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山上有座廟,這座廟裡彙集了六朝遺迹

山上有座廟,這座廟裡彙集了六朝遺迹

撰文/十一貝子,學者

高平開化寺航拍圖(李路珂攝)

祖師建寺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循環往複,可以永遠講下去,有點無厘頭的風格。

嚴格說來,和尚住的地方是「寺」,有時也稱「院」、「庵」、「堂」,裡面供奉佛祖和菩薩。「廟」是祭祀祖先、聖賢和神靈的場所,與佛教寺院有所不同,但中國民間一般把這類宗教祭祀性質的建築統稱為「寺廟」,分不太清楚。

中國古時候有無數寺廟都藏在山裡,歷經滄桑之後,有一些倖存到了今天,其中不一定還有老和尚和小和尚,卻一定會有自己的故事。這些寺廟雖然在正式的史書和地方志中很少留下記載,但一木一石、一磚一瓦之間都凝聚著歲月的痕迹和前人的氣息,更有若干銘文和題記直接刻畫或書寫在碑刻、樑柱之上,比紙上的文字更加鮮活靈動地講述著千百年的悠悠往事。

山西高平城外東北三十五里有一座舍利山,山南麓坐落著一座開化寺。這座佛寺規模不算很大,看上去也不太起眼,卻已有大約一千一百年的歷史,寺院內外尚存五代、宋、金、元、明、清歷朝營造的塔、殿、閣等不同類型的建築,且有極為珍貴的北宋壁畫傳世,很有些故事可說。

高平古稱長平、高都、泫氏,屬於上黨地區,傳說為炎帝故里所在,自古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平之戰」就發生在這裡,趙國四十多萬人馬在紙上談兵的統帥趙括的率領下全軍覆沒,慘遭秦軍坑殺。

唐朝末年,高平臨近的潞城縣出了一位高僧,俗姓劉,幼年出家後法號「大愚」,除了精研佛典、善於講經之外,還擅長音韻之學。傳說他曾撰寫了一篇宣揚佛法的文章《心王狀奏六賊表》,並修訂三十六字韻母表,進獻唐昭宗,得到萬畝良田的賞賜。大愚只接受一千畝,其餘退還回去。

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被大軍閥朱溫殺害,三年後朱溫正式篡唐自立,建立後梁王朝。統治河東地區(今山西南部)的晉王李克用是後梁的死敵,雙方軍隊在潞州(今山西長治)激戰。

大愚不願做後梁子民,從洛陽回到河東,並應高平僧俗的邀請,來到舍利山修行,開始時先住在簡陋的禪廬中,後來正式修建殿堂屋宇,創立寺院,名為「清涼寺」。大愚名氣極大,河東地區很多高僧和文士都聲稱自己曾經得到大愚的傳授。後梁龍德元年(921年),大愚應潞州節度使李嗣昭和夫人楊氏的邀請,離開本寺去潞州普通院修行,兩年後圓寂,享年虛74歲。

五代大愚禪師墓塔及浮雕

大愚禪師去世後,弟子們在寺院東南一塊平地上為師傅建造了一座墓塔,後唐同光三年(925年)落成。此塔為開化寺現存年代最早的建築,正方形平面,高約4米,採用單層亭閣式造型,底部設須彌座,屋頂為四坡攢尖形式,中央設蕉葉石雕,其上部塔剎已毀,塔背面所嵌塔銘講述了大愚的生平事迹,兩側鐫有僧人和婦人浮雕。

宋代佛殿

到了北宋時期,寺院正式改名叫「開化禪寺」,其名含有「開導、教化」之意。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此寺已經擁有較多的田地和房屋,天聖八年(1030年)住持僧人將財產清單刻在一塊《田土銘記》碑上,註明寺院設有山門和三間大殿,周圍有十幾塊農田,還有幾處客舍用於接待香客。

開化寺北宋所建大殿

熙寧六年(1073年),寺中僧人對大殿進行了一次重建,保持三間的規模,屋頂採用歇山形式,前檐的兩根石柱上留下當年山下陳塸村捐施者的題刻,東柱為李慶全家三代所施,西柱為魏亶全家三代所施。

這座大殿一直完整保存至今,出檐深遠,輪廓挺秀,斗栱雄壯,從梁架整體到構件局部都反映了明顯的北宋特徵,而且在梁枋等位置保留著早期的彩畫,雖已年久剝蝕,但仍可辨別出精美的圖案和豐富的顏料。

開化寺北宋大殿壁畫局部

寺中一塊大觀四年(1110年)所刻的石碑記載元祐七年(1092年)正月至紹聖三年(1096年)九月,在住持清寶等僧人的主持下,大殿東、中、西三面牆壁均繪製壁畫。當時一位名叫「郭發」的工匠還用墨筆在柱子上寫下自己作畫的經過和年月標記。這些極為珍貴的壁畫雖然有些斑駁,卻大部倖存,佛像、人物、建築、山水、花木刻畫精細,筆法嫻熟,是北宋壁畫藝術的罕見傑作,在中國美術史佔據重要地位。

整組壁畫有點類似連環畫,主要表現佛經故事,場景複雜,人物眾多,生動展現了宋代佛寺、宮殿、商鋪、農舍、園林和僧人、官員、百姓、仕女甚至盜賊的各種形象,堪稱壁畫版的《清明上河圖》。人物普遍身材修長,面目俊秀,與唐代豐滿圓潤的造型大相徑庭。其中一幅《觀世音法會圖》上眾多舞女翩翩起舞,樂伎紛紛彈奏,彷彿是宋代宮廷樂舞的翻版。還有兩幅圖分別描繪一位婦人在昏暗燈光下織布和一位消瘦的漁夫撒網打魚的場景,均為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北宋名臣王曙是宰相寇準的女婿,曾經在潞州做過地方官,為開化寺寫過一塊碑,可惜這塊碑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前面提到的那塊大觀四年碑是進士雍黃中寫的,特意搜集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刊刻而成,現已斷為兩截。

金元舊跡

開化寺金代所建觀音閣

北宋滅亡後,高平歸入金朝版圖。開化寺後院東北角建造了一座觀音閣,分為上下兩層,底層是一個石室,裡面藏著一個泉眼;上層採用三間懸山頂木構形式,前廊中間各加一根石柱,外觀隔為五間。皇統元年(1141年)十二月在此閣的西牆上嵌了一塊石碑,刻寫當年大愚禪師所撰的《心王狀奏六賊表》,由當時擔任高平縣令的王庭直作跋。這段時間頻頻有本地官員來開化寺訪問,並題字留念,寺僧把這些領導的墨寶刻在觀音閣的石柱上,以供觀瞻。

開化寺南側金代趙可墓翁仲

與寺院相鄰的魏庄在金朝出了一個著名的文臣,名叫趙可,曾任翰林學士,擅長寫樂府詩,《金史》有傳,死後歸葬舍利山,其墓就在寺院南側,地面至今尚存一對文武大臣石像,又名「翁仲」,只是頭部已殘。開化寺中的碑刻也提到這座名人墓,將之視為與本寺相關的重要文物。

金末元初戰亂頻繁,開化寺遭到較大破壞。到了元朝中葉,在住持仁顯、院主義遷等僧人的倡導下,寺院得以重修復興。

元代開化寺格局示意圖

至順元年(1330年)刻立一塊《皇元特賜開化禪院碑》,記錄了重修的過程以及當時寺院的格局:寺前正中位置的一座樓閣闢為鐘樓,樓西建大悲閣,閣東設山門;前院中央為大雄寶殿,東為賓舍,西為講堂;後院正殿為演法堂,其東為觀音閣,其西為維摩凈室。在賓舍之後設香積廚,此外還包含各種倉房、僧房、廡房,設施已經非常完備,反映了元代佛寺的規制。

開化寺元代所建鐘樓

目前寺院正南側中央現存一座樓閣,高大巍峨,形如城門,下為磚砌高台,上部為三間重檐歇山頂木構建築,室內柱樑多為彎曲原木,從其形制推斷應為元代所建的那座鐘樓。

元代文清禪師與義聚禪師墓塔

寺外大愚禪師墓塔的旁邊有兩座元代墓塔,分別為三層樓閣式的文清禪師塔和單層扣鍾式的義聚禪師塔。塔銘記載文清禪師是舍利山忍長老柏溪禪師的弟子,對振興寺院有大功。義聚禪師是文清的徒孫、仁顯的徒弟,曾經主持重修寺中的十王殿,殿中供奉十位閻王,還有很多陰間鬼怪的雕塑,表現因果報應、懲惡揚善的主題。

明清續建

元末開化寺再度頹敗,明代又屢有續建、重修之舉,留下更多的碑刻和題記。

宣德五年(1430年)四月,寺僧智移禪師舉辦了一場「天地冥陽水陸大祭」法會,彙集了六十多位僧人以及許多俗家信徒,還特意用墨筆在大殿後檐牆內壁作題記。智移本人在正統年間(1436—1449年)圓寂,徒弟住持聞增和徒孫思會、思財等為安葬其法骨,建造了一座新的墓塔,造型與文清禪師塔類似。

開化寺明代所建鐘樓

元朝的大悲閣到明朝的時候已毀,寺僧將南側中間的高大鐘樓改為大悲閣,另外在寺院東南角建造了一座兩層磚砌小樓充當鐘樓。大殿東側設有五間地藏殿和五間土地殿,分別供奉地藏王菩薩和土地公,西側即十間十王殿,彼此對稱。

萬曆十四年(1586年)高平縣令楊應中頒布《申禁化城土木記》,專門刻成碑,豎立在寺中,禁止周圍村民在舍利山放牧、砍樹,以保護山林環境。崇禎十六年(1643年),山下的姬氏家族捐了一筆錢,請一位名叫郝滿池的畫匠將佛像粉飾一新,另請瓦匠成應雲、木匠郭長青重修了十王殿、地藏殿、土地殿。

開化寺清代所建三大士殿

明朝末葉開化寺又淪於衰落,清初獲得重修,並有局部改建。寺後院東廂位置原來設有一條穿廊,格局顯得有些零亂,由當地信士衛志翰、衛必昌父子捐資,住持僧圓融、徒弟可紹、徒孫悟璽等僧人於順治二年(1645年)將穿廊拆除,在原址新建了一座三大士殿,將原來供奉在水陸東殿的文殊、普賢、觀音三菩薩像移入此殿,並重新塑造,以供瞻拜。此殿為三間懸山建築,造型簡潔,至今仍保持原貌。

順治十一年(1654年)對後院西配殿進行維修,兩年後在後殿演法堂的西側新建了一座白衣大士殿。值得一提的是,寺中金代觀音閣、元代大悲閣與明代改建的大悲閣、清代白衣大士殿都是供奉觀音的場所,三大士殿和之前的水陸東殿均設有觀音像,此外大殿壁畫上也繪有觀音圖像,可見此寺對觀音菩薩的崇信程度極高。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寺院中的大殿、觀音閣、西禪堂又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重修,留下了三塊記事碑。文人姬譯所作的一篇碑記說經過時光的洗禮,古代許多盛極一時的宮殿、苑囿和貴族邸宅都已經徹底消失,但這座小小的開化寺卻屢次「修而廢,廢而復修」,一直倖存,全賴神佛庇佑。

後院西配殿之北有一座單間懸山小殿,名為聖賢殿,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六月曾經重修,其室內脊檁枋上有墨書題記,部分字跡模糊不清:「時大清乾隆五十六年歲次辛亥六月吉日,移修聖賢殿,首事人趙氏闔族,住持僧元中,徒洪福等,木工、石工悅臣、瓦工賈會,仝記永垂不朽。」這條題記記錄了當時寺院住持、捐資人和工匠的名字,文字上下還分別繪製了「離」和「坎」兩卦符號,代表火與水,以作「壓勝」。

每逢改朝換代,開化寺必定重現衰敗之相。清末民初開化寺年久失修,一些殿堂出現坍塌現象。1915年山石下墜,把十王殿的後牆砸壞,住持黌運禪師四處化緣,對寺院進行修繕,深受鄉里擁戴,身後得以歸葬於舍利山。

現存遺產

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化寺已無僧人,原有建築大多改為陳塸村村民住宅,大殿用作糧食倉庫,白衣大士殿用作畜圈。

1963年3月15日高平縣人民委員會在此設立「文物古迹保護標誌」匾,1965年山西省政府將開化寺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並未對這些古建築採取更多有效措施予以整修。至21世紀初,後院正殿演法堂逐漸塌毀,僅餘4根石柱;西側白衣大士殿梁架和屋頂毀失,只剩下部分牆體,其餘建築也都較為破舊。

2002年開化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相應的重視,在政府部門和民間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對全寺歷史建築作了大規模的重修,重建三間懸山頂演法堂和白衣大士殿,另在大悲閣兩側新建鐘樓、鼓樓各一,千年古剎重新煥發光彩。

開化寺現狀總平面圖

寺院周圍的山林風光蒼翠秀美,主體部分現存東西二院。西院為主院,分前後兩進,正南為大悲閣,兼做山門,東西兩側為近年所建的鐘鼓樓。前院北為大雄寶殿,東為兩座五間殿,西為十王殿。後院北為重建的演法堂,其東朵殿為觀音閣,西朵殿為白衣大士殿,東配殿為三大士殿,西配殿可能是一座禪堂。西配殿之北的聖賢殿現稱伽藍殿,東配殿之北的兩層小閣現被闢為文昌閣,始建年代未見記載。

開化寺南面現狀

東院為附屬庭院,格局緊湊,在三層台地上共設兩進院落,所有建築檐下均以磚牆封砌,顯得較為厚實。南為磚砌倒座,中設一門,其東端為明代萬曆年間重修的二層鐘樓;前院北為三間磚房,中央闢為穿堂,東側為兩層五間配樓;後院北為三間正房,東側設耳房,院東為三間廂房。在寺外東南側保存著大愚、文清、義聚、智移四位僧人的墓塔。

總體而言,開化寺的格局受地形條件的約束,院落寬度和深度都比較有限,建築密度偏大,主院布置規整而東院較為靈活。

這座寺院最難得的特點是將不同朝代的建築融於一體,從五代大愚祖師塔,到北宋大殿、金代觀音閣、元代大悲閣,再到明代鐘樓、清代三大士殿,造型豐富,風格各異,反映了歷代不斷改建、重建和修葺的結果,宛如一部段落分明的木石史書。現存所有建築以及壁畫、碑刻、塔銘、題記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無聲地講述了一千多年的故事,層疊累加,展現了一座古寺興衰更替的曲折歷程,值得今人悉心聆聽感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揭陽女兒的吃喝江湖與生意經
戰爭的滋味:一部吃貨的二戰歷史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