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猜謎高手」楊修:俊才過了頭就成了蠢才

「猜謎高手」楊修:俊才過了頭就成了蠢才

文:有點兒(讀史特約作家)

在讀《紅樓夢》時,曹雪芹大文豪經常有猜謎段子,屬於大腦高級智力開發。

先來個簡單的,例如在《暖香塢雅制春燈謎》這一回里:

李紈笑道:「今天我們來猜謎:『觀音未有世家傳』,打四書一句。」

湘雲接著就說:「在止於至善」。揭謎底啦?

寶釵笑道:「湘雲你想一想『世家傳』三個字的意思再猜。」哦,猜錯了。

黛玉笑道:『哦,是了,是『雖善無徵』。」

眾人都笑道:「這句是了。」

——恭喜你,答對了!鼓掌,么么噠!

這種猜謎還簡單啊?我暈。咱不夠級別,乾脆退出直接跳到《三國演義》里算了。因為在《三國演義》里基本沒有猜謎段子,可能不費腦殼。

這就是四大名著的超快速囫圇吞棗閱讀法,怎麼樣?牛拜!

但是進入《三國演義》里更暈,發現裡面的謎語沒有謎面,屬於更高智商系列,難度係數就更不用說了。

謝天謝地,終於尋出特別好猜高難度謎語的楊修主簿,堪稱中國史上第一猜謎高手。但很遺憾,他卻死於人生的最強項。

楊修(公元175-219年,字德祖,今陝西華陰人)出身於漢朝顯赫的名門望族弘農楊氏——楊修的高祖楊震、曾祖楊秉、祖父楊賜、父親楊彪四代都任職是太尉之職,從小優越的家境和家教資源,當然顏值與學識豈是我等平民百姓相比的?

話說楊修小盆友9歲時,老爸楊彪的朋友孔君平前來拜訪。那時通訊設備還沒有手機,就不能提前預約。結果楊彪大人因公出差不在,家裡就只有楊修一小孩兒在家。

楊修小盆友從小就修養好,家裡來了長輩叔叔,就先上茶水點心水果之類的好好招待客人。

這位孔叔叔喝了口楊修斟的龍井茶,隨即眼睛就被茶几上新鮮的楊梅果吸引住了。他放下茶杯,拿起一顆楊梅順口說了句:「楊梅果楊梅果,名副其實的楊家果啊。」

才思敏捷的楊修小盆友不樂意了,他也馬上回敬孔叔叔:「那孔雀就是先生的家禽嗎?」

孔君平傻了:別看楊修的年紀小,可是人家的確才思高啊!

可見楊修少年先天天資聰穎出自名門望族,再加上後天的教育培養,長大後成為俊才擔任曹操丞相主簿秘書也就很自然了。

在《三國演義》里記載了曹操與楊修最高難度的猜謎:謎面是曹娥碑背面的「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

神馬意思?乾脆直接暈倒!這比「觀音未有世家傳」更有難度和深度吧?而且「齏臼」這兩個字,應該還要去翻翻字典。

曹操問楊修:「小楊秘書,你知道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嗎?」

楊修淡定點頭。太秒殺歷史的奇才了!

曹操說:「那你先不要說出來,讓我想一想。」

曹操邊走邊想,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結果冥思苦想走了30里路,曹操一拍腦袋終於有了答案——但是我先不說,得看看小楊怎麼說。

領導就是有這個范兒:我先不說,讓你去猜猜猜!於是,他要求楊修解答。

楊修答:「黃絹,乃有顏色的絲,絲色合成『絕』字;幼婦乃少女,即合成『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子合成『好』字;臼是承受辛苦,受辛合成( 辤)『辭』字。組合起來就是『絕妙好辭』。」

加十分!這個獎勵必須有!頂!贊!

曹操思考不但慢了無數個半拍,還慢了30里路的距離。感嘆道:「我的智力不及先生。」

這是楊修最高難度最成功的一次猜謎,後人稱此事為「智愚三十里」。 楊修也因此名聲大振,但自鳴得意的表情在臉上就有些hold不住了。

有了這次猜謎的巨大成功,使楊修在猜謎的領域裡有極大的提升空間。猜啊猜,要是能猜出曹丞相的心思,那才叫真正的牛人!

曹操的後花園修好了,員工們等著領導來驗收是否合格。可曹操來看了一下,只在花園門上留下一個「活」字,不置可否就離開了。

why?都說女孩的心思很難猜,可曹領導的心思更難猜!猜不好飯碗不保,猜不對生命也許就會浪費。

好容易等到領導跟前善猜謎的大紅人楊秘書來了,趕緊請教吧。

楊修笑著說:「各位,這也太小兒科了。這『活』字寫在門上就是『闊』字,丞相嫌門太寬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佩服,楊秘書果然高才!

曹操知道後,大為讚賞:這小子腦袋反應挺快啊!嘴上讚美,心裡忌之——這小子,好像有張八卦嘴。

楊修哪經得住表揚啊,心裡飄飄然。

塞北送來一盒酥,曹操於盒上書「一合酥」三個字。一天丞相不在,楊修便叫人給分吃了,還理直氣壯地說:「一人一口酥。」

楊修太狂妄!曹操雖嬉笑,但心中「惡」之。

領導嘛,就要善於控制自己的脾氣,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連這招都不會還當什麼領導?

曹操老擔心別人會暗害他,於是對手下的工作人員說:「我喜歡在夢中殺人,凡我睡著請切勿靠近。」

一天午休時,一勤務員看見丞相被子掉地,馬上撿起來準備給丞相蓋好。誰知曹丞相跳將起來揮劍殺死勤務員,然後又繼續再睡。等醒後驚問:「是誰殺死我的勤務員?」

大家告訴經過後,曹操命厚葬勤務員。

只有楊修自作聰明,對著死者的靈柩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楊修太可惡!我曹操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時間到了曹操選接班人的時候了。真正聰明的大臣一般不參與帝王立儲之事。但楊修不,極力讚美很喜歡他的曹植。

最終結果很遺憾,曹操選中的是曹丕,而不是曹植。

雖然楊修站錯了隊,但在奪嫡之爭中,楊修只是幫助曹植出謀劃策而已。

曹操此時如果殺了楊修,就證明了曹植有篡位的傾向,那麼曹植就有可能同罪當誅;再說,楊修在給曹植做規劃時,曹植可以採納也可以否決,具體行為是表現在曹植身上,而不能說楊修有不法行為。

因此,不殺楊修就可以保住自己的親兒子。

但是等到「雞肋」軍營口令,問題就不同了。這次楊修「以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直接替曹操下令班師,就不是小問題了。

槍打出林鳥,棒打漂頭魚。曹操終於逮住機會了,因為軍令如山!這次如果不殺擾亂軍心的楊修,還怎麼對軍隊發號施令?

所以,楊修這次得死,而且必須得死!

雖說「宰相肚裡能撐船」。當這隻船如果超過了曹丞相的肚所能容的度時,那就不好說了。

都說凡事皆有度,切莫過頭。但凡事都有個度,如果過了頭就是——

勇敢過了頭就成了魯莽,自信過了頭就成了狂妄。

寬容過了頭就成了縱容,所以——俊才過了頭就成了蠢才。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李斯,奠定華夏兩千多年政治格局,卻因一時貪慾被腰斬於市!
真實歷史中的《九陰真經》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