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向死而生 超越自我

向死而生 超越自我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蔡維民

在生活中,人們很少願意談論死亡,更很少會去考慮對於死亡這件事需要的了解與準備。很多人會覺得既然死亡終究要發生,何不留到死亡那一刻到來時再來面對,提早考慮,不是破壞好心情嗎?「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生命終點,而對生命有自覺的人,必然會因時間的消逝而產生焦慮。而這樣的焦慮感,往往促使人更加深層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事實上這種焦慮感也是直面死亡,超越自我限制的契機。

實踐良知 頓悟生死

我們都知道王陽明建立他的學說體系是在「龍場悟道」之後。在龍場悟道前,「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 其實王陽明悟道的關鍵是在於對生死問題的突破,可以說是他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同時找到了如何直面死亡來力求尋找跨越死亡的可能。一旦融通生死,則生命學問就達到極致了。「人於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於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至命之學。」(《傳習錄》)

王陽明知道一般人對於生死的執念,本來就是「悅生惡死」,而人能否做到生亦坦然,死亦從容,即使死亡驟然襲來,也一樣泰然應對,當然就成為人類能否超越自身的最大考量。

王陽明一生命運多舛,多次面臨死亡威脅。事實上,在龍場悟道前他也曾從佛道尋求超克之道。王陽明31歲(1501 年)時上九華山,遇到了道士蔡蓬頭以及無名和尚,他想要徹底放棄世俗的羈絆,求道問佛來解答對死亡與長生的困惑;隔年又回杭州餘姚的一個山洞(後人即稱之「陽明洞」)中修習導引術,品讀佛經,最後還是因為親情的羈絆而回到了傳統儒家的思維。所以他才會說:「吾亦自幼篤志二氏,始自嘆悔錯用了三十年氣力。」

龍場悟道,是他了悟生死之始。他開始打坐頓悟,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聖人處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個人心中自住著一個聖人,何必從外面去苦苦尋道呢?同時也開始不斷地通過實踐生命,來不斷擴充他自己的生命意義。龍場教化,王陽明開始正式收徒上課,建立了龍岡書院;劉瑾被殺,他回京見皇帝,開始擔任各種官職,在京師辦學,每天結交朋友給人講課;擔任江西巡撫,剿滅漳州、南贛、桶岡、浰頭、橫水、思恩、田洲等各地匪患,更平定宸濠*[chén háo] 之亂。

宸濠之亂,又稱寧王之亂,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叛亂,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後由南贛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吉安太守伍文定平定。王陽明以平寧王功封新建伯,隆慶朝又追封為新建侯。

當年明月盛讚王陽明: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雖然其間遭遇張忠、許泰之變,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但反而令他的思維更趨圓融,終於完整提出了「致良知」的學說:「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盡,今自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淺瀨 *[lài],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矣。」(《與鄒謙之書》)在王陽明的一生經歷中,他發現了所有人——賢愚聖凡,即普通人與聖人有著同樣的原始根基——良知,因此,如果普通人通過實踐良知而得以開悟,他就是一個聖人,他同樣得以在精神上有超越死亡的可能性。

修身以俟 存順歿寧

張載在《西銘》中說:「存吾順事,沒吾寧也。」「存順歿寧」之言,即由此出。所謂順,指無所違逆。「順事,謂順事天地,生時敬奉天命,循理由義,踐形盡性,修身以俟 *[sì];由此臨終則庶幾可告無愧而得其安寧,此歿寧也。」

王陽明在面對無法抗拒的命運面前,是持「俟命」態度。「俟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經說明俟命是積極做當下該做之事,積極地解決對於死亡的疑惑,而勇敢地面對死亡威脅的挑戰——這又是「存順」。所以在31歲(1501年)王陽明上九華山求道問佛時,最後還是因為親情的羈絆而回到了傳統儒家的思維。雖然他沒說,但是他積極地解決對於死亡的疑惑,這是俟命!

在他37歲(1507年)時,因得罪劉瑾而謫居龍場。「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 *[huǐ] 魍魎 *[wǎng liǎng],蠱*[gǔ] 毒瘴癘 *[zhàng lì],與居夷人鴃 *[jué] 語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士亡命。舊無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時瑾憾未已……」

他說:「吾惟俟命而已。」所以他天天對著石棺默想如何超越生死執念,同時也積極結合當地風俗開導當地人,他勇敢地面對死亡威脅的挑戰,在生命歷程中正式實現超越生死的階段,這是俟命!

當王陽明51歲(1521年)時,他經歷了宸濠之亂和張忠、許泰之變,於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揭示「致良知」學說。在宸濠之亂爆發時,王陽明無暇顧及祖母的葬禮,無法顧及病重的父親,更顧及不了自己的病體,毅然赴國難;而平亂後卻忠而見謗、信而見疑,但此時王陽明說自己越發相信,良知足以使人忘卻患難,超越生死。這是俟命!

王陽明57歲(1527年)那年,拖著病體,結束了在故鄉講學的安穩生活,銜命去平定思恩、田州的叛賊,「不折一矢,不戮一卒,而全活數萬生靈」;而後又迅速平定斷藤峽、八寨的叛賊。但是他已經「遍身腫毒,喘嗽晝夜不息,心惡飲食,每日強吞稀粥數匙,稍多輒又嘔吐。」所以,等不及收到朝廷的回復就起程回鄉。在我看來,這也是俟命!

王陽明一輩子敬奉天命,循理由義,踐形盡性,修身以俟。因此他無愧於「存順」,所以得以「歿寧」。《陽明年譜》記載:「先生召積入。久之,開目視曰:『吾去矣!』積泣下,問:『何遺言?』 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頃之,瞑目而逝。」他彌留之際,在乎的不是榮譽,而是順從自己的內心。王陽明一生光明磊落,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自己原來追尋的境界,這就夠了,沒有任何遺憾。

良知了生死

王陽明「良知了生死」的生死觀,是以「良知」為本位,以心性體認為基礎的生死觀,對於當時時代需求並建立新儒學生死觀有重要意義。其切入點為「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因此所謂「悟道」就如我之前所言,便是他找到了對生死問題的突破,同時找到了如何化去生死之念的方法。而這個可以化去生死之念的事物,就是「天理」,放在人身上便是「良知」。

王陽明龍場悟道後所揭示的「心即理」,一直到他真正提出「致良知」後才真正完備。「了生死」的根本機制在於肯定「良知」是人心性中本來就具足的,因而決定了每個生命皆可即此身中實現「永恆」(eternity)。簡言之,觸及良知本質,就是達到了超越時空人我的永恆。

當王陽明悟道之後,認為「致良知」更為簡易直接,不必再彎彎繞繞在「生死問題」上,「次謙之韻」中云:「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辨濁清。」直接從「致良知」著手,不談生死而亦可了生死。所以他才會對蕭惠說:「知晝夜即知死生。」「天理無一息間斷,才是能知晝。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更有甚麼死、生?」所謂「死生之道」便是生命的意義,王陽明的回答關鍵就是必須掌握「天理」才能「知晝」。這和莊子論「道」時說:「芴*[hū] 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天下篇》)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是台灣真理大學教授,輔仁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灣真理大學行政副校長、代理校長。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9年5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快速決策擋住破壞者
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古堡,每一座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