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與《切爾諾貝利》背後的「恐核文化」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Polygon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哥斯拉 —— 這個巨型輻射蜥蜴在幾十年間扮演了許多角色:城市毀滅者、地球捍衛者、渴望復仇的反派,甚至出演了耐克的籃球鞋廣告。但追蹤溯源,這個龐然大物真正起源於二戰時的原子彈。
對輻射的恐懼催生了哥斯拉的誕生,而這個經典怪物所代表的恐核文化,上周也以兩種不同的形式在大熒幕上進行了交匯。其一是傳奇影業為我們帶來的大片《哥斯拉:怪獸之王》,其二是美劇《切爾諾貝利》大結局。這部 HBO 出品的迷你劇中,沒有巨型怪物四處破壞,但劇中對核能的刻畫,像極了當初在東京灣現身的充滿破壞力的初代哥斯拉。
為了將這兩股相距甚遠的流行文化串在一起,首先我們得回顧一下歷史。
哥斯拉曾經代表著對核輻射的恐懼
1954 年的初代《哥斯拉》電影其實是一部恐怖片,在美國投下原子彈不到十年後就上映。哥斯拉的形象實則隱喻著日本民眾對核輻射的恐慌。
對於哥斯拉破壞行為更熟悉的現代粉絲們來說,觀賞這部電影可能會有些單調,特別是美版電影中還加入了當時的動作男星 Raymond Burr 的戲碼,並刪減掉了很多影射原子彈的片段。
為了感受原版《哥斯拉》與現在的電影所想表達的不同初衷,初版電影還是值得我們回顧一番。
初版《哥斯拉》中,當怪獸哥斯拉在東京用原子吐息四處大肆破壞時,將鏡頭聚焦到了一位母親和三個驚慌的小孩上。那位母親流著眼淚安慰自己的孩子們,告訴他們不久就會與父親團聚 —— 暗示他先前因美軍投下的原子彈喪生。
在鏡頭中,有一間擠滿了垂死之人的醫院;在哥斯拉揚長而去後,蓋格指數器顯示一位驚慌失措的小女孩輻射量爆表。而在哥斯拉首次登陸中倖存下來的村民被告知,他們必須遠離帶有輻射的怪獸腳印,而且由於輻射污染再也不能從一口賴以生存的井中取水。就連片中哥斯拉的皮膚設計也是參照了輻射所造成的燒傷與疤痕。
但並不是一切都影射著二戰留下的傷痛,影片中的橋段也有著當時核恐慌的影子。在電影開場,還未現身的哥斯拉弄沉了幾艘船,而從攻擊中倖存下來的水手們,被衝上岸不久後就因巨量輻射而暴斃。
當時 1954 年,在《哥斯拉》上映前幾個月,一艘名叫「幸運之龍 5 號」的日本金槍魚船,就遭遇了美軍在比基尼環礁核試驗的輻射粉塵。原子彈將礁石炸成了灰白色的放射性粉塵,從天上傾盆而下落在了漁夫們身上,他們在回家的途中都因輻射有著不同程度的病變。船上的首席無線電操作員 Aikichi Kuboyama 最後不幸罹難。
而電影的上映又再次刷新了日本民眾對原子的恐懼。
「有時,我覺得這是一種純粹的恐懼,」原版《哥斯拉》的導演本多豬四郎在 1991 年接受 G-Fan 雜誌採訪,回憶起原子彈對電影的影響時說道,「我從戰場上歸來途徑廣島,所見所聞都籠罩著一股沉重的氛圍 —— 我們害怕地球已經走向了終結。我就是基於此創作了這部電影。」
現實中的切爾諾貝利核危機
美劇《切爾諾貝利》根據 1986 年蘇聯-烏克蘭發生的核災難改編,同樣給觀眾一種相似的末日感。片中沒有具象化的怪獸來寄託人們的恐懼,這部迷你劇讓觀眾們直觀地感受到了脫韁的原子能夠帶來何等的恐慌。
最初反應爐爆炸後倖存的員工和參與滅火的消防員看起來都毫髮無損,但在遭受大量輻射照射後,他們的皮膚逐漸黑化,內部細胞結構破壞造成身體組織全面崩壞。一個孕婦不顧輻射的風險與自己的丈夫親密接觸,不久後他的丈夫去世,輻射也註定了未出生的嬰兒的命運。一個被徵召入伍的年輕人為了阻止動物們攜帶輻射擴散,不得不四處射殺寵物犬。
政府和軍方試圖去理解這個巨大、甚至可能無法阻止的災難,大量平民從核電站殘骸附近撤離。劇中的反派 —— 核裂變產生的輻射 —— 教授口中小到無法看見的「子彈」。但同時,它們又無所不在,潛在的威脅比任何巨型怪獸都要可怕。
即使《切爾諾貝利》是一部歷史片而不是科幻片,人們面臨的也不是戰爭而是一場災難,劇中陰暗的基調和人們所面臨的各類事物所營造出的恐懼感,比起《哥斯拉》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是初代《哥斯拉》中,大量象徵著核能帶來死亡的鏡頭,也沒有《切爾諾貝利》所呈現出來的影像震撼。
單從畫面上來說也確實應該如此。《切爾諾貝利》是 2019 年面世的美劇,而《哥斯拉》則是一間急需賺錢的工作室在二十世紀 50 年代拍出的電影。初代《哥斯拉》在娛樂性與啟發觀眾共鳴之間找到一個絕妙的平衡,而這樣的平衡在系列作品中再也很難見到。
《哥斯拉》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一直持續到 1975 年,初代影片中對於核輻射的影射很快就不見了蹤影。在續作中,哥斯拉只是一頭巨大的怪獸,後來還成為了地球的捍衛者,去迎戰越來越離奇的敵人。影片中被大量摧毀模型房屋彷彿只是一個空殼,破壞帶來的嚴重後果不再是影片的主旨。
其中唯一的例外是 1971 年的《哥斯拉 VS 黑多拉》,這部影片宣揚了反污染的主題,不過裡面的反派怪獸黑多拉誕生於有害廢棄物和污染物,而不是早前《哥斯拉》電影設定中的核放射廢料。
續作經常會重回對核能恐懼的主題,但無論系列電影中的輻射指數有多高,通常表現手法都較為荒唐,不會有關乎人類存亡的問題。
而 80 和 90 年代的《哥斯拉》電影則回歸了初代對輻射恐懼的主題,然而片中的核輻射經常用來推動劇情發展,而不是人們真正恐懼的源頭。而現在,傳奇影業翻拍的系列電影也延續著這樣的趨勢。
雖然 2014 年的《哥斯拉》以類似切爾諾貝利事件的核電站破壞開場,但最終輻射都被怪物所吸收,核威脅蕩然無存。而在續集《怪獸之王》中,人類利用核彈的力量來喚醒哥斯拉,核輻射反過來拯救了世界。核輻射帶來的任何反面影響都被刻意淡化。
新的《哥斯拉》電影把核輻射從最初的恐懼源泉轉化成了一道救世奇觀,而《切爾諾貝利》作為一個歷史向的迷你劇,並不需要娛樂的成分來吸引觀眾,通過五集劇集將核輻射的可怖之處直觀地呈現給了觀眾。
初代《哥斯拉》電影,通過把無形的恐懼物化成參天大樓般的巨大怪物,來探討核戰爭的可怕之處這樣一個嚴肅的話題。而《切爾諾貝利》的表現手法則更加犀利與直接,通過核物理學家之口對輻射的描述,以及鏡頭對接觸輻射的危險後果的直觀展現,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肉眼不可見的可怕之物。縱使兩部作品的誕生相隔 70 余年之久,對核輻射的表現手法也各有千秋,它們實質上都是對人們的一道警示。
原子彈爆炸帶來的致命核輻射,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電影中,都催生了哥斯拉的誕生。即使《怪獸之王》這部電影成功將這個怪獸重新刻畫成了今夏的票房巨獸,倒也無妨。當它在大熒幕上錘爆三頭外星巨獸的同時,《切爾諾貝利》則靜靜地提醒人們,正是核輻射這個非常真實也非常可怕的東西,賦予了哥斯拉存在的意義。
放射性材料的半衰期有上千年之久,今後的流行文化還有著大量空間和時間,來慢慢解讀原子核裂變的可怕之處。
編譯:Leo
※現實中的「黑死病」或許比《瘟疫傳說:無罪》更可怕
※《寶可夢 劍/盾》遊戲詳情公開,11月15日中文版同步發售
TAG:篝火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