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高適,字達夫,唐代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一首《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不僅讓天下人認識了董大,也讓高適名垂千古。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人日寄杜二拾遺》,便是高適晚年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人日寄杜二拾遺》是高適在人日(農曆正月初七)這天,寄給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相比而言,《人日寄杜二拾遺》在高適眾多詩作中並不出名。但它卻是高適很感人的一首懷友思鄉的詩。杜甫收到這首詩後,竟「淚灑行間,讀終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見寄並序》)。

雖是摯友,但從境遇上看,高適要比杜甫幸運得多。安史之亂時,杜甫流離轉徙直到成都。而高適被賞識,就任淮南節度使,平定永王璘的叛亂。上元元年(760),高適改任蜀州刺史時,杜甫從成都前去看望。此次敘舊後,到了上元二年人日這天。高適便寫下了這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人日寄杜二拾遺》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卧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這首詩可分為三段來看,每四句一段。開篇四句抒寫了高適的懷友思鄉之情。「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即高適在人日這天將這首詩寄到成都草堂,遠遠的表達對杜甫的思念,進而思念故鄉。高適這首詩之所以感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將個人情感同國家命運緊密結合了起來。正如這裡所說,既是思念杜甫,也是思念滿目瘡痍的中原地區,也就是他們共同的故鄉。

緊接著「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便是對高適這份思鄉情緒的具體描寫。即柳枝泛綠卻不忍看見,梅花開滿枝頭卻讓人空自斷腸。對於常人來說,此番景色是美麗動人的。但對於高適而言,身為遊子,卻只能在異鄉看到如此景色,而故鄉正處於水深火熱中。難免會讓他產生不能自已的「斷腸」之感。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中間四句則是高適正面通過思念友人,將其和國家命運緊密連結起來。「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意思是說,現在國家干戈未息,我本應參與朝廷大政,可惜身在遠藩。只能在心中升起百重擔心、千重憂慮。可見高適的愛國熱忱。杜甫收到這首詩後,道「嘆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鬱郁匡時略」,說明他很能理解高適的這種複雜情思。

接下來「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則是高適對自己身處亂世,發出的深沉感喟。即今年的人日我們彼此還能空相回憶,明年的人日卻不知身在何處了。言下之意,高適內心充滿了對自己和友人處境的擔憂,以及國家命運的擔憂。這種情思正如前面所說「心懷百憂復千慮」。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最後四句「一卧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意思是說,我曾高卧東山三十載,哪裡能料到如今卻辜負了隨身的書劍,老於宦途風塵之中。如今老態龍鍾還辱居刺史之位,內心有愧於到處飄泊流離的你呀。這個「愧」字涵義是極其豐富的,它既有對國家多事而無能為力的孤憤,也有對友人處境深摯的關切。

結合杜甫的處境,高適這首詩的情感便很好理解了。即使它沒有華麗奪目的詞藻,但發自肺腑的真情,卻讓人深感兩人友誼之深厚。總的來說,它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張九齡最美的一首詩,僅僅開頭十個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蘇軾於月下寫出這首絕美之作,驚艷了古今,美得令人心醉!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