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竟是皇家專用 奇門兵器血滴子真的存在嗎?
提到中國古代的兵器,人們最先能夠想像得到一般就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這些十八般兵器中的常客。不過我國的武藝文化源遠流長,除了常見的十八般兵器之外,同樣能夠流傳至今也有相當多各式各樣的奇兵利刃。而在這些奇兵利刃中,「血滴子」以其晦澀、血腥、離奇的特殊身份引來無數後來關注者的猜測與爭論。
對於「血滴子」最常見的說法是它是一件殘忍的暗殺兵器,以專門取人頭顱為目的。其形狀如一鐵冠,「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以鐵鏈為引。殺人者在遠處操控,將血滴子放出套在目標頭上,再拉回血滴子,就可取人首級於百步之外。同時給對方留下一具在噴血的無頭屍體,可謂殘忍至極,由此被稱為「血滴子」。
不過血滴子之所以如此神秘,還因為它本身可能並不是一件兵器而是一個清朝的特務機構,在暗中為皇帝做一些血腥殘忍的暗殺勾搭,因此被人稱為「血滴子」。另外還有說法是血滴子是一種陰損的毒藥,人在被毒害之後就會像中了《鹿鼎記》中的化骨綿掌一樣化為一灘血水,因此而得名「血滴子」。
因為這些來源不一的傳說,所以無論是古代的野史、民間傳說,還是現代的文學、影視中,血滴子的形象都不是固定。但真的要細究血滴子的真實面貌,有一個人是始終繞不開的,那就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康乾盛世的承接者、在歷史上功過同樣突出的冷麵王—雍正。
血滴子特務說
在1975年邵氏拍攝的動作電影《血滴子》中,雍正扮演的是一個相當反面的角色。他剛愎自用且嗜殺成性,和大臣一言不合就起了肅殺之心。為了不背上罵名,他指示御前侍衛暗中想辦法解決掉這些敢於諫言而得罪他的大臣。這位御前侍衛也是個「人才」,他從街邊的雜技表演中獲得了靈感,發明了「可與百步之外取其首級」的神器---血滴子。
觀看了血滴子威力之後的雍正大喜過望,立刻下令組建一支專門用於暗殺的部隊苦練血滴子,並在練成之後將幾位忠心社稷的大臣一一斬首暗殺,留下一具具無頭屍體讓受害者家屬驚恐不已。在邵氏的《血滴子》當中,這支暗殺部隊無名無姓,是一支臨時組建的、只為皇帝效忠的隊伍,只不過他們使用的兵器是血滴子。而正因為如此,這些殺手的「思想覺悟」不高,有些人對盲目執行皇帝命令、暗殺朝廷忠臣的行為產生了懷疑,最終導致了整個組織的分裂和滅亡。
而在史實上,雍正皇帝身邊的確是有一支行事神秘的特務組織。他們由雍正親自掌控,伴隨著雍正奪嫡、安定天下,繼而還為乾隆皇帝效命了很長時間。因為為了皇帝干下了不少臟活,因此這個特務機構被稱為「血滴子」。
血滴子這麼殘忍的名號自然不會是這支特工小組對外的正式番號,他們另有一個聽起來非常無害的名稱,叫做「粘竿處」。粘竿處,顧名思義職責就是粘竿。什麼是粘竿呢,其實就是在夏天用長長的竿子粘樹上吵吵嚷嚷的知了。每逢盛夏,皇宮之內樹葉繁茂,蟬蟲之聲聒噪個不停,讓那些想要清靜的王公貴族忍無可忍,於是「粘竿處」這個如今看起來有些荒唐的機構便應運而生。粘竿處最早的工作當然只是清理清理知了,陪王爺阿哥釣釣魚,屬於一個公共服務機構,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不光太子胤礽,連康熙也都知道這個機構。只不過在當時的對於這些底層的太監奴隸,這些皇宮貴族自然不會放在眼裡。
而雍正卻恰恰利用了這一點。在其還是皇子、未繼大位之前,這位信奉「不爭是爭,爭是不爭」的皇子已經擔任領侍衛內大臣這一職務多年,可調動皇宮內各處的侍衛,自然包括這個小小的「粘竿處」。於是雍正便在粘竿處不斷地安排自己人,用來刺探一些情報和動向,一方面是為了在奪嫡中自保,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為了金鑾殿上的寶座。
在雍正爭取皇位期間粘竿處具體發揮了多少作用我們不得而知,畢竟這已經算是屬於皇家秘密了。而在雍正繼位之後,粘竿處也順勢從一個小小的娛樂清潔部門搖身變成了雍正最信任的直屬機構,正式劃歸內務府,對外的名稱也由粘竿處改為尚虞備用處。其中的成員也從原先打雜的小太監變成了身懷武功的侍衛,稱為「粘竿拜唐」,常伴雍正左右。很明顯,粘竿處的這一蛻變離不開其在九子奪嫡期間的表現。至於在雍正繼位之後,粘竿處又是如何繼續蛻變成為人人聞風喪膽的「血滴子」,這也和我們這位雍正皇帝脫不了關係。
我們都知道清朝康乾盛世的說法使得康熙、乾隆這兩位皇帝在歷史上有著不錯的風評,但是夾在這兩位「明君」中間的雍正的評價就複雜的多了。關於雍正用不正當手段奪位、培養特務機構剷除異己、實行嚴苛的文字獄、甚至離奇的暴斃等等都讓關於這位皇帝的故事蒙上了一些「冷麵暴君」的色彩。而血滴子這個相傳使用殘忍暗殺兵器的特務組織,則代表了雍正在許多人心目中最血腥殘忍的一面。
在雍正種種「暴行」之中,文字獄算是最坐實的一個。除了翰林官徐駿著名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外,查嗣庭、謝濟世、陸生楠、屈大均等一批當時的文人墨客都因為寫了惹皇帝不開心的文章、詩詞而獲罪,輕則發配邊疆,重則斬立決。而在市井百姓看來,雍正的這些殘暴的行為自然也離不開那個在暗地裡為其賣命的特務組織---血滴子。說白了,在雍正在位期間,血滴子已經完全從原來的單純情報機構發展為了一個以暗殺、刺殺為目的的殺手組織,而他們的標誌就是「百步之內取人首級」的神秘兵器。
這種說法雖沒有太多實在的依據,但卻是許多民間百姓順理成章的一種理解,血滴子也就成為了雍正嚴酷統治的一個負面象徵。2012年由大陸和香港合拍的電影《血滴子》中就採用了這種設計。劇中的血滴子直屬於乾隆指揮,已經是一個有成熟組織架構、多年暗殺經驗、使用「血滴子」兵器的特種部隊。而他們追捕的「反派」,由黃教主扮演的天狼本身身份就是一名前朝雍正期間文字獄的受害者。他的家人受文字獄迫害而逃難,在逃難途中被血滴子追上悉數被暗殺。
縱觀許多關於血滴子特務組織的傳說,我們不難發現它本身非常符合民間傳說的一些特點:真假各半。作為血滴子出處的「粘竿處」真實性是有歷史依據的,它也確實被雍正用來作為自己親信的一個貼身情報機構。但是粘竿處究竟有沒有變成雍正用來維護統治的暗殺工具「血滴子」,卻缺乏足夠可信的歷史考據。粘竿處的「血滴子化」,更多的可能是世人對於雍正實行文字獄等高壓統治所產生的不滿和恐懼的具象化。
血滴子兵器說
既然血滴子殺手化沒有真憑實據留下作為考據,那麼血滴子作為一件奇兵利刃是否可信呢?
血滴子的最早出處已不可考。在邵氏拍攝的《血滴子》以及一些民間傳說中,將血滴子的發明歸功於「殘忍嗜殺」的雍正帝,雖然讓故事劇情更加戲劇性了一些,不過卻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雍正帝是有一些過錯,但他本身依然還是一個勤勉努力、善於治國的皇帝,沒有雍正帝的一系列舉措,康乾盛世也就不復存在。很難想像這樣一位忙碌勤政的皇帝還有空去研究什麼自己根本不擅長的奇兵利器的發明。
一些民間的書籍在記載血滴子時,也都將其描繪成是「外來發明」。比如民國俠義小說《童林傳》中血滴子是這樣出場的:「再看知不言往旁邊一閃,從口袋裡摸出一件東西,『招!』就見他往前一抖手。再看這嘰里咕都,腦袋瓜子沒了,鮮血直噴,死屍栽倒。。。」書中的血滴子來自於三位打扮相貌怪異的南海高僧:知不言、懂不說、明不講,和雍正沒有半毛錢關係。在清人編寫的描述清朝時事的《十葉野聞》中,也將血滴子的源頭說成是外來的「異僧」。
於是手持血滴子的異僧也就成為了一個傳說來源。1977年的動作電影《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中,反派高手、第一代血滴子的傳人封神無忌就是以一個盲眼僧侶的形象出現。他手持血滴子一路殺害各路武林人士,這些武林中人都對這個威力驚人、手段殘忍的兵器血滴子發起的突然襲擊毫無辦法。
當然也有有一些野史小說中認為血滴子是茅山道士原本用來降妖除魔的武器,或是一種能將人化成血水的毒藥。但是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說,這些說法在真實程度上還不如血滴子兵器說來的實際,因為至少「狀如鐵冠,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這種玩意兒以清朝當時的科技水平是可以被實現的。
但是這樣並不意味著血滴子真的有較高的實戰價值,首先作為一件遠程兵器,血滴子顯得過於充滿噱頭。要知道想要套住人的頭部,血滴子本身的大小就小不了,和飛鏢、飛刀、毒箭等真正的暗器相比,血滴子不易於隱藏。同時殺人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像血滴子這樣套住人首級的操作是非常難的,血滴子既然要做到「鋒利無比」,本身的質量必然不輕,飛行速度自然也不會過快,而人的頭部本就靈活多動,想要套住那些常年習武的高手別提有多難了。同時血滴子的剋制方法也很顯而易見,既然是一件體積較大的飛行武器,那麼只要有足夠的障礙物對方便無可奈何。
邵氏版本的《血滴子》和《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中的血滴子形象都非常地具體,有非常多的特寫鏡頭詳細描繪了血滴子的形狀、構造,以求真實感。不過影片中關於血滴子的使用方法就略顯魔幻了,要麼是給血滴子加上「鋒利無比、沒有兵器可以與之相撞」的設定,要麼就是給使用者加上「百發百中」的能力,不要說是蒙著眼、瞎了眼,就是隔著牆看不到目標,隨手一甩也必然命中目標,其使用動作更是讓人想起我們在遊樂園裡玩套圈圈時的情形。而獨臂拳王能夠擊敗血滴子,也是利用周圍樹林、木板等環境,使得血滴子施展不開,最終將其擊敗。
在這一點上,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電子遊戲作為新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也給出了其對於血滴子的理解。其中我們熟悉的國產遊戲老IP《流星蝴蝶劍》算是有心了,設計者不但對血滴子的形象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設計出了八九種在外形功能上都有差異的血滴子,也對血滴子的使用方法做了不少加工。在遊戲里血滴子分別有在手中與在飛行中兩種形態,不同形態下有不同的連招招式和攻擊套路,或是蓄力突進、或是拉近重擊、或是擊飛後退、或是切換連擊,有了不小的深度。可以說是打破了現代影視作品中對於血滴子「過於注重其形象和效果而不重視實際招數」的缺陷。
江湖傳說血滴子
關於奇門兵器血滴子的傳說眾說紛紜、真假難辨,它或是外形怪異、取人首級的兵器,或是暗中隱藏、殺人如麻的殺手,但關於血滴子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人們內心深處對於「人頭落地」這種死亡方式原始的恐懼與憎恨。
血滴子殘忍而血腥,但血滴子往往也不得善終。在各種關於血滴子的影視作品中,血滴子作為殺手特務組織時,最終都難逃內部分裂、兔死狗烹的下場;作為兇險的兵器,也終究會敗在名門正派手下。從側面說明了人們對於血滴子忌憚的同時,也表達了百姓對於統治階級高壓統治的怨恨。
時至今日,血滴子的那些傳說離我們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也許剝離那些過於血腥、殘忍的傳說、像《流星蝴蝶劍》那樣只討論其作為兵器的意義或許才是正確的吧。
※小島稱《死亡擱淺》並非FPS:是鏈遊戲 玩家不懂但買
※《看門狗:軍團》泄露!未來倫敦可操控所有NPC太猛
TAG:遊民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