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譽為宋代第一良將,雖名氣不如楊家將、岳飛卻也是實至名歸
崇文抑武是宋代的國策,但畢竟太祖趙匡胤也是以武得天下,通過征戰結束了晚唐五代以來諸政權割據局面,此後又屢屢與遼、西夏、金等政權作戰。因此,宋代雖然說不上是名將輩出的王朝,然屈指數來,稱得上名將的也不在少數,如楊家將、狄青、岳飛、韓世忠等。
如果要將宋代的名將作一個排名的話,上面這些耳熟能詳的人都無法排在第一,在《宋史》中,把「第一良將」的頭銜授給了宋初大將曹彬,評論他說:「君子謂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曹)彬為宋良將第一」。
由此可見,宋代對良將的定義是有一個很高的標準的。奪關斬將,叱吒風雲,威震敵膽,固然是武將本色,但「君子」認為這是勇將、悍將、猛將而已;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進退於三軍之中為國之干城,但也還不是「君子」口中的良將。所謂的「良將」,是指君王把國家之軍權全部託付於他,而他卻還是高枕而卧的將軍,如唐代的郭子儀。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據說他幼年時便不同凡響。長大後氣質淳厚,後漢乾祐年間,曹彬成為德軍牙將,節度使武行德便對左右侍衛稱譽他:「此遠大之器,非是庸常之輩也。」因周太祖郭威的貴妃張氏是曹彬的姨母,所以曹彬在後周初年隸屬柴榮帳下,隨從守衛澶州。
此後,曹彬歷任河中督監、潼關督監、晉州兵馬等職,都以處處謹慎,執禮恭敬而得善譽。當時趙匡胤執掌殿前禁軍,聲勢顯赫,官場中人爭相攀附,曹彬雖然與趙匡胤是舊交,但他卻認為這種做法頗為不齒,所以不是公事從不登門造訪,平日里也很少與趙匡胤接觸。
後來,趙匡胤稱帝後,有一次問曹彬:「我過去經常欲親近汝,汝為何疏遠我?」曹彬回答:「臣為周室近親,又官任天子近臣,理當靖恭守位,猶恐獲得過失,怎敢妄有交結之舉?」趙匡胤認可了曹彬的回答,不久升他為客省使,領軍駐紮河東地區,因頗有戰功,後改左神武將軍,兼樞密承旨。
乾德二年(964年)冬,宋軍伐蜀,曹彬被任命為歸州路行前軍都監,與劉光義一起率軍從東路進攻四川,連克川東諸城。在這次征戰後蜀的過程中,諸將大多肆意掠奪民財,只有曹彬一人空手而回,宋太祖對他更為刮目相看。
開寶七年(974年),曹彬率宋軍進攻南唐,在出征之前,太祖曾對曹彬許諾:「待到擒獲李煜,當拜卿為使相。」滅南唐後,副帥潘美預祝曹彬榮升,不料曹彬卻說:「此次南行,仰仗天威,一遵廟謨,乃能成功,吾有何功耶,何況使相極品之官乎?」
潘美不解,曹彬這才解釋說:「太原還未掃平耳!」不久,太祖在接見南征將帥時果然說道:「本欲授卿使相,然北漢劉繼元還未降,姑且稍待。」潘美聽後不禁看了曹彬一眼偷笑,太祖發覺後即詢問原因,潘美不敢隱瞞,就把此前兩人的對話說了,太祖聽後亦大笑,就特賞曹彬錢二十萬。
曹彬很看得開,回家看著一大堆錢說:「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過多錢耳。」但不久,太祖還是拜曹彬為樞密使、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以賞其功。直到宋太宗即位,才加曹彬為同平章事之職。
此後,宋太宗發兵進攻北漢,此戰雖然順利,但緊接著進攻燕京時卻被遼軍打得慘敗而歸。到雍熙三年(986年)初時,經過幾年精心準備的宋太祖親自指揮,三十萬宋軍兵分三路,曹彬為東路主帥。在優勢的宋軍面前,遼軍集中兵力堅守燕京,不與宋軍正面決戰。
當時,天氣逐漸炎熱,宋東路軍人困馬乏,糧草已盡,在涿州呆了半個月後,不得已南撤。遼軍追擊,在涿州西南的岐溝打敗宋軍。曹彬敗退易州紮營,損失慘重。東路軍既敗,中、西兩路宋軍也急忙退軍,勇將楊業在這次作戰中遇到遼軍伏擊,力竭被擒,不屈而死。
對於此次戰敗,很多人都將原因歸咎於曹彬指揮失誤。但從曹彬領兵打仗的一生來看,不敢想像如此謹慎之人,竟然在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中,一反常態,多次出錯。因此,不少人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原來宋太宗原先是讓東路軍執行緩進的作戰計劃,但他看到中、西兩路兵馬進展速度很快,因此按捺不住樂觀情緒,讓曹彬率軍快速北上接應,打算一舉攻下燕京。此後,太宗又幾次更改命令,使得宋軍進退失據,被以逸待勞的遼軍擊敗。
如果這還不能說明問題的話,那從處罰曹彬的態度上也可清楚得知。當時所有大臣都認為曹彬該行「軍法」,即斬首。但宋太宗不予採納,而是給曹彬並不算重的貶官處罰,其他將領也是依次處罰。剛過了一年,曹彬又被起用為侍中、武寧軍節度使。由此可見,曹彬是替宋太宗背了黑鍋,而宋太宗也投李報桃,對曹彬也未加處罰。
宋真宗即位後,曹彬官複檢校太師、同平章事。數月後,再拜樞密使。咸平二年,曹彬去世,享年69歲,朝廷贈官中書令,追封濟眼郡王,謚「武惠」。
從曹彬的經歷可以看出,他身為周太祖的親戚,逐漸獲得宋太祖的信任,此後又被生性猜疑的宋太宗重用,他所依仗的就是「能保功名,守法度」這兩點。由此可見,曹彬確實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武將,因此稱他為宋代「第一良將」倒也不為過。
※歷史上慈禧和光緒的關係到底如何,她主動歸政是否出自真心?
※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說一說清代中央六部的潛規則——部費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