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6氪總編輯李洋:新職業教育將提升人們在職場當中的反脆弱性

36氪總編輯李洋:新職業教育將提升人們在職場當中的反脆弱性

6月5日,36氪2019 WISE新職業教育創新峰會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了新職業教育領域的頭部公司、頂級專家學者以及知識分享領域的頭部KOL,聚焦新職業教育快速崛起背後的驅動邏輯,探討百年教育之下,新職業教育如何成為定義未來的新力量。36氪總編輯李洋分享了對於新職業教育行業發展機遇的思考。

李洋表示,我們正在進入歷史上一個艱難的職場期,需要不斷吸收知識,但這也促進了新職業教育的創新。一方面一些過去沒有的新職業、新崗位產生了;另一方面,隨著需求的爆發,跟過去拿證考證的培訓模式區隔的新職業教育誕生了,這些源於實踐的知識培訓,必將會提升人們在職場當中的反脆弱性。

最近創投行業很冷清,能出現像新職業教育這樣的熱點是非常棒的。李洋稱,職業教育不是一個新話題,中國很早就產生了許多傳統職業教育機構,但為什麼過去投資人不太看這個領域呢?因為它的投入產出比有一定問題,回報周期長,這個行業的運營模式也非常重。但今年2月份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成為了拐點,《方案》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職業教育的建設,對職業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對K12教育監管的落地,也給行業帶來了一次洗牌,很多投資人開始把更多的精力轉向素質教育、早幼教和職業教育上。

新技術、新資本和新信息正在重塑新經濟和新商業的面貌,商業變革下的職場也在發生變化,產生了很多新的職業,原有工作的技能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職場人必須要做好應對準備。「新職場帶來的結果一個是淘汰率提升了,一個是對技能專業度和複合型的要求提升了。所以新的職業教育體現出一個矛盾,一方面公司招不到人,尤其是創業公司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另外一方面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李洋表示。

現在很多公司想要一種複合型的人才,「比如原先招聘的時候不需要你會騎馬,現在則要求你要會一邊騎馬一邊套圈,如果能做到,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教育的用戶群已經發生了變化,教育從業者也一定要發生變化,新職業教育正在承接這些新的職場學習需求」。

以下為36氪總編輯李洋演講全文:

歡迎各位,十幾年前我是一位記者,當時看到過一個有關於職業的坐標系矩陣,到目前為止我對這個坐標系的印象都特別深刻。這個坐標系的橫軸代表知識更新的速度,即如果想做好這個職業,需要的知識背景的更迭速度;它的縱軸代表收入。大家按照這個坐標系填一下自己知識和收入的坐標。根據這個坐標系,這個世界上有兩份最難做的職業,一份是IT工作者,一份是記者。這兩份職業都是在縱軸的右側,相當於你想做好這份工作,要求你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要不斷學習補充信息。對我來說悲慘的是,IT職業在第一象限,但是記者在第四象限,如果你是技術行業,就更悲慘了,當然開個玩笑。

回歸到主題,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36氪發布了一篇職場文章,影響力特別大。這篇文章是說中年危機,你會發現身邊有一群人,朋友也好、同事也好,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影子。比如上班時間經常躲在廁所裡面玩遊戲,或者剛到35歲就開始進入人生、職業的低谷。他們中有一些人的履歷非常光鮮,有的在一些知名互聯網公司擔任過中高管,或者有留學背景。但是今年很多公司都在調整架構,很多高管都離職了,他們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了。這篇稿子發布以後,引發了很大共鳴。讓我驚奇的是,雖然稿子寫的是互聯網行業,但是很多非互聯網行業的人也反映說,感覺自己也有這種中年危機,而且有可能是剛三十齣頭就遭遇了這種危機。這體現了什麼問題呢?很多行業你原來位於x軸的左邊,現在統統往右移了。比如像律師,只有通過很難的考試才能入行,但掌握的這些知識是不經常變化的,所以現在這個職業有可能會被AI取代。再比如汽車行業,過去100年裡面沒有太大變化,比如你去參加車展,跟參加科技展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但是現在各個行業都不得不發生一些變化,也有了很多新進入者。

說回教育行業的話,我有一個8歲的女兒,不管她在學校還是課外班學到的知識,從量到難度已經跟我初中水平差不多了。我敢打保票,這不是個例。我女兒這一代,iPad比大人玩得都溜,作業都是留在iPad上的,教育的用戶群已經發生變化了,教育從業者也一定要發生變化。所以說過去一兩年教育行業最火的是K12,當然它跟政策關聯度也非常大。這個行業依然是一個非常好的細分行業,中國父母的錢大部分花在了子女教育上。但是去年接連落地的政策監管,給行業帶來了一次洗牌,很多投資人也開始把更多的精力轉向素質教育、早幼教和職業教育上。

職業教育不是一個新話題。德國的「二元制」教育中的職業教育就發展的非常棒。中國過去的青鳥、尚德,這些傳統職業教育機構非常多,但為什麼過去投資人不太看這個領域呢?因為它的投入產出比有一定問題,回報周期長,這個行業也非常重。但今年2月份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成為了拐點,《方案》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職業教育的建設,對職業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的一個記者說,他聊了七八個投資人,幾乎沒有一個投資人過去看職業教育賽道,但現在都說在看這個賽道。有一個職業教育的創始人說,其實並沒有想那麼早拿融資,但是從二月份以來有30幾個投資人找到他,問要不要拿融資。

最近創投行業很冷清,能出現一些熱點是非常棒的。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投資熱起來,你才感覺到這個賽道是有價值的。談到職業教育,我們看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5G要到來,對各行各業都產生衝擊和影響,從中誕生了無數新的職業,同時對人的要求也大大改變了。新技術、新資本和新信息也在重塑新經濟和新商業的面貌,商業變革下的職場也在發生變化,職場人必須準備好應對這些變化。

新職場的特徵是什麼呢?一個是淘汰率提升了,一個是對人的專業度和複合型的要求提升了。大學生遇到的問題,就是學校里學的東西和社會表現出不匹配。過去的課程和教材跟市場有一定脫節,尤其是計算機行業,會感受到這種危機。最近我們發現一個應屆生如果沒有經過半年或者一年實習期,沒有公司說你一畢業就會要你。

所以新的職業教育體現出一個矛盾,一方面公司招不到人,尤其是創業公司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另外一方面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很多公司想要一種複合型的人才,比如原先招聘的時候不需要你會騎馬,現在則要求你要會一邊騎馬一邊套圈,如果能做到,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所有的公司都在市場上找到機會,像很多互聯網公司號稱是無邊界的擴張,不能說這個現象是好是壞,和日本講究匠人精神的專業性精神社會比起來,我們的GDP增速是6%點多,日本是零點幾,所以對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從全球來看,終身學習也是一個非常熱的話題,我的一個朋友是《經濟學人》中國商論的主編,他前兩年就開始提終身學習的概念。《經濟學人》在2017年就推出過一個封面講終身學習這個話題。

所以各位,避免不了,你正在進入到人類歷史上一個艱難的職場期,需要你不斷吸收知識,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寬闊的市場,因為終身學習職業教育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我看到一個數據,2025年職業教育市場會達到千億級人民幣的規模,也是非常可觀的。談到新職業教育的創新,一方面是指一些新職業產生了,比如一些新崗位過去是沒有的。以前我們做內容是做傳統內容,但現在要懂運營、懂流量,CMO不會投放,怎麼能說自己是CMO呢?另外一個層面是指職業教育像新商業一樣,隨著需求的爆發新職業教育在這個階段誕生了,並且是跟跟過去的培訓拿證考證不一樣的新職業教育,比如三節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非常細分的領域,他們提供的職業教育是學校不具備的,並且提供一種鮮活、具有實踐經驗技巧、目的性非常強的培訓。這些源於實踐的知識培訓,必將會提升人們在職場當中的反脆弱性。

最後,希望大家在創新峰會上有所收穫,一起來探討關於新職業教育的未來,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國際環境生變的世道下,我們看看東南亞
與Spotify等巨頭競爭,「Castbox」將中國小眾的播客生意在歐美做大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