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曉峰:為什麼日本、韓國、越南都過端午節?

劉曉峰:為什麼日本、韓國、越南都過端午節?

從東亞時間和東亞文化談端午節

國家的邊境並不是文化之邊境。歷史悠久的東亞文化圏,其邊境遠遠大於後來的民族國家的邊境。

這一地區共有的東亞文化,是我們東亞各國曾經在文化上血肉相連的歷史記憶,是可以 増進我們連帶感的共同的文化財富。我們應當放棄用民族國家的邊界來切割東亞共同擁有的文化的思路,而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文化財富。

京都大學研究中國史的著名教授堀敏一,在其《隋唐帝國與東亞》一書中談到ー個很重要的觀點:在近代以前的世界,曾存在著以希羅文明為根本的歐洲文明圈、以伊斯蘭文化為中心的伊斯蘭文明圈、以佛教為中心的南亞文明圈等等具有相當規模的不同的文明圈。以中國為中心,包括朝鮮半島和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域文明也是其中之一。

隋唐時代,東亞單獨就是ー個世界。它以中國為中心,以中國古代的哲學、歷史、文學作為文化基礎。今天,這個東亞世界己經融入了全球化不可阻擋的進程中。那麼,古老的東亞世界是不是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呢?如果有,它的意義又是什麼?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阿布扎比召開,批准76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中國有22個。這22個項目中,與我研究的時間文化關係密切的是端午節。端午節能入選,非常不自然又非常自然。

為什麼說不自然?因為如果讓全國人民投票,從中國節日里選ー個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99%以上都會選春節。春節才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為什麼又說「自然」?因為在這之前 有一段故事,這就是2005年11月韓國成功地將「江陵端午祭」申請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讓國內有了危機意識,一時之間,高喊「保衛端午」者有之,「萬人大簽名」者有之,有人甚至怕哪一天春節也被人拿去申遺了。

可以說「韓國端午申遺」這件事深深觸動了中國社會。我們開始越來越認識到傳統節日的重要性。在這之前,清明、端午、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都沒有被列入國家正式法定節假日序列。但2007年11月15日,中國政府重新確定了法定節假日,這標誌著傳統節日在法律層面獲得了新的地位。

為什麼不是春節而是端午成為中國第一個申請人類非遺的節日,就是因為有這一系列事件鋪陳在前。

對端午節,文化部非遺司的新聞稿是這樣描述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迄今己有2500餘年歷史。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遊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 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各種活動因地而略有不同,湖北省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湖南省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 江蘇省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和浙江等全國廣大地區均各具特色。端午節是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對中國民俗生活有重大影響。

我們注意到ー個數字——2500餘年。怎麼算出來2500餘年的?又是從哪個記載里能夠推斷端午節己經有了 2500餘年歷史呢?

這裡有必要回溯一下端午節起源的諸多說法。

ー說端午為紀念屈原。這ー說法是中國最流行的說法。比如教科書裡面就說道,「屈原忠而被謗,信而見疑,最後怒而投汨羅江」老百姓們乘船打撈屈原,最終形成了端午賽龍舟的習俗。這方面內容的記載不早於東漢中後期,也就是說,此前沒有出現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

第二種說法是端午起源於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堅信越王勾踐懷著對吳國的仇恨,他所有的低姿態都是假的,有一天終會來滅了吳國。所以他多次進諫吳王夫差。夫差受越人挑撥並憤怒於伍 子胥的直諫,最後終於賜其自殺。伍子胥死前說:「如果我死了,就把頭掛在對著越國方向的城門上,我要看著越國的士兵ー個個走到吳國的都城來。」夫差聽聞,下令將伍子胥屍體裝進獸皮袋,扔到江里。

古人認為,受的冤屈越大,死時的戾氣就越重,屈死者的靈魂會成為厲鬼。所以相傳錢塘江潮就是伍子胥指揮水兵來淹夫差的。有ー種說法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

還有說端午紀念的是曹娥。曹娥的父親正是當年在江邊帶領百姓祭祀伍子胥的神官,傳聞那年的浪潮特別大,一下子把他卷進江里淹死了。曹娥為了找回父親的屍身,跳到江里。這是古代二十四孝裡面比較有名的ー個故事。

後來也有說端午起源於越王勾踐,他在端午當天搞水上閱兵,領著將士在水裡練習。聞ー多先生則認為,端午節應該是吳越兩個民族對於龍的崇拜,是由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的。

學者陳久今先生則提出,端午實際上是古代越族人的新年。關於端午的傳說還有很多。比如湖北有ー些地方說是為了紀念大漢將軍馬援;日本流傳的說法是,一個高辛氏的孩子掉到海里淹死了,要在五月五日那天舉行祭祀活動。

不管是哪種說法,有ー個共同點值得討論ー下,就是為什麼會在五月這個時間過端午節?我認為這跟古人的世界觀有夫。

古人對時間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總體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陰」和「陽」。古人認為, 每一天都是陰陽兩氣不斷變化過程中的ー個點,陽氣到達頂點的日子就是夏至,日照時間最長,陰氣到達頂點的日子就是冬至,日照時間最短。五月是夏至月,陽氣在夏至這一天到達頂點,這也就味著,從夏至這一天開始,陽氣會越來越弱。所以五月是陰陽轉換之月,《禮記?月令》裡面講「陰陽爭,死生分」就是這個意思。

明白了五月這個時間段的特點,我們就知道五月內在的ー種矛盾。比如三月就是純陽用事,陽氣慢慢變盛,三月三有「禊祓」大家走進水裡調整體內陰陽均衡。再比如九月九日,陽氣不 足,大家都去爬山登高。三月三入水和九月九登高都是為了調整陰陽均衡。但五月一方面要保護陰氣生長,因為只有陰氣生長,萬物才能慢慢結出果實,所以要強調「靜」,不能太劇烈地運動; 同時陰陽交合才能生出萬物,所以又要強調「動」和「爭」。如此ー來,五月就又是ー個「斗」的月份,人和人要爭,物和物要爭,只有爭才能產生陰陽變化的效果。

爭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摔跤,有鬥草,最奇特的還有斗石——互相拿石頭砸。端午節傳到日本後,有些地區流行斗石,互相之間拿石頭打,急了也用刀砍。有關這個習俗的資料從10世紀 到18世紀一直都有。斗石習俗在中國遼寧的阜新還有遺存。當地有兩個村落,一到端午節這天就互相拿石頭砸,砸出血被視為吉利。哪個小夥子參加完石頭仗沒帶點血回來,就會被認為沒什麼大出息。

當然,過了端午節,兩村老百姓照舊互相走動,該嫁的嫁,該娶的娶,但端午這一天一定會互相打。打到什麼程度呢?田野調查記載老人的回憶,說從記事時算起,只有兩年沒打過, 就是三年自然災害後兩年,因為實在是餓得沒力氣打了。我就斗石做過相關文獻調查,東起日本、朝鮮半島,南到台灣地區,西到塔吉克,都有端午斗石的習俗。端午賽龍舟不是直接「打」 但也是要互相「爭」。

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很多重要的習俗。比如古代煉降魔寶劍最好的日子,就是端午節的午時,因為純陽之時成就的法器法力最大。道書里講煉寶鏡的地點,要選在揚子江上。下面是水、 上面是火,水火相濟,而時間要是端午午時。照這兩個要求煉出來的鏡子就是水心鏡,是寶鏡。

端午五月還有採藥、製藥、曬葯的習俗。古人都認為蟾蜍生活在月亮上,它有ー個很重要的作用, 就是吞食月亮的精華——一枚圓月被蟾蜍一點點地吃掉,就會慢慢變虧。月亮是太陰的話,蟾蜍就是太陰里的陰中之陽。所以,要想取蟾蜍身上的毒,也一定要在陽氣最旺盛時候,也就在端午這ー天上午。所以清朝時,一到端午節,宮裡的一隊太監就敲鑼打鼓地走到海淀去抓蟾蜍,采它們身上白色的毒漿,再敲鑼打鼓地回去。

據說端午這天抓住的蟾蜍,拿一塊墨塞在它嘴裡,掛在那晾到第二年端午節,這塊墨就變成神墨了。到底有多神?傳說夏天用這個墨在牆上畫圈,蚊子就只往圓圈裡面叮,不叮人。雖然這些並不可信,但端午那一天抓蟾蜍的習俗是真的,並且很奇怪那一天很少見到蟾蜍,大概都預知難日躲起來了吧。

不光蟾蜍,很多種葯只要跟陽有關,在端午節採取都是最好的,比如取蛇膽。可見陰陽觀念是理解古代端午節俗重要的路徑。

說到這裡想和大家分享ー個我的有趣的發現:前面回顧端午起源中涉及的人物,有ー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幾乎都跟水有關。按照古人的想法,身體里陽氣太盛的話,就要敗火。什麼東西對火最有作用?當然是水。所以,這些傳說里的歷史人物如屈原、伍子胥、曹娥、帝高辛氏子,大都擁有水神的性格,能夠對五月的陽有所壓制。

當然大漢將軍馬援沒有死於水,不過他的封號卻是 「伏波將軍」。如果端午節有以水制火的邏輯在裡面,那就跟陰陽五行的關係密切,這樣ー來,可以推斷出這些端午傳說產生的時間,不會早於陰陽五行思想流行的年代,也就是說,在陰陽五行思想還沒有流行的時候,是不會有這些端午節傳說的。這己經是戰國的事情了。

再從字面上來看端午節。「端」就是「正」的意思,為什麼不叫「正」而叫「端」?因為秦始皇姓「贏」名「政」,為了避諱,把「正」改成「端」,「正月」也會寫成「端月」,司馬遷《史 記》中,「正月」都叫「端月」。《左傳》里有「履端」ー說,意即新年的開頭,是年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時之始「四始」,秦漢時期就將正月初一稱作「端日」。然而,秦始皇是公元前238 年才親政的,避他的名諱也不會早過這ー時間,所以2500年歷史從哪裡來的,說不清楚。

事實上,我們可以更科學地去討論端午節起源的可能時間。

竺可楨曾用科學的計算方法討論《尚書?堯典》裡面記載的星象位置。《尚書?堯典》中說,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他指出,這段記載大約在殷末周初前後,跟當時的天象相對應,距今3000年以前。

端午最根本的知識點根源於對夏至的認識。有了夏至的觀念, 也就慢慢有了夏至相關的習俗。所以往早說,端午起源應該在3000年以前就有了,而不是2500年以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傳說里己經有歷正,有春分秋分和冬至夏至。《左傳》里記載「少皞」 之世,鳳鳥氏管曆法,玄鳥氏管春分秋分,伯趙氏管冬至夏至,表明當時己經有夏至的存在了。

那為什麼這裡有了ー個2500年?也許這跟《三國志?魏書?東夷傳》里記載的朝鮮半島的ー個習俗有關。朝鮮半島的老百姓在五月里下種,然後會祭鬼神,載歌載舞,徹夜飲酒。跳舞踏 歌,十月農功畢,「亦復如之」。韓國學者認為他們的端午節起源於這個記載。

這段中國典籍中的文字記載,時間大概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究竟這個2500年是如何得出來的,不得而知,但這個數字是非常不科學的。非要往前找的話,我們3000年前就有對於冬至夏至的認識了,可以推斷當時出現相關的習俗。如果踏實地討論,則應該是在秦以後,從漢代文化裡面找端午節的起源。 但不論從哪個立場來說,2500年都是站不住腳的。

這裡面牽扯到東亞時間和東亞文化的根本問題,就是端午節的文化邊界。

清朝最看重三個節日——端午、中秋和春節。古人講究禮尚往來,這三節是送禮的大日子。日本將三月三和中元節也放進來,叫「五節供」。在古代,端午確實是ー個很大的節日,在中國流行最廣,也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日本古代的惟宗公方著《本朝月令》,他對端午節的解釋是這樣的,「昔楚屈原為惠王以被放湘南,遂無所返征」,然後在某一日的亥時入汨羅淹死了,「其靈化而為鬼神,為天下做旱澇疫氣之災」。所以,五月初五到汨羅江祭祀屈原,划船扔粽子,是為了天下無災。

韓國《東國歲時記》中講端午這一天要「頒艾虎於閣臣」。中國宋代會將艾草做成虎形,或者剪綵做成小虎,朝鮮國模仿了這個習俗,頒艾虎給大臣。此外,他們還要貼道教的符,在「五月五日天中之節」(陽氣在正中,所以叫天中之節),「上得天祿,下得地福。蚩尤之神,銅頭鐵額,赤口赤舌。四百四病,一時消滅。急急如律令」。

韓國受道教影響很深,我國古代應該也貼過這樣的符。朝鮮人金邁淳曾寫過《洌陽歲時記》,說在端午日(也叫水瀨日)這一天,向水裡扔飯,紀念屈三閭。他感慨屈原故里與朝鮮半島「地之相去萬有餘里,世之相後千有餘年,謠俗不改,精爽如在,何令人感慕至此也」。我讀到這段史料時,很為中國文化的力量感到驕傲。

古代的琉球王國即現在日本的沖繩縣也過端午節。《琉球國舊記》中有這樣的記載,說國王在南殿接受文武百官獻粽(他們叫萁餅)和獻菖蒲葉。琉球也有賽龍舟,相傳是他們的人在南京看到後學回來的,只是時間跟我們不一樣,在毎年的五月初三。這個日子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 古人不會隨便亂定日子。琉球人選在五月初三過節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我現在還沒弄清楚。

越南也是我們東亞國家的ー個夥伴。《大越史記全書》中說,「天應正平五年(1237)夏五月,端午節,吊屈原及古賢人如介子推者,每年是月皆舉行之」,他們每年都過端午節。由此可見,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幾乎影響到了周邊很多國家。

在越南,每逢端午節,不管有多繁忙,人們都不忘記買水果和糯米酒釀,先是敬神祭祖,後是全家享用,旨在殺蟲解毒。

這就提醒我們,東亞很多文化要素是大家共有的,畢竟都在同一文化圏內生活,比如新年, 二月、八月釋奠孔子,三月三上已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重陽節,冬至等等。其實,這些東西是大家的,因為我們用的是同一個曆法。

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漢武帝出兵滅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置樂浪、 玄菟、真番、臨屯四郡。中國曆法此時當己經進入朝鮮半島。再後來,宋元嘉歷、唐麟德歷也都在朝鮮半島被採納。

日本有一本古書叫《古語拾遺》。這本書寫到:「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前言往行,存而不忘。」在這樣的文化發展階段,他們所使用的是以日月和物候為參照的自然歷。 這ー點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也可以找到佐證。《晉書?倭人傳》稱之「俗不知正歲四節,但計秋收之時,以為年紀」,《梁書?倭傳》稱之「俗不知正歲」。中國古代曆法傳入後,這種情況才有了根本改變,翻開《隋書》就可以看到,這時的日本己經「每至正月一日,必射戲飲酒,其餘節略與華同」了。

2011年,在福岡西區元岡古墳群(7世紀中葉左右)出土了刻有顯示公元570年的「庚寅」和「正月六日」等銘文的鐵制大刀。九州大學教授坂上康俊指出,顯示大刀製造年代的「庚寅」 是基於從中國經由百濟(公元前18年至公元660年,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傳到日本的《元嘉歷》的干支紀年,為日本國內發現的最早使用曆法的實例。

明確記載曆法傳入日本的己經是半個世紀後的日本推古天皇10年(602)。這一年,百濟僧人觀勒給日本帶去了曆本,日本朝廷還選派了陽胡史主玉陳跟隨觀勒學習曆法。從名字上看,陽胡史主玉陳很可能也是從大陸去日本的移 民或移民後代。《政事要略?御奏歷》條引《儒傳》說:「以小治田朝十二年歲次甲子朔,始用曆日。」也就是說,在公元604年,日本終於正式採用了經由百濟傳來的中國曆法,一直到明治維新改用西洋曆法為止。

古代琉球「俗無文字,望月虧盈以紀時節,候草藥枯,以為年歲」,唐宋時期,琉球開始用船跟周邊國家往來貿易,「俗習日改,禮節漸作,而政法興矣」。大明成化元乙酉年,琉球掌握了 中國的曆法,當時有兩個來源,ー是中國,ー是日本。有一個叫楊春枝的人,覺得在琉球本土學得還不夠,便於康熙六年到中國學習曆法,在福建學了四年後,奏請琉球國王編曆法。做曆法要 刻板,還沒有刻完,楊春枝便去世了,後由其同族兄弟接棒。最終在康熙十二年,琉球國有了自己的歷板。

《尚書?堯典》中「命羲叔,宅南交」的「南交」即指越南。漢武帝平南越,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此後千餘年實際上為中國郡縣,一直用中國曆法。可見,越南用中國曆法的時間更早。

曆法是皮,節日寄身於曆法。東亞諸國都有端午習俗,正是有賴於中國古代時間文化體系的傳播。如果按照「誰發明創造的就是誰的主權」這ー邏輯,這些節日當然都可以說是中國的。

不僅僅如此。韓國的韓醫、日本的漢方醫學,也都與中醫中藥有淵源關係。有這種淵源關係的還有文字,還有筷子,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理所當然都可以主張自己的文化主權。如果單純站在民族主義的立場上想,那麼筷子是我們的,麵條是我們的,水稻是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都是我們的。

說夠了「我們的」不妨自問一句,我們僅僅沿著這一思路走下去,是否有照顧到那些和我們在文化上有深厚淵源的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立場?

2016年我同社科院葉濤先生一起去琉球群島考察,當地有大量的「石敢當」。石敢當置於路沖之地,用來防備邪氣衝擊自家。

這是流行中國全境的習俗,但今天全世界石敢當最集中的地方,居然是琉球群島。有統計說,島上有上萬塊石敢當。我們通過實地考察發現,琉球群島辟邪不光用石敢當,還用了琉球傳統的貝殼,還用刻了《南無妙法蓮花經》的佛教木板,還有神道的符。

在島上,本地的貝殼、中國的石敢當、佛教的符以及日本神道的符,東亞各種辟邪的文化在這裡並行不悖共同存在。這一次沖繩之行,這一點非常啟發我。

現實的東亞文化就是這樣一種重層的文化,不是排他性的。不同的文化完全是可以共存的。拿沖繩的田野調查作為ー個基點,讓我們來一起思考:應該如何認識這些源自中國但最終流行到整個東亞地區的文化?

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國家的邊境並不是文化之邊境。歷史悠久的東亞文化圏,其邊境遠遠大於後來的民族國家的邊境。而這一地區共有的東亞文化,是我們東亞各國曾經在文化上血肉相連的歷史記憶,是可以増進我們連帶感的共同的文化財富。

站在世界文化史發展的高度看,世界上曾存在過的歐洲文明圈、伊斯蘭文明圈、南亞佛教文明圈以及以中國為中心包括朝鮮半島和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域文明圈,其涵蓋範圍都遠遠大於今天的國家邊界,這些文明圈內部有許多長期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何突破民族國家這一國際政治框架,正確運用好聯合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制度,把這ー制度的力量轉化為地域統合的促進因素,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要認真思考和面對的課題。

中國是ー個大國,我們在世界上地位越來越重要。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樹立起ー種文化信心, 更應該有ー種大國的胸懷。我們應當放棄用民族國家的邊界來切割東亞共同擁有的文化的思路,而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文化財富。我們應當積極地繼承它,發展它,因為這是未來東亞國家之間共同合作、共同生存、共同繁榮最寶貴的文化資源。

說明:本文內容原登載於《文匯報》2017年6月2日「文匯學人·講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同思想 的精彩文章:

杜鋼建、趙香如:中國自古以來高度重視依憲治理
100年前哲學家羅素預測:中國有能力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超強

TAG:大同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