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稱帝後,三次發兵征討東吳,結果如何?

曹丕稱帝後,三次發兵征討東吳,結果如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十二月,漢獻帝將帝位「禪讓」於曹丕,曹丕正式登基稱帝,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

曹丕初登帝位,也很想繼承其父曹操的事業,有一番大的作為。在政治上,曹丕尊孔崇儒,並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來選拔官員。

在開疆擴土上,曹丕也很想滅掉東吳、蜀漢兩個與自己鼎足而立的政權,以完成統一大業。

222年,西域的龜茲、于闐等國都遣使來朝貢。曹丕置戊己校尉,在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一帶屯田,從東漢後期同西域中斷的關係又恢復了。

後來,曹魏政權還在蒲昌海一帶設置了西域長史府,統管西域各國,西域各族同中原漢族之間的聯繫也隨之加強了。

黃初二年(221年),東吳的孫權因之前襲殺關羽收回荊襄之地,引起劉備起蜀漢大軍前來報復,孫權擔心曹魏又來夾攻,自己兩頭受敵,而假意向曹丕遣使修好並稱臣,還把被俘的魏將于禁等人送還。

當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敗退回白帝城後,孫權就在曹丕要求把長子孫登送入魏國為人質一事上一拖再拖。

曹丕發現孫權並不是真心歸附,便舉兵伐吳,出師前,曹丕還發出《伐吳詔》,鼓勵將士們:「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魏軍分三路大軍攻吳,其中東路由曹休、張遼、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須塢,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率軍圍攻南郡。

魏軍先後擊敗孫盛,大破呂范,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唯獨在中路,東吳大將朱桓重創曹仁所率領的魏軍。同時,魏軍又遭遇到疫疾。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

223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逝後,劉禪即位,並把蜀漢大權全部交由諸葛亮掌握,諸葛亮又派鄧芝出使東吳,兩家重新修好,聯手共抗曹魏。

孫權同曹魏再次斷絕關係,這次,徹底激怒了曹丕,他決定御駕親征。黃初五年(224年)七月,曹丕起大軍南征。

九月,當曹丕由廣陵抵達長江後,東吳沿江設疑兵防守,恰巧長江水勢上漲,曹丕看到後,感嘆地說:「魏雖然有千隊騎兵,到此也都派不上用場了,江南不易圖取。」然後退兵回朝。

黃初六年(225年)三月,曹丕再次御駕親征,他這次是以「舟師」征吳。

大軍出征之前,宮正(即御史中丞)鮑勛勸諫說:「王師屢次征伐沒有取勝的原因,是因為吳蜀唇齒相依,憑藉山水險阻,有著很難取勝的地理形勢。往年征吳時,龍舟飄蕩,很是危險,如今又要勞師遠征,耗費錢財,臣以為不可。」

曹丕聞言後大怒,把鮑勛降了職。五月,曹丕到達譙縣,八月入淮河,十月到達廣陵舊城,曹丕在江邊進行了一次閱兵儀式,「兵有十餘萬,旌旗彌數百里」,魏軍聲勢極為浩大。

曹丕雖然「有渡江之志」,但在吳軍的固守下,又遇到天寒,河流結冰,魏軍的戰船不能進入長江,曹丕無計可施之下,望著長江,感嘆地說:「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曹丕第三次發兵征討東吳再次無功而返。次年,曹丕病逝,把統一天下的志願留給了後人。

本文參考自:《三國志》、《三國史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武松反對招安?其實,武松是《水滸傳》里第一個想招安的人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