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婆婆說,房子車子都是我買的,管你怎麼了?

婆婆說,房子車子都是我買的,管你怎麼了?

婆婆說,房子車子都是我買的,管你怎麼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文/婉兮 圖/網路

1

女友吐槽婆婆,嫌她的手太長管得太寬,拿專業話來講,叫「界限感與分寸感的雙重缺失」

比如說,婆婆總是三天兩頭地上門來指導人生,大道理講得一套接一套,從小兩口的作息時間扯到消費方式、又念叨到工作和工資……

最後甚至管起床上那些事兒:「做好措施啊,我可沒錢貼補給你們養孩子,也沒空帶!」

做兒媳的臊得滿臉通紅,暗地裡向老公吐槽好幾回。男人卻一攤手表示沒轍:「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

前些天,婆婆又因為她買了條真絲睡裙而不爽,把一千多塊錢翻來覆去地說,措辭挺嚴厲、語氣也很激烈。

她的怒火被點燃,忍不住頂了婆婆幾句:「我自己賺的錢,愛怎麼花你管不著!」

「是嗎?」婆婆冷哼一聲,拿鄙夷的眼光看向她,「癩蛤蟆打哈欠——口氣真大!」

說這句話,婆婆是有資本有底氣的。

因為小兩口的婚房首付是她出的,車子也是她買的。

當時,女友咬定了「無房不嫁」,戀愛談了三年,談判也拉拉雜雜搞了三年。

好在男方是個獨生子,父母最終拿出半副身家辦了婚事,房子寫了小兩口的名兒。接著又用收來的份子錢做首付,給兒子按揭了一台車。

可小夫妻月薪相加不足一萬,對高品質生活也頗為執迷,常常入不敷出叫苦連天。

丈夫便向父母伸了手……

老兩口都有退休工資,也就自然而然伸出了援手,但多少帶著些怨氣,忍不住要對兒子兒媳管頭管腳。

女友很委屈:「我是嫁給她家,出房子車子難道不應該嗎?支援一下難道不該嗎?」

2

女友的不忿,倒讓我想起另一位讀者的煩惱。

她有個不到一歲的兒子,目前正在家中做全職媽媽,一家三口全靠丈夫的4000來塊薪水生活,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本來想叫婆婆來幫忙,可一老一少兩個女人怎麼也相處不到一塊兒去。

當初伺候月子,婆婆總愛燉豬蹄雞湯,不放鹽那種,逼著她大口大口喝下去。兒媳稍微皺一皺眉,婆婆便開啟嘮叨模式:「都是當媽的人了,為了孩子什麼都得忍!」

這個「忍」字,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吃喝,還不許用護膚品化妝品,更不能叫外賣吃零食胡亂花錢——哪怕出了月子。

同處一個屋檐下,本就磕磕絆絆容易鬧矛盾,更遑論婆婆強勢逼人?

孩子5個月時,兩人因育兒觀念不合大吵一架,兒媳指責婆婆管得寬,家裡到處都要插上一腳。

兩個女人互不相讓,狠話說了一籮筐,最終,老人家收拾行李回鄉下去了。

老公打電話去請,婆婆冷冷一哼:「不是能耐得很嗎?有本事自己帶!」

媳婦也發了狠:「不帶也行,以後別指望我養老!」

老公很為難,提出讓丈母娘過來幫把手,可妻子認為,孩子跟你姓,就該你媽帶。雙方僵持不下,她只能暫時放下上班的打算,心不甘情不願地在家務和孩子中打轉轉。

便難免要遷怒「不作為」的婆婆。

我問她:你希望婆婆怎麼幫你帶孩子呢?

她說:該管的管,不該管的別管,做好分內事就行。

我先表個態,我也不贊同父母插手小家庭。可這所謂的「分內事」究竟該如何定義?管與不管的標準,只怕婆媳二人永遠無法統一。

說白了不過是這麼一回事:

兒媳以保姆的標準來要求婆婆,婆婆則用大家長的姿態來管理一切。

雙方都無法擺正自己的位置,各自都憋著怨氣和怒氣。

處得好才怪!

3

說句兒媳們不愛聽的話吧,公婆對你們的小家,並不存在任何法律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買房也好、生孩子也罷,事件主體是且只是夫妻本身。老人肯幫當然皆大歡喜,不幫也無可厚非。

另一個現實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有求於人,就有受委屈、被約束的風險。

也說一句老人不愛聽的話吧,對子女的小家庭,你真沒權利去指手畫腳。

兒女結婚,本就是獨立的開始。

所謂「成家」,是要把年輕人投入生活熔爐的,讓他們安排自己的吃穿用度、規劃自己的前程事業,在跌跌撞撞中一步步成熟。

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請按捺住「好為人師」的衝動,千萬別一門熱血地往小夫妻的日子裡沖,切記好心可能辦壞事。

中國婆媳矛盾的最根本原因,其實就是無法正確看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拿做兒媳的來說,她一方面要求婆婆具備邊界意識不干涉自己,一方面卻認為她該幫著帶孩子做飯;婆婆呢,要求兒媳愛自己敬自己,卻沒辦法設身處地,把她當作真正的女兒來疼惜。

換言之,人人都不由自主地站在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去思考問題,也就是傳說中的「雙標」。

我歷來主張不把婆婆當媽,可惜許多人只領悟到保持距離這一點,卻從不在意另一層含義:不提太多要求、不報太大期望、

4

不久前,papi醬的婚姻觀引發熱議,吃瓜群眾紛紛表示羨慕。

尤其是結婚5年不必回婆家那一點。

畢竟現實中的妻子們,都被無形的道德要求束縛著,年節時分大多都得按下思念父母的心情,跟著老公去做二十四孝兒媳。

兩廂對比之下,papi醬的婚姻簡直能用「神仙」一次來形容。

但是,我們都只注意到了自由逍遙的表面,卻不曾細細思索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5年前,也就是2014年,papi醬尚未成名,想必也不是個多有錢的姑娘。但她沒要彩禮、沒辦婚禮、沒度蜜月,後來的一切物質財富,也都由自己親手掙來。

在這場婚姻中,她從未主動要求過公婆付出,小家庭由自己和丈夫一力撐起,始終獨立在婆家與娘家之外。

如此一來,雙方父母便都沒有「指點江山」的立場,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日子自然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過。

至於將來生孩子,當然也請得起月嫂雇得起保姆,不必因囊中羞澀而受制於人激發矛盾。

你要相信,經濟自由是一切自由的根基。

其實我的婚姻和papi醬類似,具體表現是公婆從不干擾我們的日子,在小家這塊地盤上,我永遠是百分百的女主人。

因為家中一磚一瓦一針一線,都由夫妻二人共同打拚而來。甚至訂婚結婚,我們都不曾從父母處得來一分錢。

過程當然很苦,好在結局很酷。

其實我也羨慕過公婆給房給車的婚姻,畢竟人都有懶惰那一面,誰不渴望坐享其成?

可當朋友吐槽和公婆難相處時,我又會慶幸當初的選擇與決定。

5

有句話說得很好:好好掙錢,可以解決生活中90%的問題。

其實婚姻也不例外。

它立足於愛情,卻面向整個人生,被柴米油鹽捆綁、與雞毛蒜皮相連,根本逃不脫一個「錢」字。

當你能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掙來一切生活必須,當你不必再仰仗父母的資助過活,當你能打理好自己的日子,你便拿回了話語權和自主權。

就拿開頭那位女友來說,只要收入提高不再啃老,矛盾衝突就會減少許多、婚姻也會容易許多。

當然,人與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

萬事皆有兩面性,得失其實並沒有明顯分界線,重要的是在你心中,哪一處寸土不讓,哪一處可以退避三舍。

其實路就那麼兩條:

要麼你就做好心理準備,得了老人給的便利,受些被管束被嘮叨的委屈;

要麼就硬氣地一肩扛起,對公婆的所有干擾都理直氣壯地說「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婉小姐 的精彩文章:

「對婆婆死心後,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最考驗老公的地方,不是床

TAG:講故事的婉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