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們做了一個5G網路典型性測試:下載速度秒殺4G和寬頻

我們做了一個5G網路典型性測試:下載速度秒殺4G和寬頻

騰訊數碼訊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了5G商用牌照,這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5G元年。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大家最為關心的是真實場景下,5G的速度究竟比4G快了多少?我們何時才能用上5G手機?以及5G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危害等等。對於以上問題,騰訊數碼邀請到了小米工程師,通過現場實測揭秘答案。

一、5G的速度究竟比4G快了多少?

所謂5G網路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比4G網路的150Mbps峰值傳輸速度要快數百倍。相比4G網路,5G網路具有極高的速率、極大的容量以及極低的延遲。5G網路不會獨立存在,它是多種技術的結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5G設計初衷是去支持多種不同的應用。

傳統的4G網路通信頻率集中在3KHz-6GHz的頻段,而隨著通信設備的數量的增加,帶寬不夠分配,網路變得擁擠。5G毫米波技術可用頻譜從6GHz擴展到300GHz,將帶寬擴展了上百倍,提高了可承載的設備數。

理論數據的背後,我們用實測數據來看5G網速相比4G的差距。

本次我們所做的5G速度實驗是一個「典型性的實驗」,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找到了一個相對純凈的5G基站並使用5G設備測量上傳和下載速度,得到了一個相對最為接近5G速度的理論值。由於目前北京5G網路還沒有大面積鋪開,因此測試尚不具有普遍性。

5G測試終端:小米MIX3 5G版

4G測試終端:小米9尊享版

測試網路:中國聯通

測試應用:Speedtest

測試地點:北京國家無線電頻譜監測和檢驗中心

測試規則:在同一地點分別測試10次網速取平均值,最終結果如下。

1、Speedtest測速對比:5G下載速度實測突破1000Mbps

5G平均下載速率:1023.7Mbps(128.0MB/s)

5G平均上傳速率:82.0Mbps(10.3MB/s)

4G平均下載速率:60.8Mbps(7.6MB/s)

4G平均上傳速率:26.5Mbps(3.3MB/s)

很顯然從對比來看,5G的平均下載速率是4G的16.8倍。5G的平均上傳速率是4G的3.1倍。雖然相比每秒數十GB的峰值理論傳輸速度還有距離,但這種網速已經相比4G有質的飛躍了。而且這個下載速度要遠遠超過目前家用ADSL光纖入戶的傳輸速度。

2、應用商店測速對比:5G下載時間比4G快16倍

為了更直觀的展現5G網速的實際應用,我們在小米應用商店中分別用5G和4G直接下載王者榮耀遊戲來測試。(王者榮耀容量1.6GB)

5G網路:峰值下載速度111MB/s,平均速度100MB/s,22.2秒下載完畢。

4G網路:峰值速度7MB/s,平均速度3MB/s,355.0秒下載完畢。

對比來看,實際的遊戲下載對比中,5G的速度是4G速度的33倍。5G下載時間比4G下載時間快16倍。

3、在線視頻觀看體驗對比:5G下拖拽無延遲

第三個場景下,我們測試了5G與4G觀看騰訊視頻APP在線視頻的體驗。由於客戶端本身存在限流,所以沒辦法用下載速度來對比。

但就觀看體驗而言,5G在拖拽視頻時的載入流暢度要領先4G網路,幾乎不會感受到有任何的延遲感。

我們今天實測的5G網速其實是在一個相對理想化的環境下來完成的,因為測試地點緊鄰5G基站,所以信號和速度都相對理想,1Gbps的下載速率基本上接近於目前的理論值數據了。但未來5G如果普及之後,考慮到不同位置可能存在信號不穩定的情況,速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波動。

由於目前基站較少,測試網速對於位置的要求很高,幾米之內的移動都有可能令測試結果達不到預期。

我們也針對測試結果採訪了小米的網路工程師,他表示,目前5G網路其實上離我們正常能使用還有比較大的距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5G目前各個運營商的基站數量有限,所以在很多場景下我們沒有辦法體驗到完整的5G帶來的高速度。而一旦附近沒有5G基站或者信號偏弱,所謂的5G手機仍然只能向下兼容4G了。

同時我們也會思考,到底5G對於消費者在使用移動設備時,是否影響很大?在我看來,對於現有資源的影響不會太大,4G網路下無論是體驗微信還是觀看視頻其實已經能帶來比較不錯的流暢度。但就像小米工程師所說的那樣,5G才剛剛開始,未來它會帶來很多衍生的新應用,那才能體現出5G的價值。

長遠來看5G,未來的發展是十分可期的。速度快大家都很好理解了,其實5G還會具備很多優勢,比如在車聯網領域,由於5G基站本身的密度更高,因此可以支持汽車實時發送傳輸數據。另外就是低功耗,在5G的幫助下,半個月為穿戴設備充一次電將變得可能。

此外還有低時延性,要知道在操控無人機或是無人汽車時,短短的幾毫秒都會帶來很大的誤差。同理對於VR/AR虛擬現實、智慧城市、智能醫療等,在5G的幫助下都可以得到更長足的發展。

二、我們何時才能用上5G手機?

從全球市場來看,5G的步伐正在提速。目前包括韓國、美國、瑞士、英國都已經開通了5G服務,這也是為什麼中國5G商用牌照的發放要比預期更早。

5G手機方面,目前有多家手機廠商已經推出了5G機型,其中包括:三星、小米、華為、LG、OPPO、vivo、一加、努比亞等。其中小米MIX3 5G版售價599歐元,約合人民幣4650元。OPPO Reno 5G版售價899歐元,約合人民幣售價6980元;華為Mate X 5G版由於採用摺疊屏設計,因此價格達到2299歐元,約合人民幣17850元。小米工程師透露,目前手機廠商都在爭奪國內首批發布5G智能手機的名額。

當然,除了終端設備,5G手機的普及還需要看運營商的進度。獲得牌照之後,運營商需要加快速度建設基站,同時向下游提供服務並收取資費,而這個過程勢必還需要1-2年的時間。據可靠數據統計,中國移動規劃在2019年完成5G基站建設3萬至5萬個,投資為172億元。中國聯通預計建設2萬個基站,投資計劃為60億至80億元。中國電信計劃建設2萬個基站,投資為90億元。

多數人會問,如果確定要用5G,那麼需要換手機嗎?需要換SIM卡嗎?資費會更貴嗎?答案是需要換5G手機,但不用更換SIM卡,因為SIM卡未來只需要開通5G許可權即可。資費上,短期內由於基站建設成本較高,因此運營商網路資費也肯定會隨之增加,但大趨勢肯定是逐漸下降的。

至於該不該換5G手機這個問題,主要制約的就是價格了。目前很多5G手機售價都在萬元左右,對於消費者來說,這顯然是無法接受,另外就是剛剛提到的,在主流的應用場景下,5G和4G的體驗暫時沒有那麼大,因此不用過於著急去換5G手機。不難想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市場中仍然會是4G與5G手機混雜出現,5G的爆發可能會出現在明年下半年。

三、5G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

談了5G速度、5G前景、5G換機,最後我們再聊聊安全。

手機輻射話題就一直是數碼圈熱議的焦點,而這一次5G又把這個話題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5G的佔用頻段包含sub-6G和毫米波頻段兩種,其中sub-6G頻段的熱效應已經被研究的很透徹了,如果滿足國家標準,是不會對健康產生由熱效應帶來的影響。而針對毫米波頻段,此前也有專家表示,5G工作的毫米波屬於非電離式,這意味著它並沒有足夠的能量對人體造成傷害。

對此我也詢問了小米工程師,他們明確表示5G網路的提速和基站輻射增值並不相關,因為5G網路速率提升不是靠增強通訊基站信號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

面對基站帶來的輻射也不用擔心。4G時代由於頻率帶寬提升,所以覺得網速更快了,但是4G通訊基站的輻射標準並沒有變,還是要小於40微瓦/平方厘米。 5G基站和4G基站一樣都是小於40微瓦/平方厘米。

也就是說,基站覆蓋越密,手機信號接收才越好,用戶受到的電磁輻射反而會越小。所以,隨著通訊基站越來越多,信號更好,輻射也更小。通訊基站的電磁波主要向水平方向發射,在垂直方向上衰弱明顯,所以也不用擔心距離基站近輻射大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注意:手機信號越強其實對人體輻射越小。換句話說,通訊基站覆蓋越好,手機通話信號就越好。信號好,則手機與基站聯繫的發射功率就小,對應功耗低,對人體的輻射也小。所以提醒廣大用戶,如果你發現手機信號總是微弱,就應該主動和當地運營商溝通爭取在附近建設基站來改善問題,這樣健康安全才會多一份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iPhone 11R渲染圖曝光 採用劉海屏+後置雙攝設計
傳三星Note 10前攝開孔縮小1mm 八月初發布售價將上漲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