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不想偏安一偶,但失去這2人後,他再沒能力爭奪天下

孫權不想偏安一偶,但失去這2人後,他再沒能力爭奪天下

縱觀三國,曹操南征北戰,短短十幾年時間,就從一個騎都尉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北方霸主,天下共14州,曹操佔據10州。劉備也從一個落魄貴族,在諸葛亮的幫助上,不斷的征伐,相繼奪得了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成了雄踞一方的梟雄。與曹操、劉備相比,孫權無疑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繼承江東君主之位前,他的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已經為他打下了大片江山。

孫權有著如此好的基礎和條件,但給人的感覺是他缺少雄心,只是一味的採取防守策略,不思謀奪取天下。江東打過不少勝仗,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但都是防守之戰,很少主動去侵略別人,這與他哥哥孫策時期相比,簡直大相徑庭,一個南征北戰,打下了大批家業,一個只是守著一份家業,偏安一偶,二人高下立判。

果真是這樣嗎?其實我們錯怪了孫權,他不是想偏安一偶,而是失去兩名將之後,再沒有能力奪取天下了。孫權當上江東君主之後,也在積極擴充地盤,在他的手中,江東地盤擴大了不少,而且孫權本人也帶兵征戰過,但遇上了張遼,創下了恥辱敗績,雖然孫權沒有像劉備、曹操那樣,通過侵略和兼并戰爭奪得大片土地,但也是積極的想打出去,卻因2人的離世,使他的抱負難以實現。

第一人是國士無雙的周瑜。周瑜是江東的功勛人物,在孫策剛到江東準備收復父親的地盤時,周瑜就前來投奔他,和孫策一起打下了大片土地,奠定了江東基業,但不幸的是,孫策在打獵的過程中遭仇家殺害,他臨死前將江東君主之位傳給了弟弟孫權。孫權沒有功勞,威望不高,面對江東的文臣武將,他很難服眾,是周瑜和張昭的堅定支持,使孫權坐穩了江東君主之位。

周瑜做都督時期,東吳一直處於主動出擊狀態,通過四處征伐來壯大自己。面對曹操數十萬大軍,江東人心惶惶,紛紛主張投降時,周瑜堅持抵抗,並且打贏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孫權為了自己的利益,在魯肅的勸說下主動將南郡借給了劉備,使劉備有了立足之地,能和江東結盟共同對抗曹操。但面對盟友劉備,周瑜積極主張打壓劉備,不讓劉備壯大成心腹之患,他還建議孫權軟禁劉備,使劉備成瓮中之鱉。面對敵人曹操,周瑜主張和西涼馬超聯合,共同攻打曹操。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周瑜的這些計策都是正確的,可以幫助孫權抑制強敵,奪取天下,但是天妒英才,志向還沒有實現,周瑜就早早離世。周瑜一死,江東在軍事上由主動出擊就開始轉為被動防禦了。

第二個人是魯肅。影視劇中的魯肅,給人留下的是老好人的形象,他總是在江東和荊州集團之間,扮演者一個調節人的角色,維護了孫劉兩家的聯盟關係,而且軍事上也不喜歡黷武窮兵,在他做大都督時期,江東很少有戰事發生,孫劉兩家在軍事上也沒有發生大的摩擦。

在軍事上,魯肅遠不如周瑜主動,但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戰略層面。魯肅健在時,江東在戰略層面處於主動出擊的狀態,可以說是江東促成了孫劉聯盟和三足鼎立的局面。赤壁之戰前,劉備慘敗於曹操,實力極為孱弱,周瑜根本瞧不起和劉備合作,但魯肅很有遠見,他向孫權提出孫劉結盟的想法,並促成了孫劉聯盟。

赤壁之戰後,魯肅又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讓劉備又立足之地,能和江東共同對抗曹操。魯肅這個計策,給了曹操狠狠一擊,使曹操短期內統一天下的志向瞬間化為泡影,也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出現。當蜀漢壯大後,東吳想要要回荊州,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在魯肅的斡旋下,兩家的關係始終沒有出現破裂,這是魯肅的一大功勞,他讓江東在戰略上能左右天下大勢,但是魯肅死後,江東在戰略也處於了被動局面,使他們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號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胤禵手握重兵,康熙將皇位傳給雍正時,難道不擔心他造反嗎?
郭嘉不死,曹操能打贏赤壁之戰嗎?

TAG:七號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