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庚午月運及五行職業指導

庚午月運及五行職業指導

時間就像小偷,在不經意間就來到了6月,今天6月6日——芒種,意味著我們進入了庚午月。說到「芒種」,其中蘊含的哲學意義則非常值得思考。我們可以從古人的智慧中去反觀自己,給自己一點啟發。

嫁娶:男娶女嫁,舉行結婚大典的吉日。

納彩:結婚,締結婚姻的儀式、受授聘金。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

出行:指外出旅行、觀光遊覽。

開光:神佛像塑成後、供奉上位之事。

作灶:安修廚灶、廚爐移位。

造屋:新建房屋、建造房屋。

架馬:駕馬即上樑,上樑是指裝上建築物屋頂的梁。

開倉:做買賣,交易。

芒種所處在的庚午月,這個月的運勢如何?有什麼走勢?

庚午,在中國古代別稱為「火鑄金印」。庚是強金,午是陽火,所以兩強相遇必會造就出耀眼光芒,這個過程也是充滿了艱辛。午火中的藏干是己土和丁火,所以對於庚金來說,是兩個正印,已經不畏懼丁火了。但亥中是食神的壬水,與亥有衝剋,雖然亥中還藏有甲木,但只是中氣,雖然有財,但不多。而與此同時,火金相剋、水火相剋、土水相剋,本月的主體就是充滿了鬥爭的意味。

所以在本月里,我們所面臨的局面,是一種可以緩一口氣,但是不能鬆懈,並且還需要不斷努力去戰鬥。芒種這個月也是忙碌的一個月,只有把這個月忙好,才會有多喘氣的時間。

下面來講一下關於我們的工作方面的事情。按照不同行業,做了職業五行劃分。

屬水行業(外貿、零售、航運、交通)

在大環境上來說,屬水行業是比較艱難的,都會有所影響。

屬水行業的朋友建議可以通過自身調節,帶旺自己。可以穿白色系和藍黑色系的衣物、戴金屬飾品、多喝水。

屬金行業(鋼材、汽車、銀行、金融、保險、牙科、骨科、氣管科)

屬金行業在本月狀態並不理想,唯獨月令上有庚金幫忙一把,但財星不顯,有種硬打強心針的感覺。因此與金融有關的行業就要更加警惕了,只想說一句投資需謹慎。

屬金行業的朋友可以佩戴木質飾品,穿森林色系的衣物,或是隨身攜帶兩顆把玩的核桃帶旺自己。

屬土行業 (礦產、農業、種植、畜牧業)

屬土行業比較不錯。這個月迎來火鑄金印的局面,對於屬土的政府機關的工作崗位來說,是更加有利的。

屬土行業的朋友們,可以用水,以借庚金的傷食生財。所以可以穿藍黑色系的衣物,隨身帶一瓶水,多參加水上活動。

屬火行業(餐飲、賓館、工廠、百貨、美容、文化)

屬火行業在本月當令,整體來說不錯。不過又碰到了傷官見官的情況,在國家條款、政策等方面,還是需要有注意的。但財星暢旺,也屬於挺好的安慰了。

屬火的朋友本月內用金,忌水。所以就要少穿藍黑衣物,多穿白色,戴金屬飾品,少去海邊,多玩金屬製品。

屬木行業(園林、花店、木雕、圖書、宗教行業、老師、公務員、)

屬木行業在本月較為低調,只求夾縫中求生存。

屬木行業的朋友可以用水木來生旺自己,所以可以用藍黑色系或綠色系的衣物,用木質的飾品,多出去郊遊,多吃瓜果蔬菜,多喝水,多參加水上活動。

芒種在每年的 6 月 5 日或 6 日,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的「芒」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可以收穫,而「種」則是指谷黍類作物開始播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諧音「忙種」,芒種到來也預示著又是一年農忙時,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聽說媽媽的那一代人,芒種時節還放假,學校放假讓小孩回家幫忙做農活。

所以,農諺有云:「芒種芒種,連收帶種。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芒種不種,再種無用。」以前,農村夏天的搶收搶種叫做「雙搶」,是條件艱苦、勞動強度又極大的一個階段,即所謂「芒種前後麥上場,男女老少晝夜忙」。收麥子、蠶豆和豌豆,插秧,移栽棉花苗,種花生和大豆,樣樣需要人手。這時候的忙雖然累,但是是符合時宜的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jú)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意思是,芒種到來時,因為感受到了陰氣,上一年深秋產下的小螳螂在此時破殼而出;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鳴叫;與伯勞鳥不同,能夠模仿其他鳥兒叫聲的反舌鳥卻因為陰氣的蔓延而停止了鳴叫。

在我國傳統的哲學理論中,認為世間萬物都是輪迴相生的,陽極而陰生。久盛必衰,衰久必盛。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卻也正是陰氣初生的時候。

芒種的習俗有哪些,在我們的概念里好像並沒有。雖然,南朝崔靈恩在《三禮義宗》「仲夏之月」里確實說過,「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谷,故以芒種為名。芒種節舉行祭餞花神之會」。

但蹊蹺的是,從南朝直到清代之前漫長時間裡卻未見文獻記載「芒種」節氣時存在此種風俗。從這個角度而言,「芒種」這一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不像「清明節」那樣是一個正式的傳統節日。其實到了現在,「芒種」也只是作為一個節氣,而非節日一樣可以跟「清明節」一樣相提並論。

小說里芒種的風俗

但話又要說回來,「芒種」這一節氣出現在農曆四月底或五月初,正是春去夏來的時節。此刻黃河流域大部分的春天開的花都要謝落了,硬要說這是花神退位也未必行不通。於是,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就煞有介事地創造出了一個在芒種節「祭餞花神」的風俗。這或是小說里的芒種習俗。

在《紅樓夢》的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里寫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下午1點到3點)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顧名思義,既是祭祀和餞行,本可以寫得傷感一些。然而大觀園中諸女兒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中不願意,也不會去想到這其中傷悲所在;卻將其看作一個玩耍的節日,一個與花爭艷的節日;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綉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裡所說的「千旄旌幢」是指盾牌、旗子。由此可見大觀園在「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前面說的農民家忙著做農活,是各種「忙」。這裡曹雪芹《紅樓夢》給大家展示的則是富家大小姐們為花神踐行的娛樂,雖然也是「忙」,但是這兩種「忙」是不一樣的。

也在芒種時節,安排了堪稱整部《紅樓夢》中最精彩的一個情節「黛玉葬花」。林妹妹傷心地吟唱出了千古絕唱《葬花吟》:「爾今死去儂(「儂」作「我」解,與今日吳語用法不同)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花落人亡兩不知」一句彷彿預見了日後的悲劇命運,正如甲戌本脂批所云「埋香家葬花乃諸艷歸源,《葬花吟》又系諸艷一偈也」。

當代民俗學家鄧雲鄉先生在其《紅樓風俗譚》中就明確指出,「曹雪芹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江南的花朝節、迎接花神的風俗,裝點在大觀園芒種節這一天。」

現實中芒種的風俗

事實上,「芒種」節氣時除了表明此時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也是初夏時節正式作別,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仲夏時節特有的黃梅時節。

古人有許多順應節氣的習俗,其中名氣最大的便要屬至今尚存的「青梅煮酒」。在江南地區和日本,每逢初夏時節,梅子次第成熟,但酸澀滋味卻令人難以入口。於是婦孺孩童先採摘青梅進行清洗,再加水烹煮至酸味盡除。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腌漬,或是投入黃酒中煮制。比如在《三國演義》之中,劉備與曹操「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此外,也有歷史考究,從唐朝開始,百姓們逐漸自發組織起名為「安苗儀式」的活動,以祈求風調雨順、稻穀豐收,這一習俗到清朝道光年間時達到鼎盛。在芒種當天,村中各家族長推舉數名德高望重的長輩負責吉時選定,然後每家居民都用新收割的小麥磨粉和面,然後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的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裝在竹籮中作為供品,集中在村社前舉行儀式,然後相互交換麵餅食用。

在說完芒種,其實第二天就是端午節了,這次就給大家分享那麼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對中國傳統節日、風俗有所了解。端午小假將至,祝大家假期愉快,端午安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玄機風水 的精彩文章:

6月事業、財富、愛情如何?這節課能幫到你!
這些生肖將有好事發生!

TAG:玄機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