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學佛想要有成就,沒有厭離心是絕對不可能的!
學道學佛想要有成就,沒有厭離心是絕對不可能的!
注意哦!厭離心很難,學佛的人第一步先問自己有沒有發出厭離心。
老實說,我們大家學佛,對這個世界並不討厭,更不想離開,對一切留戀得很,一點都不討厭;大概只有跟別人吵架的時候才有點討厭,其他時候都不討厭,更不想離開。我也有朋友跟我講過,為什麼要求解脫嘛?你看這個世界多好、多美麗!熱了有冷氣,再不然有電風扇,有揚州菜、湖南菜、廣東菜……這個世界有哪樣不好?難怪釋迦牟尼佛要到這個世界來。
學佛的人要檢查自己對所處的欲界有沒有產生厭離心,否則修不上路,必須有一度真正生起厭離心,那你用功便一日千里,就上去了,這是一定的事。普通人學佛在何時發生厭離心呢?年輕人愛情受了挫折,或在家裡吵了架,做生意失敗,灰心到極點,跑到廟裡去拜一拜,很想在佛前痛哭一場。那不叫厭離心,那是受了打擊而產生的灰心,那是在槁木死灰中,「空花哪得兼求果」,冷灰里沒有熱氣,生不出東西來的,那不是厭離心。所謂厭離,硬是厭離這個世界,厭離這個紅塵。
《藥師經的濟世觀》
要想達到大圓滿的成就,必須修一種前行。第一個前行是在修這個法門之前,先要真正發起厭離心,想出離跳出這個無常的世界,無常的生命。像我們大家都號稱學佛,可是對這個世界還留戀得很呢!樣樣可愛,沒有哪樣不可愛的,只不過受到一點打擊的時候,偶然覺得灰心一下而已。灰心並不是厭離,真要一切丟下專修做不到,這就是因為厭離心根本沒有發起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大家學佛修法,不是為厭離心而學,我們是為貪著心而學。世間一切都要,不過呢,更想擁有世間一切以外的成佛而已。這是貪心,和厭離心根本相違背,這是我們自己要檢查、要反省的。如果要修這個法,不發厭離心可不可以?嚴格地講絕對不可以。但是方便地說,對一般世俗的人,或者初學的人一定說可以。六祖也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那是教育上所謂的循循善誘,是誘導的方法而已,不是真實的,先誘騙你入門再說。
嚴格地講,學道學佛想要有成就,沒有厭離心絕對不會有成就,不可能的。我們依照常理來說,一個人這邊也想抓住,那邊也想抓住,哪有那麼大的本事!也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不可能的。你看這些當皇帝的秦始皇、漢武帝等等,到老了,那真是英雄到老皆畏死。這個時候不是厭離心,是怕死,怕無常來。你們很多人都是因為年紀大啦,沒有辦法做事了,才轉到學佛修道的路上來找安慰,那不叫厭離心!沒有人發起厭離心,厭離心硬是想要跳出這個世界。
出家的人是不是都有厭離心?不見得!真的有厭離心的只是少數,難啊!大部分人出家是一種感情化的,不是理性的對宗教的信仰,而是對出家的生活有興趣等等之類。厭離是對自己這個身體都厭離,都覺得是不凈的,這個是欲界的事,發起了這樣的心,才能夠談修道。所以厭離心非常重要。我們在座的朋友們,包括在家、出家,究竟有沒有這個心,個人自己去痛切地反省吧。我們應該相信佛的話,相信前輩聖人的話,他和我們沒有利害關係,用不著打妄語。他叮嚀我們修行第一個前行,先要領悟無常,厭離心真正發起以後,才能夠「遣此生貪著底」,才把這一生貪戀世間,貪戀一切的這個貪戀的根本,排遣開來。
不要認為每天跑到這裡來打坐一次,就是發起厭離心修道,沒有這個事,這是找休息、享受的地方。在家裡打坐也是一樣的心理,這不是厭離心。所以嚴格講,學佛法我們根本沒有資格,因為厭離心都沒有發起。
《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及出離想地」,出離世間的心沒有發起來,是無法談學佛修道的,不管在家、出家,厭離心沒有發,學佛談不上。你們在座很多居士,說自己是學佛的,你們哪裡發過厭離心呢?對世間還喜歡得很呢!兒子管了,還要管孫子,孫子管了,還有曾孫子。發煩時說「我再也不管了」,氣消了,又管起來了。前兩天有一個朋友,以前曾告訴我,兒女成家了,他再也不管了,現在還拚命管孫子。我就說他,他就說:「不管了,絕不管。」我說你不要吹牛了,孫子長大再娶個太太,生了曾孫子,一樣抱的。我已經見了他家四代了,他還是要再管下去。
沒有發起出離心,學佛都是空談。今天講的是真話,所以平常我對你們馬虎,你們說自己是學佛的,我雖然讚歎,其實你們出離心的影子都沒有,你們對世間還喜歡得很呢!所以禪宗祖師罵人「汝心正鬧在」,你們心裡頭還熱鬧得很呢!你們還來學佛,學個什麼佛?你們在世間得意自喜,自認為還「前途無量,後途無窮」地搞著,不曉得「前途有量,後患無窮」。所以在種性里包括出離心,出離心真發了,才可以談學佛。學佛第一步先發出離心,離一切妄想,全放下,這樣才夠得上是學聲聞道。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講錄》
※詩詞文化:夏天讀詩詞怎麼能錯過荷花呢?
※夏天讀詩詞怎麼能錯過荷花呢?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