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淺談「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文/吳周劍

孫過庭《書譜》詞翰雙絕,作為一部千古流傳的書論,其中的許多觀點至今仍然指導和影響著學書者。今天我們來談談孫氏眾多觀點中很重要的一點,即為「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淺談「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唐 · 孫過庭 《書譜》

「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翻譯為白話文即學習古人但不違背時代精神,與時俱進而又不合於流弊。孫過庭在論述到「質」與「妍」的關係的時候,認為古的特點是質樸,而今的特點是妍麗,這是歷史和時代發展的必然。不能為了一味追求古質而忽略了時代印記,相反文藝創作應當緊隨時代的步伐。繼承經典的基礎上保有時代的印記,同時免去時代的流弊,這是孫氏的創作觀,也引領了那之後書壇的潮流影響至今。

談這句話的前提,是對經典良好的繼承。沒有繼承經典,對古代法帖深入研究,是不可能進行書法創作的,也就沒有談論時代精神和流弊的必要。深入經典,學習傳統流傳下來的經典的筆墨語言,來置換我們自己不成熟的書寫,這是一個正規矩,明法度的過程。中國書法藝術表現形式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能夠自己表現之前,有一個取法的過程。書法作為獨立藝術,具有它許多獨立特質和內在規律。沒有傳統的洗禮與淬化,任何時候的「任筆為體,聚墨成形」都絕與書法無關。現在很多人美其名曰「我手寫我心」,為自己的不學習傳統找借口,這隻能說他還沒有準備好開始了解書法。

然而孫氏又有云:「質以代興,妍因俗易」。「書法傳統的形式和內涵都是有張力的,它隨著歷史的發展變遷而調節。」(叢文俊)

時代氣息難免會作用於當代的書法創作上,只不過這種作用絕不能是對經典的替代,而應該是一種補充、取捨和改造。任何所謂創新,他的源頭必定來源於傳統。個性與創新如果經歷時代發展後仍然包含在傳統的接受能力之內,就會成為傳統的一部分而接著流傳,否則這種改造就只會是一種失敗的探險。

縱觀書史,中國書法在書體的演變和各種書風的形成過程中,都和當時總的時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哲學、宗教、建築等等)構成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

淺談「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甲骨文字詭異神秘,也反映出殷商時期因為科學文化欠缺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未知領域的一種特殊的虔誠和嚮往心理;秦代小篆整體特徵上的規範整飭和細部線條的柔婉多姿,在充分體現出秦王朝作為第一個封建帝國的強大統一以及法制的嚴苛;

淺談「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東晉 · 王羲之 《快雪時晴貼》

東晉時期因特殊的政治氣氛,文人士大夫「好虛務玄」,縱情山水。反映到書法上則體現出一種簡淡虛曠、嫵媚散逸的藝術風格;文藝如書法(楷書和狂草)、詩歌在唐代所達到的高度,充分反映出唐王朝在階段性的強大和階段性的時局動蕩的歷史背景下,政治經濟文化的生存發展狀況……正如清代著名書畫家石濤曾經說:「筆墨當隨時代」,書法家創作的作品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時代精神。

然而書法作品在反應時代精神的同時,又極易染上時代的流弊。如當今書壇以展賽為導向的模式在促進了書法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弊端。流行書風,甚至個別評委的喜好,很大層度上主導了一大部分書壇走向。

淺談「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例如「二王」泛濫,遮上作者姓名幾乎看不出出自誰手,幾成新的館閣體。我想這反應出來的是廣大作者對經典的理解不夠深刻,浮於表面的原因。深入經典後表現自我與時代的命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又比如作品一味的求大求形式,這有時代發展的原因,但如果對此追求過度甚至超過了書寫本身就是一種流弊和病態。面對這種流弊,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新深入經典,杜絕浮躁,與古為徒。

「古不乖時,今不同弊」,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字,卻足以作為書法創作的指導方針。學書者應牢記之,並實踐終身。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凌晨 Anna

責編 | An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日本「丑書」鼻祖,丑得好空靈!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九)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