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願向中國提供土地,美國農民或永久受傷,外媒:低估大客戶能力

俄願向中國提供土地,美國農民或永久受傷,外媒:低估大客戶能力

俄計劃2024年使農產品出口達到450億美元。近年,俄羅斯的農產品外匯收入已經達到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創匯的約25%。俄農也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就以乳製品為例,有專家預計,到2026年,中國人均牛奶消費量將達每年44.9公斤。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養殖奶牛的農民也正在發現這一商機。

俄遠東發展部部長科茲洛夫曾表示,俄遠東地區未來每年可能向中國供應約100萬噸奶製品。也就是說,百萬噸俄牛奶或將抵達中國市場。無獨有偶,俄衛星通訊社6月6日報道,俄烏德穆爾特共和國行政長官亞歷山大·布列恰洛夫表示,烏德穆爾特當地企業已經開始向中國出口乳製品,首批數量為37噸。

布列恰洛夫說:「初期供貨中不僅包括近500噸巴氏殺菌牛奶,還有40噸冰激凌,此事正在落實當中。我們希望能進一步發展和開拓市場。」俄工商會副主席帕達爾科稍早前表示,"中國是奶製品市場可以吞掉很大量,我們的生產者當然更希望出口製成品,牛奶、奶油、乳酪等。"

實際上,由於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俄羅斯多地都在用提供土地資源,以發展農業項目,來吸引中國投資者的到來,這就為俄羅斯農產品進一步出口到中國提供了前提。

例如,俄科斯特羅馬州副州長帕維爾·阿列克謝耶夫數月前曾表示,「 科斯特羅馬州約有36萬公頃農業用地。 我們目前只利用了一半。 我們準備為中國合作夥伴提供土地,以便他們修建牛奶場。 我們也準備為中國投資者提供畜牧場建設用地。」

這意味著,俄科斯特羅馬州曾打算並願意向中國投資者提供約18萬公頃土地,用於農業項目。該州副州長表示,中國投資者可在該地區興建養牛場或者養豬、養兔場。他說:「投資可大可小。 我們建議實施的項目的投資額在1500萬-2000萬美元之間。 」

長期閱讀本號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根據《俄中遠東地區合作發展規劃(2018-2024年)》文件顯示,俄在農業方面再承諾為中國投資者參與的項目提供土地和優惠融資。而俄遠東吸引投資和出口支持署投資經理則直接表示,俄願意向中國企業(買家)提供土地用於農業,大約可以把100萬公頃(1500萬畝)土地用於農業項目。

綜合上述跡象,目前已知的,俄或願意向中國投資者(買家)提供118萬公頃(1770萬畝)土地,用於農業項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中國投資者在俄參與了大豆種植、加工、奶牛養殖、乳品加工、蘑菇種植等多個農業項目。

未來,俄羅斯更多優質農產品或將源源不斷運到中國市場。這或是美國農民始料未及的,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豐收季後,中國一家農業集團在俄種植的大豆喜獲豐收,千噸俄產「中國大豆」抵達中國市場。

對此,路透社專欄作家Karen Braun稱,美國大豆和美國農民或將受到永久創傷,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農民低估了全球最大客戶開拓新供應商的能力。(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欠債上癮,美國和加拿大的債務危機風險或正加劇,收到新的警告?
美國熱猜中國的原油儲備到底能用多少天?沒有美元就沒有石油?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