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喬丹?桑德攜新書《本土東京》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講座
6月6日下午,在美麗的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垂花門大廳,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喬丹?桑德攜新書《本土東京:公共空間,在地歷史,拾得藝術》(黃秋源 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為熱心學子和讀者帶來了一場生動的講座。
喬丹?桑德(Jordan Sand)是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東京大學建築史碩士,目前任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系及東亞語言與文化系教授,講授日本史及其他東亞歷史課題如城市史和世界食物史。他在東亞建築、日常生活和物質文化等領域著述廣泛。代表作有《本土東京:公共空間,在地歷史,拾得藝術》《近代日本生活空間:太平洋沿岸的文化環流》等,其著作《日本近代家與居》(House and Home in Modern Japa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曾獲得2004年的費正清獎。
本次講座主題為「本土東京:一座現代都市如何重新發現自己的過去」(Tokyo Vernacular:How a Modern City Discovered Its Past)。講座內容基於喬丹?桑德教授最新出版的《本土東京:公共空間,在地歷史,拾得藝術》一書。在講座中,喬丹?桑德教授以幾個關鍵詞如「共有地」「社區」「路上觀察學」「博物館」等為線索,為我們闡述了東京市民在重新發現、保存本土歷史文化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20世紀末,世界各國都進入了公共記憶以及遺迹保護運動的全盛期。東京的遺迹保護始於20世紀70年代,歷經多次毀滅與重建,城市裡留下來的建築或古迹很少能超過一個世紀以上。社區民眾、學者、設計師、藝術家和作家們,就是在這樣一片幾乎沒有任何歷史保存前景的土地上,開始了對城市歷史的記錄和保存運動。經過20多年的發展,東京政府也開始把城市的歷史視為其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從而使東京的過去,甚至包括保存運動以來的歷史,在新世紀成為了具有高度市場價值的文化遺產。
在這個過程中,湧現出一些非常具體的東西,激發著東京人用新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城市,並動員人們研究、保存和讚美他們的發現。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本土性,這是一套關於形式、空間以及在當地生活體驗的話語系統。通過對本土歷史保護項目,藝術家的街景探索和城市歷史博物館的審視,本次講座展示了東京是如何通過利用城市倖存的歷史遺迹碎片,來重塑城市的文化形象、公共記憶和自我認同。
本次講座由北京林業大學中國風景園林思想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共同主辦,由C太太的客廳協辦。講座由北京林業大學中國風景園林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黃曉主持,出席講座的嘉賓有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研究員劉珊珊,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石家莊鐵道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講師鄭紅彬,以及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馮樂等。
在對談環節,黃曉、劉珊珊、鄭紅彬等幾位嘉賓分別以自己的研究領域為例,結合我國相關學科研究和社會實踐,與喬丹?桑德教授充分交換了意見。對在場的熱心讀者提出的見解和疑問,喬丹教授和嘉賓們也給出了親切的回答。講座在氣氛熱烈的簽售、合影中結束。
《本土東京》一書,以東京的經驗教訓為例,為我國今後在社區營造、城市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做出了有益的提示。此外,喬丹?桑德的另外兩本著作《近代日本生活空間:太平洋沿岸的文化環流》(焦堃 譯,清華大學出版社)和《近代日本家與居》(鄭紅彬、劉珊珊 譯),也將於年內出版。(嚴曉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