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需要進口大量消費品。美國只有採取宏觀調控政策,量入為出,實現供需平衡,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貿易逆差。
三是從國際分工看,產業布局在全球展開,國際分工梯度轉移。在此過程中,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過去日本、韓國等其他東亞經濟體對美的貿易順差。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佔美逆差總額的比重從2001年的20%升至2018年的48%,但同期美對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貿易逆差佔比則從23%降至8%。
四是從貿易政策看,美國對華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是導致貿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美方的出口管制措施涉及10大類約3100個物項,多是美具有出口優勢的高技術產品。嚴格的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美企業喪失貿易機會。中國進口高技術產品中,自美進口佔比從2001年的 16.7%下降到2018年的8.2%。據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分析,如美將對華出口管製程度調整到對法國的水平,美對華貿易逆差可縮減三分之一。
五是從貨幣供給看,美元作為全球主要結算和儲備貨幣,其供給不僅取決於美自身經濟,還必須滿足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美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凈額必須是逆差,否則美元無法流向世界,發揮國際結算和儲備貨幣功能,這是美元特殊地位導致的必然結果。
中美雙邊貿易利益在雙方
報告強調,中美雙邊貿易中,順差在中國,利益在雙方,美方「吃虧」論站不住腳。
一是中國是美國重要出口市場,美對華出口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中國是美國貨物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年均增速為6.3%,累計增長73.2%,大幅高於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56.9%的平均增幅。中國是美國第三大貨物出口市場,是美國飛機、大豆、汽車、集成電路、棉花等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中美服務貿易增長強勁、互補性強。據中方統計,中美服務貿易額從有統計開始的2006年274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1253億美元,增長了3.6倍。
2019年5月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2019 年各州對華出口報告》指出,2009年至 2018年10年間,美國對華出口支撐了超過11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中國市場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
二是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利豐厚。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中,54%來自外資企業,53%來自加工貿易。中國從加工貿易中只賺取少量加工費,而美國從設計、零部件供應、營銷等環節獲益巨大。美自華進口大量質優價廉的產品,得以維持較低的通脹率,降低生產成本。自華進口提高了美民眾實際購買力,增加藍領工人等中低收入群體福利。牛津研究院估計,美國自中國進口低價商品在2015年幫助美國降低消費物價水平1%-1.5%。美國運輸、批發和零售行業得益於中美貿易,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同樣獲利頗豐。
三是貿易逆差與經濟、就業不存在必然聯繫。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貿易是盈餘。在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雖然存在巨額貿易逆差,經濟卻保持強勁增長。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研究顯示,美國就業崗位流失的情況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就已出現。美國卡托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製造業崗位減少的原因在產業升級,與中美貿易不平衡沒有直接關聯。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中方願積極擴大自美進口,美方也應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積極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平台推介美國產品,為化解貿易不平衡創造有利條件。
美國從中美經貿合作中獲益巨大
報告指出,美自華獲得經貿利益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美對華銷售收入。這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獲得的市場機會,包含兩部分利益。美企業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這是境外的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的銷售收入,2017年,美對華銷售收入總額約為9400億美元;二是美國自中國獲得的資金流入,包括了中國對美各類投資、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美國金融機構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的獲利。根據中方統計,美國金融機構作為中國金融機構的戰略投資者或者投資人,投資收益約為326億美元。
以上三者合計,截至2017年底,美國自華獲得的資金流入總額達1.37萬億美元。
中美可以成為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
報告表示,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格局不斷深化,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乃人心所向,以鄰為壑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不得人心。
報告強調,中美經貿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兩國順應歷史潮流,積极參与經濟全球化,加強互利合作的結果,如果僅是一方受益,一方「吃虧」,不可能走到今天。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成為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雙方應致力於推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經貿合作,造福兩國人民,為世界經濟增長和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附《關於美國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益情況的研究報告》全文:
※小米股價創上市新低!業績亮眼,管理層誠意回購,股價為何依然不振?
※主力資金凈流出499億 農林牧漁行業凈流入規模居前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