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這才是真實的晚清日常生活,影視劇騙了你

老照片:這才是真實的晚清日常生活,影視劇騙了你

長沙,在烈日下搬運木材的苦力。我們從清朝題材的影視劇中看到過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但那畢竟不是真實的還原,甚至對觀眾產生了很大的誤導。本文選取晚清來華傳教士威廉姆·班尼斯特收藏的照片,來展現晚清真實的社會生活。

賣小吃的流動攤販。鴉片戰爭前後,清朝的國力日益衰弱,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差。來自列強的侵略戰爭、來自內部的叛亂層出不窮,嚴重影響百姓的生存。為了籌措戰爭經費,清廷又進一步搜刮民脂民膏。對廣大底層百姓而言,「民不聊生」不是抽象的描繪,而是真實的寫照。

挑著扁擔賣肉的小商販。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大力推行「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希望通過「師夷長技」來達到「求強」的目標。十幾年後,進一步提出了「求富」的口號,創辦了一批民用工業。但從現實來看,這兩個目標無一實現。

民間的一場葬禮。這一組老照片帶我們穿越100多年的時空,直觀地審視百姓的日常生活片段和人物狀態,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這些場景比我們從影視劇里看到的更糟糕、更有衝擊力。

走街串巷的街頭藝人,胸前的布袋裡裝著一隻猴子。

一個失去雙足的殘疾人。顯然此人已經淪落為乞丐,他身邊的竹籃以及這個四面透風的草棚就是他全部的「財產」,看了讓人心酸。清朝有一套救荒濟貧的制度,但在王朝末年,社會經濟凋敝,那些保障制度的功能越來越弱化。

路邊的土地廟。廟門的對聯寫著:「噫敬我二老,好賜你三多。」意思是說你若虔誠地敬奉土地公、土地婆,就能讓你多福、多壽、多子孫。土地神是較為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每到土地神生日或者播種季節,人們都要立社祭祀。

村民圍觀外國人拍照。晚清時期雖有很多外國傳教士、商人、外交官等進入中國,但在廣大農村地區,人們還是很難見到外國人。當外國人帶著陌生的照相機來到某個封閉的村莊,人們難免帶著好奇、甚至帶著恐懼圍觀。

村子裡的兒童,看上去灰頭土臉的,他們大多數沒有機會接受教育。

兩男子用民間偏方緩解疼痛。那時候沒有醫保這一說,底層百姓求醫問葯確實是經濟上的負擔。為了省錢,有點小病小災的就不去看大夫了,用民間偏方緩解一下,其實能不能起到治療作用也很難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1900年老照片:八國聯軍佔領保定,監牢里人滿為患
晚清武漢老照片:漢口被洪水淹沒,第10張是原版黃鶴樓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