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濃情端午 玉鑒粽情

濃情端午 玉鑒粽情

五月初五,

吃粽子紀念屈原

端午節,

人們用祭祀、龍舟、飲雄黃酒等形式

圖個吉利,

希望農業豐收、風調雨順、

去邪祟、攘災異、保平安。

和田玉 平安扣

保您平安、祝您安康!

端午除了人們熟知的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草之外,還有一個避五毒的習俗。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因此,人們為了驅邪避毒、永保平安,喜歡佩戴有五毒圖案的玉器飾品,以「以毒攻毒,厭而勝之」、「一物降一物」的意念,起到對邪毒之物加以制約的作用。玉雕中的五種毒物一般指蜈蚣、蜘蛛、蠍子、蟾蜍和蛇。

「蜘蛛」的諧音「知足」,故有寓意知足常樂。同時因蜘蛛的外形很象漢字「喜」,寓意喜事連連,好運到來。

蟾蜍是財富的象徵,還可以避邪、招財。通常把蟾蜍頭朝門可以為您吸財,在它的尾部壓上錢,代表可以雙倍的為您滾財,寓意富貴有錢。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中國古人常常將和田玉跟君子和美德聯繫起來,孔子說玉有仁、智、禮、義、信、樂、忠、天、地、德、道等十一種德行。許慎說:「玉,石之美者。」具有仁、義、智、勇、潔五德,於是和田玉又成為君子們道德操守的象徵。

和田玉如今已經被人格化,而屈原的精神正是君子美德的典型代表,這主要體現在屈原身上的就是氣節,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很重視「氣節」。所謂氣節,就是指人們不媚權貴,不迎流弊,人窮志不短,位卑憂國恨。身處逆境,仍能恪守剛直不阿的人格,這種氣節是對清廉自潔、高風亮節的讚頌。

屈原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以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可困搏於逆境,甚至犧牲生命,也不願頑石之流為伍的精神千百年來感召和激勵著我們,正如和田玉千百年來象徵著君子潔白無瑕,剛正不阿,兩袖清風的高尚情操,被後人所崇敬和追捧。

和田玉是一種傳承,一種文化,代表著「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獨有的含蓄、內斂、優雅的佩玉格調,用時間和歷史長河洗刷的和田玉,有靈性,能養人,護佑人平安順遂,也能將清濁分辨。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歷史是一面鏡子,能鑒天地日月人心,和田玉是歷史磨洗的珍寶,「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和田玉伴您走過漫漫人生路,公道自在人心。

端午節,我們避五毒,我們紀念屈原,我們牢記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謙貝閣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看沁紋識籽玉

TAG:謙貝閣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