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孔子聽了一次韶樂三個月不知肉味,這與痴迷音樂沒有任何關係

孔子聽了一次韶樂三個月不知肉味,這與痴迷音樂沒有任何關係

我們一般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古人。比如,孔子有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情,他聽了一次韶樂之後,說他三個月不知肉味。按照我們的生活經驗,孔子這件事一定會理解成這樣:

孔子是個骨灰級樂迷,對音樂極其的痴迷,在古代聽一次專業演奏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結果,聽了一次專業音樂就沉迷其中,在後來的三個月中,吃肉都吃不出肉的味道。

這個理解看起來很正確。但是,這對於孔子來說,卻是個非常錯誤的理解!

孔子雖然與我們是一樣的人,與我們有一樣的情感、有一樣的反應,這都沒錯。但是,別看我們把孔子捧上了神壇,真正的孔子我們卻並不認識。

我們並不知道孔子究竟在做什麼,聽了一次韶樂就能三個月不知肉味,這完全是他在練習某種「心智技能」以後的結果。

那麼,孔子究竟在練習什麼呢?這要從黃帝那裡說起。

一、軒轅黃帝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軒轅黃帝是中國人的文化始祖,音樂、禮制、文字、服飾以及統一華夏部落等代表中國文化特性的事情都是黃帝做的。

但是,黃帝做這些事情的背後,意義是什麼?我們卻並不知道。

其實,「黃帝的出現」不僅是對中國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整個人類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某種角度來看,中華大地這個地方肩負著為人類傳承「終極文化」的使命,而黃帝在中華大地出現,就是為了開創這種「終極文化」而來的。

那麼,黃帝所開創的「終極文化」是什麼呢?

終極文化之一:告訴人類,「完整的世界」是一種「重疊結構世界」。

「重疊結構世界」:「完整的世界」由兩個物理性質完全不同的真實世界重疊而成,其中,一個真實世界,人的感官能感覺到,這個真實世界可以稱之為「顯性世界」;其中,另一個真實世界,人的感官無法感覺到,那個真實世界可以稱之為「隱性世界」。

「隱性世界」是「完整的世界」的主體,也就是說,在「顯性世界」中,所有一切事物的主體都在「隱性世界」中;在「顯性世界」中,所有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動因、動機、動力也都在「隱性世界」中。

終極文化之二:告訴人類,在「重疊結構世界」中,「完整的人」也是一種「重疊結構世界」的人,既有「顯性人體」,也有「隱性人體」。

而且,「完整的人」的結構遠比「重疊結構世界」更為複雜,「重疊結構人體」只是一種載體,「真正的我」就被承載在這個「重疊結構人體」中。

但是,「真正的我」並不懂得駕馭「重疊結構人體」,所以,就要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目的是為了讓「真正的我」駕馭「重疊結構人體」。

所以,簡單的說,黃帝給人類留下的終極文化有兩個核心內容,一個是「重疊結構世界」原理,還有一個是「心智系統轉換」方法。

黃帝讓倉頡造的甲骨文,並不是為了用於溝通、記事的常規文字,而是用來記載「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的圖示。

上圖,左邊的甲骨文「天」字,右邊的甲骨文「二」字,都用來表示「重疊結構世界」。

上圖,是用甲骨文字以及金文還原出來的「完整的人」結構圖。

因為這種圖示,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安陽甲骨文,就是在這種「源頭甲骨文」基礎上發展起來。

這種圖示為什麼會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呢?

這是因為,黃帝不僅用源頭甲骨文記載了「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還創造了服飾、禮制、音樂,讓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所以,中國人最早的服飾、禮制、音樂,不是擺排場用的,真正的作用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之後,黃帝為了推廣這種「終極文化」,統一了中華各部落,於是,源頭甲骨文、服飾、禮制、音樂就被推廣到了中華各個部落中。源頭甲骨文在當時各個部落中,擁有了非常崇高的地位。

對於「源頭甲骨文」內容的掌握、研究,也一直是天下共主、天子朝廷所掌握的核心知識。與孔子同時代出現的老子,就是專門為周天子研究「源頭甲骨文」的官員。

這也是尹喜一聽說是老子來了,就會非常尊重的原因,因為老子這個圖書館館長,與現代圖書館館長不是一回事,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價值地位。

二、孔子是「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總教頭

我們現在對於孔子的認識,只知道孔子述古、傳古,挖掘上古的禮制、音樂,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東西,甚至有的學者直接把孔子看成是專門給人辦葬禮的人。

這些認識,都是對孔子的最大誤解!

孔子在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貢獻與價值在於:他發掘、推廣了黃帝時代禮制、音樂的真正作用——「心智系統轉換」練習,孔子是人類「終極文化」的中繼者。

上圖,從左到右共有三個黑色的甲骨文、金文,分別表示從外到內的三層人體。

我們平時只會依靠感官使用最外面的「第一層人體」。

而「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目的就是,讓人學會使用最裡面第三層人體,「第三層人體」才是「真正的我」,見上圖。

所以,孔子本質上就是傳授「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總教頭。

三、音樂在練習「心智系統轉換」中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音樂都出現得非常的早,在西方,哲學始祖畢達哥拉斯發明了音樂,而在東方,黃帝創造了音樂。

我們現代人都沒有幾個人能搞懂樂理,可是在人類文明的源頭,音樂就出現了。

這是因為,音樂是幫助人發現、體驗自己的「內在感知」非常有效的訓練手段。

我們一般人只會使用「第一層人體」上的耳朵去聽音樂的聲響部分,但是,人還能用「第三層人體意識」去感知音樂,這就是音樂專業訓練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內在聽覺」。

經過音樂專業訓練的人都知道「內在聽覺」,「內在聽覺」是決定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專業音樂家的基本條件。

在「內在聽覺」中,音樂已經不再是聽覺上的「聲音」,而是有了類似「通感」的感受,音樂變得有了空間感、色彩感、溫度感、生命感……

用「內在聽覺」感受「音樂」與用耳朵聽音樂,這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所以,通過音樂訓練打開「內在感知」是練習「心智系統轉換」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訓練。

四、「聽一次韶樂,三個月不知肉味」的真正含義

我們把前面的內容都理清了以後,這句話意思就非常清晰了。

背景:孔子本身就一直在練習「心智系統轉換」,而且有了一定的成果,「內在感知」已經被打開了。

在這個背景下,孔子聽了一次韶樂,在韶樂的作用下,孔子真正體驗到了自己的「內在感知」,並一直處在「內在感知」的美妙體驗中,時間很長,三個月不一定是具體的時長,而是表示時間很長的意思。

「知肉味」是「第一層人體意識」的感覺,因為長時間進入「內在感知」的模式中,「第一層人體意識」的感覺就被弱化了,這就是「不知肉味」。

關註:心智玩家,在心智玩家這裡,您能認識到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人類「終極文化」,認識到真正的黃帝、真正的老子、真正的孔子……

======================================================

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的電子書:發現《老子真經》——從人類文明整體進程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篇)已經出版,上架書名:老子真經。

對「源頭甲骨文」感興趣的網友可在百度閱讀、噹噹雲閱讀、京東讀書、kindle、掌閱中搜「老子真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智玩家 的精彩文章:

「萬法唯識」是《唯識宗》的廣告語嗎?佛教其他宗門同意這個說法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

TAG:心智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