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猶太諺語里有一句是這麼說的:「推動文明的手是搖搖籃的手。上帝不能無所不在,才為人類創造了母親。」由此可見媽媽的角色對於孩子是何等的重要。
在育兒界有一個傳奇的人物——華裔媽媽陳美齡,她不僅本人是學霸,還將三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大學。
不同與"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中國狼爸"蕭百佑,更不同與「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的虎媽」蔡美兒。華裔媽媽陳美齡用「潤物細無聲」的人性化做法培養出了三個優秀的兒子,她的育兒方法也備受人們的推崇。
看到這裡,也許大家不禁想問:
「斯坦福?就是那所超越哈佛,美國競爭力最高、錄取率最低的大學嗎?」
「把家裡的三兄弟全都送進了斯坦福,真厲害!」
「怎麼做到的?秘訣是什麼呢?」
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位傳奇的媽媽總結出的幾種方法,希望能讓各位父母從中獲得啟發。
從來不拿孩子與別人比較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比較」彷彿成為了一種常態。
特別是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做到,你就做不到。
其實這種做法特別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誘發自卑心理,從而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力」。
自我肯定力是指一種積極接受自我、肯定自我、評價自我的能力。
陳美玲認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形成自我肯定的意識,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
因為有自我肯定意識的人,才會相信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價值的人。因為一顆認同自我的內心,才是人格形成的基礎。試問,連一個自己都否定自己的人,別人怎麼來肯定你!
就好比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十餘載,就算是再苦再累,就算是受盡恥辱,他也覺得自己終有一天會大仇得報,終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價值。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公元前482年,一舉殲滅吳國。
再就是大家熟知的天王周杰倫,他的出道史也是極為坎坷。那時候與他同時期的蔡依林、王力宏早就在華語歌壇闖出一番天地,而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寫詞人,後來轉戰歌壇也因為吐字不清引來不少罵戰,但還好他的內心夠堅定,還好他沒有把自己與他人比較而覺得自己一敗塗地,不然今天很多80、90後就少了很多青春記憶。
給孩子做錯事的機會
孩子與大人的區別是:孩子未經世事,所以不成熟、不理智。可有時候大人都會犯錯,又何必苛求小孩子不準做錯事情呢?
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此父母在這個方面一定要擺好心態。
最可怕的是有的父母對待孩子做錯事用著非打即罵的方式進行「挫折教育 」,其實這種方式真的很容易傷了孩子的心,把他們越推越遠,甚至可能會激發其逆反心理。
據研究:我國69.8%的人因為小時候不聽話或者做錯事而遭到父母的打罵。由此可見受害人數之多。用暴力手段來教訓孩子,絕對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教育方式。這是一種以「權利、力量」為主導的方法,只會讓孩子道歉討饒。而事實上他並沒有徹底明白和反省,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常常還會再犯同樣的錯。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對孩子開誠布公,耐心說清楚什麼是對的錯的,無論孩子多小,也會明白父母的心意。
不要期望和孩子做朋友
現如今,「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成為了現代教育子女的金句名言。
但其實,不盡然。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馬克?雷諾就曾明確指出幼兒教育的兩大關鍵因素:其中之一便是要樹立家長的權威,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 而且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也是幫助孩子確立界線和規矩,其實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教育方法。
另外,心理專家王艷梅提醒家長:做父母需要既權威又民主,很多時候,父母還需要成為一個命令者和懲罰者,以幫助孩子確立界線。孩子小的時候並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有禮貌,只是迫於對父母長輩的「敬畏」,才堅持學習,保持禮貌,久而久之,良好的教養就成了習慣。 如果父母一味跟孩子做朋友,放棄自己的「威嚴」,很容易造成孩子不守規矩、任性妄為,得不到滿足就哭鬧撒潑。 父母的核心角色是權威,是主管,而不是平等相待、只提供建議的朋友。
所以,能夠保持權威性,能夠讓孩子產生敬畏心的相處模式才是最利於孩子成長的親子模式。
不要替孩子決定他的成長道路
現在有部分父母開始關注甚至是模仿狼爸虎媽的教育方法,認為替小孩子安排好成長道路他們才會少走彎路,才可以以最高效的方式到達人生巔峰。
但是這樣的安排往往會讓小孩子受不了。因為毫無選擇權的人生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另外如果他們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值,就會容易受挫,進而產生自卑心理,這樣的做法往往得不償失。
從另一個角度看,父母之所以急於為孩子決定人生道路,是因為父母太過焦慮,太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剝削。人生路漫漫,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生生世世陪伴在孩子身旁,因此最為理智的父母應該是讓孩子明白,長久的幸福是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儘管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切勿操之過急,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應該是自己決定的,不是父母、老師和社會決定的,不可以把孩子幸福的主權交給外界。(Jpp)
※啃老族過時了,一種新型「啃小」正在形成,比啃老更勢利更現實
※又一校霸出現,孩子頻繁打人後,父親的這種處理方式引網友眾怒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