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屬於獨立開發者的好時代已過去了嗎?

屬於獨立開發者的好時代已過去了嗎?

全年收入 27 萬美元,每周僅周一到周五工作,休假 5 周,5 月和 12 月基本在玩《爐石傳說》遊戲。這是 Dash?的開發者?Bogdan Popescu?對自己 2014?年的工作總結。

在那個時候,獨立開發者在外界看來還是一份既滿足自己愛好又能獲得豐厚回報的神仙工作。

現在蘋果開發者項目的開發者已達到 2000 萬,但「開發者的好時代已過」似乎成了主流論調,獨立開發者們到底過得怎麼樣?他們對這個行業的未來有何看法?我們採訪了幾位獨立開發者,想知道他們的想法。

Windows 都盜版,你看個人軟體能賺錢嗎?

除了免費軟體,不管是收費軟體還是「先使用後付費」的共享軟體,幾乎都難逃被破解的命運,更何況大公司一旦涉足相同的領域,就足以對個人開發者帶來毀滅性打擊,網景當年與 IE 的大戰就是巨頭打擊小團隊的經典案例。

即便開發者有能力解決技術、商業化等問題,如何讓用戶找到自己的產品也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早年的軟體並沒有統一的分發渠道,網齡較長的用戶大概都有從論壇或「華軍軟體園」、「天空下載站」這些暴露年齡的網站下載軟體的經歷,缺乏統一的分發渠道也是盜版軟體橫行的原因之一,並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電腦病毒的傳播。

當我詢問 Windows 開發者有無完全依靠軟體開發生存的案例時,「空」,一位親歷了 PC 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變革的開發者發出了這樣直擊靈魂的反問:

Windows 都盜版,你看個人軟體能賺錢嗎?

App Store?誕生後改變了什麼?

2008 年,WWDC 大會的門票有史以來第一次售罄,在這一年的大會上,蘋果發布了 App Store。

統一分發渠道、沒有託管費、沒有信用卡手續費、開發者自己決定應用價格並獲得 70% 的收入,顯然 App Store 從誕生之初便是為中小開發者設計的,更重要的是,「它是開發者們觸達每一位用戶的方式。」2008 年喬布斯在 WWDC 上發布 App Store 時如此介紹,簡單,卻直擊開發者痛點。

應用的開發也變得前所未有的省心:蘋果提供了從開發工具包、說明文檔到 UI 資源、推廣素材等一條龍服務,只要你會寫編程,你的產品就能和那些大公司的產品一起在 App Store 中面對全球用戶,公平競爭甚至打敗對手。

第一批上架 App Store 的 500 個應用多為 Facebook、Yelp、Evernote 等知名公司的產品,一年以後應用數量已突破 6.5 萬個,早在 iOS 未對第三方開放 SDK 時就通過「越獄」折騰 iPhone 各種功能的個人開發者們更是各顯神通,早期享受到紅利的應用多為工具和遊戲兩大類。

利用 iPhone 特性開發的工具:Camera360 在巔峰期曾超過 Instagram 登頂多地區 App Store 免費攝影榜第一名; 徐子瞻借鑒 iPhone 簡訊氣泡式對話開發的翻譯工具 Translator 上線第一個月就盈利 10 萬人民幣;你可能也用過 iBeer ——假裝用 iPhone 喝啤酒、MouthOff——拍齜牙咧嘴的特效照片等中二感十足的應用。

小遊戲公司不必依賴發行商也可發行遊戲——8 個人組成的 Outfit7 在 2010 年開發出風靡全球的遊戲《會說話的湯姆貓》,7 年後出售給中國財團時價值高達 10 億美元;《憤怒的小鳥》一舉拯救了瀕臨破產的 Rovio Mobile;即使是免費下載的《Crossy Road》也依靠廣告令其開發者 Matt Hall 一舉實現財務自由。

各種一夜暴富的神話開始在坊間流傳,彷彿隨便開發一個應用都能走上人生巔峰。每年 WWDC 大會上宣布開發者們獲得了多少分成,也是蘋果最津津樂道的事,比如 2017 年蘋果給開發者的分成就達到了 265 億美元。

其他大公司也開始意識到開發者們的重要性,Google Play 緊隨 App Store 推出,黑莓的 BlackBerry App World 於 2019 年 4 月上線,就連運營商都紛紛效仿,比如 Verizon App Store、中國移動的 MM 應用商場等。有人戲稱 App Store 讓開發者們第一次擺脫了「碼農」的稱號。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App Store 想為中小開發者們提供「絕佳的商業機會」,但大公司憑藉強大的用戶基礎和資源最終還是瓜分了大部分流量,排名榜最熱門的應用,莫說前 10,進入前 100 的獨立應用也寥寥無幾,不管在哪個平台,「馬太效應」似乎總能得到驗證。

從純技術上講時,眼下正是開發者最好的時代。陶新樂(Tolecen)是白描、西江月、兩個西柚等應用的開發者,他認為現在獨立開發變得更加容易實現:

你可以基於很多現成的技術框架與模板開發,又或者是有現成的 UI 模板與圖標,或者是現成的雲伺服器等,一個人更容易駕馭所有這些方面。

但一款應用成功從來不是只要寫完代碼就行,曾經當過 iOS 開發者的 Matt Gemmell 在 2014 年寫過一篇博客很好地概括了業界對於當下開發者處境的困惑:移動互聯網開始倒退回當年由少數巨頭把持市場的時代,小團隊難以為繼,只能賣身給大公司;一旦有產品脫穎而出,大量的模仿者接踵而至;各個應用商店互相封閉,應用隨時有可能被下架。

雖然 Matt Gemmell 的說法未必完全反應開發者的真實處境,但至少隨便上架一個應用就不愁流量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是公認的事實,有著 9 年開發經驗的周楷雯認為現在獨立開發者的難點在於「大家需要的場景大都被公司產品給做了」,他開發的秒視、小記、一炷香等 app 多次登上過 App Store 推薦欄目,因此對於流量獲取的困難深有感觸,他告訴愛范兒,他的應用下載流量絕大部分都來自 App Store 推薦,上了新鮮 App 推薦的付費應用一天的入賬在 300 到 500 美金之間,「搜索只佔到很小一部分」。

應用和開發者的增多讓推廣和渠道變得格外重要,在這方面獨立開發者很難與大公司抗衡。

「投放廣告也是獨立開發者基本不會做的事情,他們天然覺得:沒錢做廣告。」柳毅是知名應用 Price Tag 的開發者,「國內的開發者基本只擅長寫代碼,真是設計都忽略,運營技能為 0。」

但是,屬於開發者的好時代真的過去了嗎?

都說 App Store 流量紅利已過,開發者們還是挺樂觀的

應用市場的競爭比十年前更激烈,這是我們接觸到的幾位獨立開發者或曾是獨立開發者的人都承認的事實,但他們認為推廣困難、流量不足這些難題都是有辦法解決的。

和外界的印象不同,在開發者眼中,智能手機用戶的爆發增長和媒體報道渠道的增加,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流量。

「我反而不覺得現在難以被發現,因為現在願意推薦好 App 的媒體也是比較多的,主要和產品有關,和是誰開發其實沒多大關係。」周楷雯最近致力於開發一款名為《50 音》的日語入門學習應用,獲得過多家媒體的報道,他本人也曾接受過愛范兒旗下 AppSo 的專訪。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柳毅,他的付費應用《相冊管家》前幾天登上了 App Store 的主題推薦:「流量比以前多了,媒體也變多了,還有很多個人博主,如果現在做一個還過得去的,容易被媒體推薦。」

「我們有巨大的人口基數優勢,作為獨立開發者,可以先不用為出海發愁。」陶新樂很直接。

大公司入場,也並不意味著個人開發者和小團隊沒有生存空間。

「現在大家需要的場景大都被公司產品給做了,確實更難做,但現在用戶總量是以前的數倍,很多小場景就能養活一些開發者,公司又看不上這些小場景,所以開發者需要用更大的腦洞細心去發現這些場景。」周楷雯在採訪中表示。

柳毅同樣認為錯位競爭是獨立開發者的出路:「你看一下付費榜的前 100,其實還是蠻多獨立開發者。免費榜競爭非常激烈,獨立開發者的機會很少,大公司的 app 基本也不會直接收費,這樣就錯開了。」

付費或內置付費的應用的確是很多獨立開發者的主要選擇,而 app 定價的高低又是擺在開發者面前的新難題,用戶的付費意識雖然近幾年有所提高,但受消費水平影響,對 app 的心理價位依然不高:「同樣一個賣 68 元,國內可能是天價了,但在國外 9.9 刀其實還好。」柳毅告訴愛范兒,一個 app 年入 100 多萬人民幣這在國外開發圈子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除了付費環境不同外,國外開發者更重視產品設計和包裝也是值得借鑒的地方。

樂觀歸樂觀,靠 app 發大財的還是少數,開發者們普遍表示收入「大部分屬於看天吃飯」,夠日常開銷,但要買車買房還是有困難的。

「能全職的都是勇士。」如今柳毅已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 SeedLab。

儘管有種種困難,但獨立開發者依然有他們的執念——自由,不用按部就班地工作、不必和公司繁瑣的制度打交道,用柳毅的話來說是「享受一個人的狀態」。

或許嚮往自由職業的不止是開發者,周楷雯就覺得「90 後這一代,早晚會覺醒,決定豁出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發現原來其實能養活自己」。

當然,最樂觀的還是蘋果,他們宣布中國首個設計開發加速器將於今年夏天在上海開放,專門為 iOS、iPadOS、watchOS、macOS 和 tvOS app 開發者提供有關 app 設計與開發的專業培訓和資源。蘋果特意選擇在 6 月 6 日發布這則消息,大概也是希望開發者們「六六大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正在下沉,科學家們想了個辦法
中國電影市場增長迅猛,預計 2020 年票房收入將超過美國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