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圓周率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如此執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圓周率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如此執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圓周率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個數字一經公布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們最熟悉的圓周率在小數點後7位,小到計算圓的面積和體積,大到測算宇宙天體的體積,這個最基本的數學概念被運用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為人們紀念圓周率日的重要原因。

早在公元前20世紀,在巴比倫的石匾上就刻有圓周率=20/8=3.125的文字,同時代的埃及文明也有類似的記載,雖然不夠準確,卻體現了古人對圓周率的深刻認識。

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領先了西方國家800年,直到15世紀初才被阿拉伯數學家打破紀錄。進入科技時代後,人們利用先進的儀器對圓周率進行了更精確的測算,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樣就沒有了靈魂,但是不得不承認圓周率在人們的探索之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有觀點認為,研究圓周率就是在研究宇宙,即便計算宇宙的大小也只需要小數點後39位,誤差也只有原子級別,卻也無法阻止人們繼續對其進行精確化的測算。很多國家因此不斷競爭,以圓周率精確程度來比較超級計算機的先進性。

實際上,圓周率與宇宙同樣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圓周率的不規律性,像極了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圓周率的無窮無盡更類似宇宙在人們探索之旅中發現的那樣沒有邊界……

也就是說,人們對圓周率的測算在不斷更新,對宇宙的了解也在不斷探索中得到了擴展,每發現一種物質,宇宙觀也重新建立。加上圓周率的無理數性質,正如宇宙毫無規律可循,我們至今仍然無法用太陽系內的很多天體規律推測其他星系內的情況,宇宙中甚至不存在兩顆一模一樣的天體。

二者看似沒有關係,卻又有很強的關聯性,人們不能確定圓周率的具體數值,只能年復一年地對其進行測算更新。而宇宙在人類眼中,更是無比龐大的存在,或許某天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了解圓周率的規律時,宇宙的奧秘也被緩緩揭開。

時至今日,關於圓周率還有很多巧合,人們正試圖尋找更多的線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圓周率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筆者:三體-小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人去世後,意識會獨立於肉體存在嗎?靈魂或去往新的維度空間
超新星爆炸有多可怕?等同於人體細胞承受159枚沙皇炸彈的轟炸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