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常村人圍觀:看看你家有沒有人能入選鎮志,感悟一下你的家鄉有多厚重!

常村人圍觀:看看你家有沒有人能入選鎮志,感悟一下你的家鄉有多厚重!

常村鎮志人員入選標準

為獻禮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建黨100周年,《常村鎮志》編委會啟動各行政村資料再核對、再整理工作。《常村鎮志》編纂工作迄今已一年有餘,現已接近尾聲,希望各行政村高度重視,圓滿完成我鎮第一部地方志書編纂工作。鎮志編纂遵循生不立傳、生者從嚴的原則,現將人員入選標準如下:

1、歷屆大學生

49年-98年以前國家統招大中專生(含新鄉一師範、二師範、安陽師院,技校不在統計之內)、碩士、博士(涵蓋985、211)全部統計。自主自費入學者不列入統計之內。

98年以後普通大中專院校、及一本院校不列入統計。985、211、碩士、博士、出國留學作為重點統計。(姓名、學校、入學時間)。例如:XXX 、鄭州大學、96年。

2、本村本縣內從政正科級及常村集縣外從事副處級以上人員名單內容為基本信息情況,涵蓋已退休未退休。(姓名、出生年月、是否中共黨員、民族、參加工作時間、歷任XXX、XXX等職務,XX年退休)。本縣工作常村籍放寬到正科級,常村籍縣外工作人員僅限於副縣級在職或已退休人員。軍界人員統計副團級以上領導職務,以及榮立一二三等功者。

3、從政副科級人員只統計已退休,未退休不列入統計範疇。)。(姓名、出生年月、是否中共黨員、民族、參加工作時間、歷任XXX、XXX等職務,XX年退休。

4、歷任村主要負責人xxx、xxx(宜粗不宜細原則,對無法確定任職年限可只單列人名。)

5、榮譽獲得者:榮譽獲得者限於省級以上(市縣五一、五四獎章者另算。)

6、遺失文物古迹、傳說

以上幾點已報村不再重新填報,未報村請認真填報,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對待歷史,尊重歷史,給後人留下文化。

7、教育界知名有影響力教師,另行統計。

本次統計遵循公平公正、嚴格把關、自願申報原則,請您積極向村委會工作人員(代辦員)以上門、微信、電話方式提供個人資料。

請大家高度認真負責,讓正能量走入《常村鎮志》。

點擊下方,查看更多資訊!

不讀這篇文章,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家鄉常村鎮有多厚重?

你不知道你的家鄉有多厚重

人作為文明社會最簡單的個體,於天地萬物相比,無異於滄海一粟。而文明這個辭彙,似乎早已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只是太多人並沒有去深究它所蘊含的深度。

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在遠古時代已經在思考「以人為本」的問題,而西方文明一直在探討著神和人的問題。

從春秋時代開始起步的道家「五行相生相剋」去解釋自然界、儒家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周禮,都是在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甚至於,到了東漢初期傳入中土的佛教,也被中華文明逐漸升華成佛學哲理,去參悟人生老病死,解讀世間萬象。是的,華夏文化其實就是一直在思考的文化,這種思考的主題: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往何處去?

「天下文明出中原」。三皇五帝堯舜禹的腳步,無論從傳說或古籍記載都與中原黃河流域息息相關。而所有的中原文明又和一個地方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個地方的範疇,只有從史書記載的陳留區域去稱呼。

現在位於開封地區的陳留,已經和歷史上存在的陳留不可同日而語,古陳留的區域相當於今河南東至民權、寧陵,西至開封縣、尉氏,北至延津、長垣,南至杞縣、睢縣之間的地區。

你沒有看錯,常村在古代屬於陳留區域,單單陳留兩個字,就足以讓常村歷史的厚度增長几倍。

在這塊養育我們的熱土,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挖掘過她的以前,至於流傳最多的也便是山西大槐樹移民的說法,也逐漸遺失為一種傳說。這種一無所知的可悲狀態,甚至延伸到了明朝初年大移民到現在中間的文化斷層。一個地方歷史斷層就沒有了文化,沒有文化的地方就沒有魂。

我原本只想用一種盡量令人舒適的語言,去解讀小屯村的進士文化,卻又按捺不住跳躍的思維。當你讀完這篇文章,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會因為家鄉厚重,變得惶恐不安。

就在我們生長的這片熱土,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直多災多難的角色存在。改朝換代、五胡亂華,以及蒙古滿清對中原的入侵,所有的歷史都與中原這塊土地骨肉相連。得中原者得天下,七個字已足以讓古常村地飽經磨難。

我們順著歷史的長河追溯,蘇墳、小崗村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使我們嗅到了祖先在常村地文明的氣息。那時,這塊土地的人們已經知道用鍋碗吃飯,還學會了使用銅器。史學界一直對那個年代研究沒有形成定論,因為屬於石器和銅器並存的時代,我們稱它為新時期中晚期。

古濟水與古濮水已經這一帶交匯,而濟水的正是從常村當今轄區的南側穿流而過,古濮水從現在常村西北部奔東北而去。

我不想把這篇文章變成枯燥的學術論文,所以不想過多把古籍的記載粘貼過來,畢竟那些東西過於枯燥。

那時候我們這裡歸屬於一個叫做鳴條的區域,據傳說當年的舜帝禪位給了大禹之後,到這裡隱居,並在這裡歸天。鳴條,指因風吹而發聲的枝條,水域沼澤為這塊土地賦予了唯美的意境。

約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也就是夏朝末年,商湯帶著他的6000人的敢死隊,在古常村地與夏王朝最後的君主夏桀廝殺,開啟了中華歷史朝代更迭的魔咒。

春秋戰國時候,有一個叫做衛赤的年輕人,繼承了祖宗留下的基業,他就是衛懿公。繼位之後的衛懿公,喜歡養仙鶴當寵物,看上了古代常村水澤沃土,便在這裡作為了他的養鶴場。而他養鶴的地方被後人稱之為鶴城。而古籍記載的鶴城,也就是我們現在常村西南北辛興寧庄一帶。貪玩的衛懿公,終於惹來了禍事,在公元前660年,被狄人滅了國。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後,晉國、衛國演繹了「晉人復衛候」的故事。而「寧武子與衛人盟於宛濮」中所提到的宛濮正是常村目前轄區中部或偏東的位置。那時候常村境內還有一個宛亭,而宛濮後來的名字叫做漆城。

公元前496年,孔聖人正四處碰壁,要去陳國試試運氣,路過了衛國一個叫做匡城的地方,被衛人圍困,演繹出了「子畏於匡」的典故。而當時的常村地南部正是歸屬匡城,前孫東這個村落離古匡城(孔庄)遺址不足千米的距離,那個城邑是否包含著常村地在內?

公元前355年,衛國伐衛取了漆城,得了這塊富邱之地。

東漢末年(公元193年),曹操和袁術逐鹿中原,袁術屯兵封丘,派了劉詳到匡亭屯兵,引發了匡亭之戰,曹操從此踏上中原逐鹿之旅。而那時候的古稱匡亭正是常村地南部一帶。

唐代更是誕生了劉玄佐、韓弘一脈五人出任宣武節度使(開封城)的梟雄人物。

流傳幾百年的「張天師不打候御史」傳說原型真實存在,明代侯秩侯大善人一生清廉為官,歸隱後在家鄉創造出佳話,造福鄉閭;

明代,馬村耿隨卿一門三進士,規划了許古鎮(馬村集),至今的馬村依然可以找尋到耿大善人留下的痕迹······

明代,小屯成氏一族孕育出6進士、9舉人、29貢生、40秀才,誕生出成宰、成蓮、成伯龍、成仲龍等眾多歷史名人,成氏家族更是貫穿了明清兩代更迭興衰,被稱為「垣邑王謝。」

是的,明代是個熱血沸騰的朝代,而常村更是一片沸騰的熱土。

1938年,常村鎮的色記憶,因為後大郭這個村落開始愈加厚重。此時的常村歸屬衛南縣,區域涵蓋南到趙崗戚城等區域,直到解放後多年才劃歸封丘。解放前,長垣以西的紅色政權在哪裡?在常村這塊古老的土地。

無論是澤潤許古的馬村集官員耿隨卿、堤西官爺孫祖德,還是在民間口口相傳的說不清年份孫東始建於宋代的法興寺、小郭龍鳳寺、柳橋寺、比干祠、常村泰山廟、回回店白玉老奶燈籠,都開始在志書中以一種半簡化的方式出現著。

當然,也有劉秀封速凍、柳下跖在柳橋屯兵等一系列故事,無從考證。從個人角度來講,我是比較相信傳說里的事情的。從古至今的童謠或者傳說中,總是藏著我們所不知道的故事。淳樸的勞動人民文化教育程度匱乏,只有從簡單明了的民謠以及憧憬美好的民間傳說中,來做最儉樸的文化傳承。

這就是常村,我們最最厚重的家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斷歷史 的精彩文章:

關於徵集《常村鎮志》編纂資料的公告
劉唐的傳說

TAG:鐵血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