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說夷陵之戰埋下蜀亡的種子?看看孔明11年都在忙啥

為何說夷陵之戰埋下蜀亡的種子?看看孔明11年都在忙啥

為何說夷陵之戰埋下蜀亡的種子?看看孔明11年都在忙啥

導語:劉備可能是三國里起點最低的軍閥了,他雖然出身貧賤,最終卻跨有荊、益兩個大州,建立了蜀漢,可見其能力。然而他的事業在到達巔峰卻很快也衰落了,公元219年稱王到公元223年兵敗病逝不過4年時間,而這一切在夷陵之戰後就已經註定了,那為何說夷陵之戰就已經埋下蜀亡的種子了呢?不妨看看之後孔明11年里辛苦操勞都在忙些什麼。

公元219年冬,劉備剛剛享受了稱王的喜悅不過數月,就傳來了關羽歿了的噩耗,同時還有荊州被孫權奪去的消息,這一下就震驚了蜀漢全朝,很多大臣慷慨激昂要求東征復仇,經過2年的準備,劉備糾集了五萬人馬向東進發討伐江東,可惜的是,劉備或許是真的老了,一向老道的他這次卻犯了很多低級的指揮失誤,最終被後生陸遜給打得慘敗而歸,而他經此一戰後也是身心俱疲,不到1年就病逝了。

很多人認為,荊州雖然丟了,但還不至於動搖國本,劉備不應該這麼衝動,其實他可以按龐統當年的建議,集中精力奪取涼州,從西面包抄曹操,這遠比從南向北要容易。可是劉備也有自己的苦衷,他手下的心腹大都是荊州籍,他若不是盡努力去收復荊州,這些人恐怕都會離他而去,所謂的報仇不過是個出兵的借口而已。等他去世後,孔明也自知收回荊州無望,只能盡努力地去維繫蜀國。

首先,在外交上,他派出使者和東吳講和,避免繼續兩面受敵,同時堅決與篡漢的曹賊勢不兩立,標榜自身政權的唯一性和合法性,以吸引更多忠於漢室的人。然後,在內政上,他一面推行法制,一面發展生產,經過三四年的努力,國力終於有所恢復。接著,他開始著手以武力來保障內部穩定,公元225年,他親率數萬大軍南征,數月之內就平定了南中蠻族人的叛亂,並利用攻心計收服了當地的人心,確保了南疆的安定。

當這些準備工作都完成後,孔明就要完成他最終極的目標了,那就是北伐。首次出兵隴道,拿下了隴西,卻因為馬謖而功敗垂成,第二次圍陳倉,可惜對方早就有了準備,經過數月攻堅戰也是無功而返,第三次,小規模進攻,成功奪得武都和陰平。第四次,出祁山,大破司馬懿軍,可最後還是因為糧草接濟不上而被迫撤軍。第五次準備的最為充分,他率軍兵進渭水,與魏軍對峙數月,可對方堅守不戰,丞相終因操勞過度而病逝于軍中。

結語:諸葛亮執政的11年里,前五年一直在通過內政、外交以及平叛來穩定內部,接下來的六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北伐。只可惜,夷陵一戰不僅使得蜀國精銳盡失,國力徹底不如曹魏,也讓其失去奪取涼州的最佳機會,所以孔明想要取涼州進而威脅關中的計劃始終只是個泡影,他努力了11年,也只是在盡人事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三國 的精彩文章:

曹操考慮是否處死呂布時,為何不問身邊的郭嘉,偏要問劉備?
三國武將排名,趙云為何能排在關羽之前?講出來你可能不信

TAG:看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