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漢朝人為何將五月初五視作「惡日」?
街上出現走街串巷的賣粽子的貨車,商店裡擺滿了五色絲線、粽子等商品,各地遊子準備回到家鄉時,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端午節即將到來了。中國是全世界最重視傳統節日的國家,也是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在中華民族的觀念當中,每一個傳統節日背後都有它所特有的意義以及豐富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比如端午節,已經在中國流傳了上千年,甚至成為世界性節日,在亞洲地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過如今,雖然許多人都知道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卻不知道端午節背後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尤其是它在不同朝代的傳承與發展。其實,歷史上真正的端午節,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才演變成如今的模樣。
根據現有出土資料和相關歷史文獻研究,專家發現端午節最早出現於遠古時期的古越人。這一點會讓許多以為端午節起源於漢族的人感到不可思議,不過據河姆渡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遠古時期古越人就已經發明出天干地支,也就是系統的曆法,而曆法是節日出現的前提,沒有曆法也就沒有固定的節日可言。不僅如此,早在七千多年前,古越人就將午月午日定為祭祀圖騰之日,並且在此日進行賽龍舟等活動,目前已經在遺址當中發現了許多競渡所用的獨木舟和船槳,這更證明了端午可能起源於古越人對於部落圖騰的祭祀,在古越人與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後才逐漸傳到其他地區。
先秦之前,中國南北地區對於端午節的理解以及習俗都有所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南北都將五月五日視為一個特殊的日子,但過節方式卻大相徑庭。秦朝時由於國家統一,南北地區實現了文化上的交流,而南北地區對於端午節的理解也進行了初步交流和融合,只是差異仍然巨大。直到漢代時端午節文化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由於漢代重新實現大一統,且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南北方思想和文化進行了大統一,因此南北地區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也相互融合。不僅如此,朝廷為了統一節日,方便過節,還將曆法變動,並正式確定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不過與現代不同的是,漢代時人們將五月初五視作「惡日」,並且認為這一天是五毒最為猖獗的一天,五月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而且當時有「不舉五月子」的習俗,比如王充就在《論衡》當中解釋道:「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這個記載也多出現於《後漢書》等漢代史書當中,因此可以確定時人確實將五月看作一個不吉利的日子,並且會在這一天進行各種辟邪的活動,如「避五毒」「躲端午」等,並因此形成了端午節的許多習俗。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士人最為悲情偉大的一個朝代,但同時也是人民生活的最為凄慘的一個朝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人民飽嘗戰爭之苦,因此當時的端午節習俗也與防避戰爭災害有關。比如「辟兵繒」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重要的端午節習俗,所謂辟兵繒,就是一種古代的辟邪飾品,多為繞在手臂上的五色絲線,人們認為這樣可以躲避戰亂,祈求平安。漢代學者應邵在《風俗通》中云:「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
唐朝時,國家富強,人民相對更加富足,同時唐朝的思想較為開放,與世界聯繫也非常緊密,因此端午節在唐朝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有了質的改變。在唐朝時,不僅繼承了前朝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還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增添了許多娛樂活動,端午節正式成為一種象徵歡樂氣息的節日,就連皇帝都對端午節非常重視,比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足以可見,在唐朝時,從上至下都將端午節視作佳節。
宋代時端午節的習俗有了新的變化,前朝在端午節時大多貼鍾馗捉鬼圖或者懸掛艾虎,而宋代時人們卻喜歡在端午節時貼天師符。比如陳元靚就在《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戶上。除此之外,宋代還借鑒了遼端午節的習俗,比如「射柳」等遊戲,這一習俗一直盛行於清末。
明清時代端午節習俗變化不大,只是南方賽龍舟活動更加盛行,規模相比於前朝也龐大許多,每年端午節時賽龍舟成為影響力巨大的活動。
當端午節發展到近現代時,隨著科學的發展,思想的進步,人們已經摒棄掉舊時端午節的封建思想和習俗,比如類似於「不舉五月子」這種封建的思想。不過與此同時,人們保留下端午節中的精華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習俗,比如包粽子、賽龍舟、飲雄黃等,都是現在中國許多地區仍然保留的端午節習俗。
縱觀端午節的發展歷史,它誕生於遠古時期,在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發展,從一個小型部落的節日成為如今的世界性節日,這是中華民族的成就,也是先人留給我們最珍貴的財富。
參考資料:
《論衡》 王充
《後漢書》
《風俗通》 應邵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唐玄宗
《歲時廣記》 陳元靚
《端午風俗的演變》 國學網
※寧成:漢武帝的爪牙,比老虎還可怕的酷吏
※他當了27天皇帝犯下千條罪行,專家發掘其墓葬發現事實有待商榷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