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經濟衰退不會很快到來 美股投資者仍可逢低買入

經濟衰退不會很快到來 美股投資者仍可逢低買入

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美股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對投資者來說,現在或許是時候進入股市了,不可避免的泡沫破裂到來的時間可能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遙遠。

全球金融危機過後,美國的經濟擴張至今已持續了10年,到今年7月即將創下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許多分析人士和政策制定者認為,10年過後,經濟擴張一定將結束。儘管如此,目前幾乎沒有跡象表明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

誠然,5月的就業數據十分疲弱,僅增加了7.5萬個非農就業崗位,遠低於預期。貿易緊張局勢的升溫也引發了股市的波動——從4月底到6月3日,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近7%。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對墨西哥全面徵收關稅,那麼可能會給美國企業供應鏈帶來短期的混亂,並導致更多的市場拋售。

然而,與此同時,有實際跡象表明,與過去相比,美國經濟對傳統周期的依賴有所減輕。相反,債務問題可能成為新的主角,這最終會帶來麻煩,但可能不會持續幾年。

經濟學家所說的「商業周期」通常指的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峰谷。這些波動通常被認為是企業高估未來銷售的結果,它們投資過多,然後經歷了一段削減成本的時期,導致產出和就業增長出現下降。從歷史上看,商業周期每隔5年至8年出現一次,因此本輪擴張的確異常漫長。

然而,這些小的商業周期本身包含在更長的大周期內,經濟學家稱之為「金融周期」。這些大周期平均持續13至18年,主要原因是企業和家庭承擔了超出其償付能力的債務,並被迫陷入了破壞性違約。

這種情況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公司債務泡沫時期,以及本世紀頭十年中期的次貸繁榮時期。對於後者的情況,一系列債務的內爆,最終導致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難以區分這兩種周期。早在2003年,芝加哥大學教授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就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預防衰退的核心問題已經被解決了幾十年。」這次演講臭名昭著,因為幾年之後就發生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次貸經濟危機。

然而盧卡斯並沒有完全偏離主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商業周期的性質確實發生了變化。當時,世界範圍內的貿易和金融是自由的,而政策制定者則試圖通過排擠工會來抑制通脹。工會在推動工資上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此應對油價等其它成本的上漲。隨著公共部門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央銀行被賦予了更多的獨立權力來對抗經濟衰退。

在當前這個時代,央行為了刺激經濟走向了極端,出現一點問題跡象時就安撫市場。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且並不擔心,是因為疲弱的工會和全球化的供應鏈能夠抑制通脹。如果經濟增長真的停滯不前,政府會自動通過龐大公共部門工資賬單、失業和社會福利來緩衝衝擊。

然而,較長時間的擴張也會鼓勵人們承擔更多的債務,這給了金融公司規避監管的時間。正如另一位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所言:經濟穩定孕育著不穩定。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其結果是,自1985年以來,商業周期變得更加柔和,但金融周期更加劇烈。

當前的金融周期似乎不會很快結束。私營部門的債務負擔並不小,但仍遠未達到峰值。與2008年相比,房價——一個關鍵的財務指標——看起來要合理得多。但是,如果商業周期真的被拉長了,這種擴張可能還會持續幾年。這表明投資者應該繼續買入下跌的股票——該策略在過去10年一直是成功的。

然而,這些都不意味著未來不會再發生另一場金融危機。每一次危機都以不同的方式發生,而且風險目前正在積聚。

一個例子是:投資者為了避開公開市場的低回報,紛紛湧入槓桿貸款和直接貸款等私人資產。數據公司Preqin的數據顯示,私人市場融資在2018年達到5萬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是10年前的兩倍。來自這些非流動性資產的風險並非集中在銀行,而是集中在資產管理公司。

衰退不會很快到來,但投資者應該為迎接一場2025年左右的衰退做好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騰虎計劃」落地 全新產業鏈能成市場新「鯰魚」嗎?
全球降息大背景,有色金屬關注度大增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