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的「格物致知」就是科學?
在中學和西學的問題上,歷來有三方意見。這是沿襲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三種意識形態,許多人在繼承古人學問同時,不明就裡的將古人所處時代的意識形態也繼承下來。一方是代表保守派的意見,認為中學是全優於西學的,對西學持對立排斥態度;一方是代表激進派的意見,認為中學不如西學,要全面的引進西學,甚至認為要廢除漢字;一方面是調和派,有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等等。持調和意見的人,並不認為西方興起的自然科學與傳統國學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對於重建民族自信心,恢復民族自豪感這件事,不好人文化商人選擇了「過度包裝」。於是引發了關於「不吹會死」的思考,中國的歷史比西方史早一千多年,中國天文曆法領先世界一點多年,中國算學(圓周率)領先世界一千年,總之各個方面都要領先世界才能找回那點可憐的民族自信。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一個民族卻需要可憐巴巴的在先祖的成就中尋找自信心。既然凡事都領先世界千年之久,為何又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落後了二百年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其根源在制度,制度的根源在教育,教育的根源在學問。早年間世界各國是不交通的,或者說因為生產力落後,生產水平不足以支撐廣闊領域的交通,那麼這種對比是毫無意義的。就好比很多父母只會拿親戚、鄰居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對比一樣,他們決然不會拿太遙遠的家庭跟自己對比,緣由在於缺乏對話基礎。而中國跟西方文明對話,一般認為是從明代開始的,也就是說文化的先進和落後,制度的優越和劣勢,從這之後的比較才是有意義的。
自然科學發端於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而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改革了生產力,用機器代替了人力,從此開啟了現代化的進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中西方始終保持了領先,十六世紀來華的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科技和一些學術著作。在當時文人士大夫的眼裡,是看不上這些「奇巧淫技」的,直到列強打過來了,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科學」二字不出於任何一部經典之中,是個徹頭徹尾的舶來品。清朝末年洋人教堂里講所傳授的物理學、化學等統稱為「格致學」,即「格物致知的學問」。這種說法出自四書中的《大學》,原典之中提到了「格物」可以「致知」,但是沒有說應該怎麼「格物」,於事關於「格物」的注釋成個歷史性的訟案。
雖然是眾說紛紜,但總結下來也就兩派意見。一方說的「物」是自然萬物,跟西方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一樣的,另一方說的「物」是「心」,屬於修持心性的功夫。彼此都認為自己的「格物之道」可以達到「致知」的效果。朱熹解釋道:「窮究事物的道理,致使執行通達至極」。陸九淵解釋道:「修持心性,不為物牽。回復天理之知」。朱熹的思想因明代官學的原因成為當時的主流,陸九淵的思想因王陽明的推崇,在晚明清初成為主流。
清代實學興起之後,對格物致知的解釋已經完全符合科學精神了。實學是「實體達用」、「經世致用」的學問,也就是學習文化科技是用來做事的,而不是用來做學問的。顏元將「格物」解釋為主體對客體的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改造活動。王夫之解釋為:「類其性情,征其好惡,推其常變」,熊十力解釋為:「分門別類窮其理」。這些詮釋均符合西方對科學內涵的解釋。
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自然萬物,目的是探求本質,研究規律,總結定律。一般情況下科普的是科學研究的成果,而不是科學的本身,科學本身是一種態度,是方法,是技術,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其生產出來的科學成果,是禁得起驗證的。我們從前人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來看,當時人們的認知與西方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在科學研究成果上卻產生了巨大的差異。
筆者在學習國學中,尤其注重古人是如何治學的?這關乎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絕大多數的國學講堂側重於宣傳,某人在某本經典中提出某種觀點,而不太重視古人是如何做學問的,他們所知道的內容都寫在書上,那麼他們是如何知道的呢?通過對國學中基本治學方法的梳理,筆者差異的發現:古人並不缺乏科學的治學方法,而是用不對地方。
國學的主流是經學和史學,而往往經史是不分家的,針對這兩門學問的治學方法有校勘學、版本學、目錄學、訓詁學、音韻學、文字學、輯佚學等等,還有考古學的前身金石學,統統針對的都是解讀經典而非自然萬物。尤其始於兩漢而全盛於晚清的考據學,其治學精神是科學的,治學方法是科學的,對待古人古書的態度也是科學的,其研究成果絕大多數是經得起檢驗的,唯獨不足之處便是講一切科學的態度、精神、方法全部孤注一擲到傳統經典上面了,這就很不科學了。
伏羲俯仰天地,黃帝命名百物,堯舜始有制度,這些傳說雖難以考據,但總體上有指向了「自然萬物」,制度、倫理是屬於社會科學領域的。在「不吹會死」的思想指引下,好古之人認為聖人之言已經窮盡天地之理了,故此他們不再去研究天地萬物,而是去解讀聖人之言。還有一個外部因素,就是這些好古者專權之後取消了科舉考試中諸多科目,比如早起的科舉考試有明法(法律)、明字(書學)、明算(數學)等科目,以及騎射、摔跤等武術考試,在後世被改為只考四書五經,行文只要八股小楷,解經論策不能逾越聖人之言。為了考取功名,讀書人都去「格四書五經」去了,沒有人再「格物」了,中國之科學,實乃科舉考試之學。
轉載請註明出自【頭條號:極簡國學】
插圖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