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王朝:胡宗憲和楊金水為什麼都建議高翰文自首,目的何在?

大明王朝:胡宗憲和楊金水為什麼都建議高翰文自首,目的何在?

上一期提到了在織造局,楊金水跟錦衣衛有一場對話,針對沈一石的賬冊要不要原封不動送京一事,楊金水給了明確答案,與此同時,也把高翰文推出了這個權力漩渦……

已經站在風口浪尖上的高翰文將何去何從?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6期:大明王朝:胡宗憲和楊金水出於什麼目的,都建議高翰文主動請罪?

一、

高翰文懷著愧疚押著少量軍需帶到了胡宗憲大營,本希望胡部堂對百姓,對朝廷多說幾句話,整治一下浙江的官場。可是胡宗憲話題一轉,要說幾句逆耳刺心的話給高翰文:

「第一,你不該出來當官,你的才情只宜詩文風雅。」

這一點當初沈一石也反思過,高翰文不該出來當官,沈一石不該出來從商……他們倆都是有才情的人,反而更適合詩文風雅,遠離政治。

「第二,既然中了科舉,就應該在翰林院儲才撰書,不應該妄論國策!」

之所以胡宗憲跟高翰文說這些話,完全是因為當初在驛站,高翰文聽從了胡宗憲的建議,而胡宗憲這些話,都是肺腑之言,尤其是這一句:

「聖人的書是拿來給別人看的,拿來辦事是百無一用!」

這句話說出來,真的是血淋淋的殘忍,對大明來講,從上到下,各個口口聲聲都用聖人標準來評價自己,卻各個都干著非聖人的事。

胡宗憲也是看什麼人說什麼話,跟高翰文講,高翰文尚能理解,如果他這句話跟海瑞講,海瑞一定不會贊同,因為他做事的標準就是奔著聖人去的,而最後也確實成了不可逾越的「聖人」,當然,也可以理解成自己「綁架」了自己……

高翰文顯然是聽進去了,也理解了變通之意:

「部堂大人一定有事要屬下去做,儘管直言吧!」

二、

胡部堂面對高翰文的變通,非常滿意,於是告訴他,這件事就是讓你回杭州,找到錦衣衛,請罪,押赴回京……

到目前為止,基本浙江的所有大員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那就是讓高翰文頂罪。但是不同的地方在於,鄭泌昌和何茂才是真為了讓高翰文頂罪,而楊金水和胡宗憲確是為了給高翰文脫罪。

只是,一般人很難理解,為什麼高翰文主動請罪,就能脫罪?

不光我們不理解,即使作為當事人的高翰文,他也不理解:

「部堂,我可以照你說的話去做,但我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胡宗憲回答是不能告訴他實情,讓他去請罪既是為了他自己,也是為了朝廷,更是為了浙江的戰事能打下去……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高翰文去主動頂罪,就能達到三項目的:

首先,高翰文此時去請罪,他所謂的罪名只有一個,那就是抄沈一石家時辦事不力,這個罪名說大可大,說小可小,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孤立的事件。如果高翰文繼續留在浙江,那麼,等日後浙江官場被一窩端的時候,高翰文也跑不掉,那時候的罪名就是嚴黨,而高翰文本身就是小閣老嚴世藩推薦的,在劫難逃。

為什麼說浙江已經保不住了?

很簡單,浙江的戰事正酣,自然需要軍餉,那麼軍餉何來?誰來承擔沒有及時供應軍餉的責任?

以胡宗憲對鄭泌昌和何茂才的了解,他們倆自然不會自己拿刀割自己的肉,所以楊金水當時的想法太天真了,以為他們會割肉,豈不知他們連帶把胡宗憲都拉下了水。

對於嘉靖帝來講,鄭泌昌和何茂才弄不來錢了,那麼還會留他們嗎?

而胡宗憲明知嚴黨會倒,他其實就是打一個時間差,期待浙江的戰事結束後,嘉靖帝再倒嚴。所以針對沈一石抄家之事,急需人來頂罪,高翰文頂了罪,嘉靖帝也就不至於馬上沖嚴黨下手,這個時間段內,胡宗憲抓緊時間打倭寇。

畢竟胡宗憲的靠山就是嚴嵩啊!

三、

高翰文還是有些書生氣的,他當然懂胡宗憲的一片好心,只是憤憤不平:

「可屬下這麼做了,那些誤國誤民的蛀蟲,就該逍遙法外嗎?」

此時的高翰文其實早已放下了戒心,要知道早在驛站的時候,高翰文也是認為胡宗憲背叛了嚴黨。而自己剛剛收到小閣老的超標準待遇,內心是充滿激情的,只是此時的他已經站在了胡宗憲一邊,並有點理解胡宗憲了,不然,不敢這麼問。

如果他還有戒心的話,他會認為,這是胡宗憲在保全鄭泌昌和何茂才等人,一旦這麼想了,也就無話可問了。

胡宗憲也比較激動,索性把話說的更明白了:

「那我就給你交個底吧,不出一個月,朝廷就會在浙江掀起大案,那些誤國誤民之人一個都跑不了!」

其實這裡面還有呂芳的經典語錄精髓,也就是「思危、思退、思變」:

「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是思危;躲到大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是思退;退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是思變。」

後來的高翰文退出了浙江官場之後,確實開始思考自己為官的點點滴滴,轉而經商,也做的風生水起,這也可以理解成思變。

隨後,胡宗憲說了一句心裡話:

「我要這麼主動請罪就離開了,我早就離開了!」

一句話透露胡宗憲的無奈,後來他收到嚴嵩的信,讓他減緩剿倭寇的速度,他一度想自殺……

四、

與此同時,楊金水把芸娘叫到了自己身邊,芸娘喊了一聲楊公公,楊金水嘆了一口氣:

「到現在還不肯叫我一聲乾爹?」

芸娘怯怯地喊了聲「乾爹」,有了這句話,楊金水掏出了一個小盒子,小盒子上面的鎖都快銹死了……

隨後沈一石先說的替芸娘找了一個人,芸娘馬上拒絕,作為瘦馬的她,當然明白再找一個人的含義,就如同當初沈一石把她送給楊金水,還不是要重新伺候人?

「那不行,這些東西是他給你的,我答應過他,我不能失信!」

看得出,楊金水對於沈一石的死,還是非常惋惜的,正是由於這種惋惜,讓他更重視自己的承諾,甚至在芸娘讀那封信時,還跟著讀起來: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後,君復傷,一曲廣陵散,再奏待芸娘!」

芸娘這才知道沈一石死了,而楊金水要把她送給的人,正是高翰文:

「老沈說了,這匣子里的東西,可以救你的命,也可以救高翰文!」

後來的劇情,我們知道了,這匣子里其實就是張三丰的血經,後來救下齊大柱依靠的東西,就是這玩意。

有了芸娘託付給高翰文的劇情,一方面,說明楊金水重承諾,答應過沈一石,要給芸娘找個好人家。另一方面,也表明,楊金水還是重情的,能把芸娘交給高翰文,自然有信心保證了高翰文的不死。

由此,我們推斷,楊金水提前寫的密信,是給呂芳的,托他替高翰文說好話,如果嘉靖帝仍然不依不饒,那麼這些生鏽的小匣子里,有救命物品。

就像楊金水評價沈一石一樣:

「兩手一拍,走了,他是個有福的人吶!」

這句話既是說沈一石,更是說高翰文啊……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大明王朝:楊金水的大智慧,他為什麼把沈一石賬冊原封不動送京?
決定大清王朝興亡的神秘詛咒,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政治陰謀?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