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的可說與不可說

道的可說與不可說

人們做任何事都懷有一定的目標,只有知道自己想到達何處,才能採取相應的路線和出行方式。

對於修行者也是一樣,無論何種宗教或學說的追求者,必須先對自己所要實現的目標有所了解,才可能進而選擇正確的方式去不斷靠近。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好道之士。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是不可言說的,所以任何關於道的言辭都不是道,都不可信。

這種觀點頗為荒唐,因為無論《道德經》還是三洞四輔十二部教典,其實都是為了去解說這個不可說的「道」。

這正如俗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水的口感只有喝水的人自己知道,但不妨礙通過語言將這種感覺轉達給旁人。《道德經》有雲「道之出乎口其淡而無味」,正說明道並非完全的無可言說。

佛學和西方神學也曾經面臨類似的問題,佛學認為真如涅槃等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於是發明了雙遣雙非的表達方式,即用不斷的否定來描述佛學的境界,所謂「非一非異,非來非去,非有非無,非想非非想」等,這種以否定的方式闡述佛學的思路,

曾在六朝至隋唐興盛一時,併產生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佛學宗派三論宗,還給予道教義學較大影響,而直接助力於重玄學的發展,推進了道教教理教義的深化完善。

同樣,在西方耶教歷史上,由於上帝這一超越的概念無法被人直接認知,為了對其加以描述,也產生了所謂的否定神學,即不能肯定的說「上帝是……」,於是採取了相反的方式來加以討論,即「上帝不是……」。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無法表達的形上之物,就漸漸能夠清晰起來,而更容易為世人所理解。

這就如許多人沒有到過故宮,可是當看過對故宮的介紹性文字之後,知道故宮的面積大小,房屋的高矮色彩等,也就不會把門前山上的小廟認作是紫禁城。

回到求道者所追尋的道,其實道教經典千萬卷,歸納起來其解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對「道」的形容,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道,其實依然具有某些可以被形容的屬性,如清靜、無名、無為、無相等,

如《道德經》首章就指出「無名天地之始」,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等。

在古代的義學祖師們看來,道具有三個重要的特徵:一是虛,即前述無相無名等特徵,;

二是通,即遍在於一切萬物,為萬物的內在屬性,這也是所謂一切有形皆有道性的依據所在;

三是導,即道能顯現為先天聖真,傳經說法,化導眾生修真悟理,漸入眾妙之門。因而求道者所追求的對象,如果符合這些特徵,才可能是對的。

如果不符合這些特點,那就不是道教所謂「道」,而只能是個人的臆測,所謂「各道其所道,非吾之所謂道」。

其二,是對有道者之特質的形容,即任何對道有所體悟者,應當會具備和顯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古人云「誠於中則形於外」,有何種內涵必然會有相應的外在表現,即如有道者而言,眾所周知的會具備見素抱樸、仙風道骨、超凡脫俗的氣象,而不會執著於世俗的物慾,不會糾纏於人間的得失。

《道德經》更是指出,修道者具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即慈悲、自製、謙遜,這是任何修道者應當具備的基本道德。

這在歷代祖師身上都有許多生動的表現,如長春邱祖以七十餘歲高齡涉流沙西行,只為救黎民於戰火,是為大慈悲。

祖師們嚴守戒律,如法行道,乃至修訂三壇大戒為入道之門,「持戒制六情,念道遣所欲」,是為損之又損,去俗質而脫凡胎。

而「丹陽接一童子必先下拜」,「在東牟道上行,僧道往來者,識與不識,必先致拜」,則是謙遜的典範,且為後代兒孫所繼承。

另外,依據前述「虛、通、導」的性質規定,也提醒修道者要超越於有象的一切,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正如《悟真篇》所言「頂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不應沉迷於各種境界、覺受。

而修道者的最重要特質正在於融通萬法,圓融無礙的智慧,所謂「若歸聖智圓通地,便是升天得道人」。

此外,「導」的屬性也決定了求道者當以廣度眾生為自身之本分家務。

其三,是對修道方法的開示。正如《元始洞真決疑經》所言,大道「真是法王,能度眾生,越生死海,猶如船師拯濟沉溺」,而三洞經教則「是妙醫方,能示眾生,治煩惱葯」。

如果說形而上的根本之道是超越於言說的終極,而經教則是到達這一目標的方法和路徑。正如著名的標月之指的比喻,明月在天,而常人不能見,順著過來人的手指所指,能讓尋找明月的人看到天上的一輪心月。

其實經教對道體的形容、對有道者特質的規定,都是為了更好的指引求道者尋找天上明月。

而證道的方法則是由凡入聖的必經之路,見月不等於得月,只有通過刻苦的修持,才能「滿船空載明月歸」。就道教而言,雖然修行方法千萬種,歸納起來不外「宗、教、律、法、術」五乘。

閔智亭道長指出:「宗者,萬緣定息,一念不起,坐而待成是也。此實不易行。教者,垂像教化,講究解釋,假此以得開悟也。

律者,從方丈,守律壇,演三壇大戒,生慧而登真也。法者,正一符籙是也。科者,常行課誦,祈禳懺悔,濟生度死道場是也。」

其實無論是誦經禮懺、存思觀想、內丹修鍊或符籙科範乃至醫卜術數,在道教中都是為體悟天道、修正自身而設,明白此一核心根本,就不至於陷入「雜而多端」的誤解之中。

而能做到「一切方便是修真」,將三千六百門術法都服務於修真證道的根本。

綜合而言,根本意義上的超越之「道」,是不可言說而只能體證的,但這一無名之「道」的許多特質是可以被形容的,

且一個求道者是否走上正途,是否對此真理有所體會,也能通過其身心氣象及德性風範體現出來,

而無論何種技法在道教中都是為了修證此一根本大道而設。明白以上數點,則不可言說與可言說,並非矛盾,而正足以相輔相成。

(編輯:如風)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從人道臻達天道,關鍵在於如何看待世間苦樂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