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在歐洲市場取得反彈,但要鞏固第一名還有付出更多努力

三星在歐洲市場取得反彈,但要鞏固第一名還有付出更多努力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今年一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顯示,三星依然以31%的市場份額居於第一名,此前市調機構IDC公布的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數據它以23.1%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名,不過兩份數據均顯示它正面臨著華為的強力挑戰。

counterpoint公布的一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的數據顯示,華為的市場份額增幅超過七成,三星的同比增幅只有3.3%;IDC公布的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華為同比增速高達50.3%,而三星則同比下滑8.1%。華為的猛烈增速與三星的停滯甚至下滑相比,顯示出前者攻勢凌厲,而後者防守無力。

三星正遭遇華為猛烈衝擊

在全球市場來看,三星最先在中國市場被中國手機企業擊敗。在2014年一季度的時候,三星還在中國市場佔有近20%的市場份額,此後市場份額迅速下滑,至去年其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下跌至不足1%。華為則在中國市場崛起穩固佔據第一名,如今它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衝破30%,成為繼諾基亞之後第二家在中國手機市場奪取超過三成市場份額的手機品牌。

歐洲市場是華為挑戰三星的又一個市場,早在2011年華為宣布要將手機業務作為重點業務來發展的時候,它就開始出擊歐洲市場,憑藉著其在通信設備市場與歐洲運營商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華為手機在歐洲市場穩步發展。只不過早幾年,華為手機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尚未給蘋果和三星造成威脅,後兩者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穩固佔據一二名。

轉折點出現在今年一季度,市調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顯示,華為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增至26%,超越了蘋果的21%,奪得了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二名,開始發起對三星的挑戰。

據counterpoint公布的這份數據顯示,華為與三星的市場份額差距只有5個百分點,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速今年內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超越三星已不成問題。

對於三星來說,其目前的三個大市場分別是美國、歐洲、印度市場,除了美國市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中國手機企業難以進入外,在印度市場它已被小米擊敗失去了第一名,如果在歐洲市場再被華為擊敗,它的全球智能手機老大地位將岌岌可危。

三星要鞏固老大位置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counterpoint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的數據也顯示,三星在經歷了連續挫敗之後總算見到了一點起色,其市場份額取得了上漲,扭轉了去年四季度的下滑勢頭,這顯示出它今年初推出的galaxy S10確實憑藉出色的拍攝性能、屏下攝像頭等領先科技獲得了高端消費者的認可,從而改變了品牌劣勢。

但是這份數據同樣顯示,雖然它取得了增長,但是相比起華為的增幅要遜色太多,並未能有效阻止華為的攻勢,如果目前後者的攻勢持續,三星還是有可能在今年四季度被華為奪走全球智能手機老大的寶座。

柏銘科技認為,三星應該向中國手機企業學習更多。在印度市場,三星已學習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模式,推出針對線上手機市場的高性價比M系,在線下市場也推出了極具競爭力的J系,只是這些新系列的手機並未能有效阻擊中國手機品牌。據IDC公布的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數據顯示,三星在該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滑了4.8%,而中國手機品牌小米、OPPO、vivo等繼續取得上漲。

在歐洲市場,華為手機能取得出貨量的快速成長與它的性價比手機品牌榮耀出擊歐洲市場有很大關係,這顯示出歐洲市場對高性價比手機同樣有強烈的需求,三星在高端手機市場憑藉galaxy S10贏回了部分市場,但是顯然這並不足夠,它要在中端手機市場付出更多努力以贏回目前被榮耀和小米奪走的市場,這才有助於它鞏固在歐洲市場的領先地位。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經過近十年時間的發展已過了紅利期,2017年、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均出現下滑,而中國手機品牌的上升勢頭迅猛,尤其是目前已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二名的華為給三星帶來了巨大壓力,三星雖一再聲稱要對手機業務進行變革,但是在行動上還是相當緩慢,以致於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好消息是近期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手機可能因此受阻,而三星也趁勢給華為手機用戶提供巨額補貼讓他們置換為三星的手機,這或許有助於三星鞏固領導地位。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甚至給出了樂觀預期,認為三星今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可能重回3億水平,最高可望達到3.2億部,今年的全球智能手機老大的位置將依然屬於三星,但願三星借著這個緩衝期能找到應對中國手機挑戰的辦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 的精彩文章:

存儲晶元價格續跌,三星半導體與Intel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正式發放5G牌照,預計中國移動推進最快

TAG:柏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