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文明從幼兒園蔓延開來

文明從幼兒園蔓延開來

「川中社大真正好,兒童節日老年到,我與社大同行動,社大教我老還童。」這是今年川中幼兒園、川中社區大學舉辦「六一」兒童節暨五周年慶典系列活動時,68歲的社區大學學員牛書民自編自創的快板內容。每年此時,熱鬧的不僅僅是幼兒園的孩子們,還有整個社區大學的學員,甚至整個侯兆川的父老鄉親。一台晚會,讓寧靜的小山村充滿活力和生機,村民們每每流連忘返。

川中社區大學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海拔近千米的太行山南麓的侯兆川腹地,確切地說它是一所以幼兒園為依託,在中國農業大學孫慶忠教授的引領下一群幼兒園教師所創辦的鄉村社區大學。川中社區大學兒童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六一」這一天不僅是兒童的節日,也是老師的節日,同樣也是社區大學學員們的節日。社區大學把兒童、老師、村民們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這是一個極好的學習共同體,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如今我們走過了5年。

今年如是,晚上7點,隨著喜慶的音樂《金蛇狂舞》響起,川中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以及川中社區大學的學員們,從兒童一直到年過七旬的老人,大家聚在侯兆川教育文化中心的廣場,準備登上舞台進行表演。《留守兒童的夢》節目反映了我們這些山區的孩子,爸爸媽媽很多都是常年在外打工,他們在老師和爺爺奶奶的陪伴中健康、堅強、快樂地成長。情景劇《幸福在哪裡》是幼兒園的房玉蘋老師自編自創的節目,分別由社大學員琚秀麗、張靜、劉改香等表演,這些農民把自己在川中社區大學上課的情景,把他們的心理變化,以及精神蛻變地地道道地演繹出來。

東沙崗村村民常春梅說自己性格內向,平時不怎麼愛說話,生活枯燥無味,以前她不會教育孩子,經常會對孩子發火,而現在自己堅持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親子手工,和孩子一起成長,學會了和孩子做朋友。現在孩子懂事、有禮貌,也會獨自講故事了。她自己在社大學會了手工、畫畫,而且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這些學員把夢想融進日常,讓瑣碎平淡的生活變得有溫度,他們意會到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也有詩和遠方。

除了慶祝活動,我們還舉辦了教師職業發展研討活動。今年,川中幼兒園的4位骨幹教師分別就不同的主題進行了彙報,他們絲毫沒有膽怯和緊張,從容自信來源於川中社區大學給予他們搭建的成長平台。河南師範大學的劉曉紅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的楊小微教授、奕陽教育研究院的董事長張守禮、河南大學的岳亞平教授、洛陽師範學院的杜燕紅教授親自做點評,而且專家的到來本身就是對幼教團隊的最大鼓勵。

川中幼教人的導師孫慶忠教授為川中幼教人的專業成長量身定製了五步培養計劃,他讓大家從寫兒童的觀察日誌開始,從讀陳鶴琴、陶行知的教育名篇開始,直至讓川中幼教團隊成為教育專家。每次,孫教授都會與教師深度座談,這次幾位骨幹教師和孫教授一直聊到晚上11點多,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們自己重新定位,認識到自己不僅僅只是一名小小的鄉村的幼兒園教師,其實我們肩負著中國鄉村教育的重任,我們應該心懷整個鄉村,努力做鄉村建設的實踐者。

同時,我們還組織了「為愛奔跑、為幸福加油」全民健身活動。奔跑活動以川中教育文化中心為起點,在中坪村、東沙崗村火熱地開展起來了,村裡的男女老少近500人紛紛前來參加,全體參賽者高呼「為愛奔跑、為幸福加油」,浩浩蕩蕩的隊伍成為侯兆川的一道亮麗風景。

「一所理想的鄉村學校,不僅要成為一所好的育人場所,還要成為改造鄉村社會的中心」,這是梁漱溟先生說的話。川中幼教人在從幼兒教育到創辦社區大學的過程中,對這句話意會得更加深刻,我們要讓學校成為傳播鄉村文明的精神場域,我們願意做傳播鄉村文明的使者,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裡的男女老少都走進川中社大,讓村裡的吵架聲和搓麻將的聲音變少,讓歌聲和讀書聲變多,這是我們的川中夢。

5年來,我們勇敢地踏上了從學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鄉村教育實驗之路。如今,我園的教師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視野更加開闊了,心胸更加寬廣了,潛能被挖掘出來了,能量被激發出來了,我們變得更加勇敢、堅強,更擁有了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當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來影響改變身邊的人,當看到村民學員們枯燥的生活不再乏味的時候,當看到兒童、教師、村民們的生命綻放時,我們不僅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的平凡工作用溫暖的情懷滋潤生活在鄉村裡的那些即將被人遺忘的弱者,讓他們的生命綻放光芒。5年探索之路,鼓舞我們繼續做振興與傳播鄉村文明的使者,做播灑愛和幸福的種子,成為中國鄉村建設的火種。

(作者系河南省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園長)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09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體驗人工智慧新技術
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履新金融街潤澤學校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