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挨打的孩子和不挨打的孩子,長大後有怎樣不同的人生
在我的印象里,在小時候只被爸爸打過三次,其中一次最嚴重的是偷偷帶著弟弟出去外面玩。重點是弟弟不小心摔到了頭,最後有點腦震蕩,好在打了幾天就點滴就好了。當時就被我爸狠狠得打了一頓,但是我沒有哭,雖然很痛,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做錯了,應該受到懲罰。
直至現在我自己當了媽,對於孩子,需要教育的時候就教育。但更多是以道理去跟孩子說,讓孩子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畢竟這經常挨打的孩子和不挨打的孩子,長大後有著不同的人生。
事例一,在小時候鄰居家有個小男孩,有時會在一起玩。但是比較內向,而小男孩的爸爸很喜歡喝酒,只要一喝酒,脾氣就會很不好。每次小男孩不管打錯了什麼事,都是被他爸爸打,而且是打得比較凶的那種。後來他們搬家了,就很少在一起玩。在長大後聽說他出去外面打工,好多年都沒有回來過。到後來聽說已經三十多年了還沒結婚,因為太膽小內向,基本沒有人原因跟他接觸。
事例二,在我們鄉,有對50多歲的夫妻終於生了一個兒子,這老來得子是寵愛得不得了,基本是要什麼就給什麼。是打不得也罵不得,從小就慣得很。把什麼都留給了兒子,對於兩個女兒一點也不關心的。在孩子慢慢長大後,這對夫妻也老了。但是呢,這個孩子整天遊手好閒的不務正業,就是一個啃老族。
看了這兩個事例,雖然是兩個特例。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畢竟這經常挨打的孩子和不挨打的孩子,其長大後的人生都是不一樣。那麼這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呢?不同的父母有著不同的意見。
1,挨打型的。
這孩子不打不成才,我們在小的時候還不是被父母打過來,還不是這樣活得好好的。在挨打過後才會記得,下次才不會犯。而且挨打的孩子性格堅強,在長大後不容易被困難壓倒。不會像現在的孩子一樣,性格那麼脆弱。
2,不挨打型。
不同年代就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以前父母文化水平比較低,而且基本沒有什麼時間,整天都忙著做農活。而現在教育孩子是提倡素質教育,讓孩子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用「武力」讓孩子「屈服」而害怕。
3,平常不應該打孩子,但是在必要時還是要體罰下孩子。
有些孩子理解能力好,也很容易接受教育。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帶孩子。但是對於一些孩子,是怎麼說都不聽的,就得體罰下孩子,然後再好好跟孩子說下到底自己是犯了什麼錯。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別都不一樣,教育的方式也就不一樣。
更多育兒知識請專註微信公眾號【寶媽成長百科:baomariji | 與寶媽共成長,精選育兒經驗,分享寶寶成長樂趣,打造寶媽最愛的成長樂園!】
版權申明:凡本公眾號內容註明【原創】的,內容版權歸本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本公眾號;未標註【原創】的,圖片與文字內容均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圖片和文字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寶寶身體有這五個癥狀,很可能是積食了,早發現寶寶能少受點罪
※為什麼分娩前有的先破水有的先見紅?其實暗示寶寶的體質好壞
TAG:寶媽成長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