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濕體質的形成,首先受損的還是「陽氣」,可分為四個階段

寒濕體質的形成,首先受損的還是「陽氣」,可分為四個階段

寒濕體質的形成,首先受損的還是「陽氣」,可分為四個階段。

我們常說那些「身體好」的人,有些什麼特點?從外面看上去,他們朝氣蓬勃、充滿陽光;他們的身體,也是氣血平和、周流不息的狀態。總之,就是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生機。這主要就是由他們的陽氣充沛決定的。我們知道,「陽氣」是「溫暖的、運動的、向上的」,它的充足,我們的機體才能展現出更多活力。

與之相對的就是「寒濕體質」、或者說「陰寒體質」,都是機體陽氣不足,濕氣凝滯,從而呈現為一派陰寒的跡象。「陰寒」是「冰冷的、靜止的、向下的」,所以,寒濕體質的人,身體會長期受到困擾。可以說,「寒濕體質」是百病之源。

那麼,這個寒濕體質是如何形成的呢?

按照我們機體本身的陰陽運行、氣血流轉情況來分析。你看,「氣」和「血」一陰一陽,互相鉗制又互相轉化,所以才能保證我們的機體運動不息。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是「溫而不熱、潤而不濕」的。這就是陽氣充沛的表現。

而寒濕體質並非生來就有的,而是後天我們的飲食、起居帶來的不良造成的。一般來說,形成寒濕體質會有四個階段:

1、虛的階段:

這裡所說的「虛」,主要指陽氣虛,「陽虛生寒」,陽氣不足,本身就是一種陰寒的傾向。這時候,我們自己是有感覺的,最常見的就是容易感到累,疲勞犯困,無精打采。這些都是因為陽氣不能溫養全身,機體氣機開始減緩形成的。

出現「虛」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們不好的生活習慣,或者工作壓力大。這兩方面都是虛耗氣血的,而且是一種不顯著的消耗,幾乎不能感覺到。比如一個人習慣熬夜,或者說睡眠不好,則第二天就容易疲勞;而工作與生活壓力大,長期超負荷工作,經常很焦慮不安,也容易讓身體疲勞。

如果我們的身體,經常處於這種「疲勞」狀態里,臟腑機能、經絡氣血流通都會出現問題,從而全身都會慢慢衰變,體質就這麼開始變「虛」。

2、「寒」的階段

如果在「虛」的階段未能及時補充不足的陽氣,單純的虛,或許就演變成「虛寒」。因為陽虛生寒嘛。這時候,上面說的那些「虛」的表現不突出了,更多以「冷」的形式被感知。比如怕冷畏風,手腳冰涼等等,尤其在冬天比較明顯。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體子虛」的人,經常會穿衣比較多的原因。如果一個體虛的人,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避寒就暖,晚上睡覺不注意蓋被子,經常吹空調,沖涼水澡,往往就容易讓體質受「寒」。

因為「寒性收引」,這時候的調理上,就需要在「補不足」的基礎上適當輔以溫散。以祛除體內的寒氣,並能振奮氣機。

3、濕的階段:

經過了由虛到寒的過程後,如果依然未能及時調理好,這就開始進入「濕」的階段。如果說「寒是虛引起的」話,則「濕」也可以說是「寒」帶來的。體內的陽氣不足,本身氣機升降上就不足,再加上陽虛生寒,此時,脾胃中焦的陽氣受困,運化、輸布水濕的功能也不足,於是,水濕便形成了。

這個現象,我們從自然界同樣可以找到例子,但凡陰暗的山洞,一般都是比較潮濕的。這也是由寒生濕的原理。我們可以說,這個濕氣其實本身就有,只是因為「脾」運化正常時,它不能顯示而已,一旦脾的運化功能受損,濕氣也就出現了。

這個時候的調理,不但需要「補不足」,還要「溫散」,更主要的就是「祛濕」,也必須三者兼顧才能較好地調理。因為脾虛濕困是一個自我循環的過程,兩者互為因果,所以,健脾養胃、芳香化濕就比較合適了。

4、瘀的階段:

經過虛、寒、濕三個階段,如果還是未能調理好,一般來說,此時就會形成一種「瘀血」的狀態。首先,「虛」本身就有氣血不足,經絡的周流本身就有點欠缺,「寒」性收引,更能加重那種「凝結」的趨勢;「濕性粘滯」,三者齊備,經絡氣血怎麼能不淤塞?

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 、瘀則堵。寒性體質的人,最後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多處經絡阻塞不通,不通則痛。所以,很多癥瘕、積聚類的問題,在中醫看來,其實都和寒濕瘀血有關。

這個階段調理的方式,我們可以用「溫、散、活」三個字概括,也就是溫陽、散寒、活血。對於積聚癥瘕,甚至還有蟲類搜刮之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最初的因是「虛」。因此,發散活血之類,又不能貪功冒進。

以上,我們簡單介紹了「寒濕體質」的四個階段,也就是從「虛」開始,到「寒」的程度變化,再到「濕」的臟腑變化,最後到「瘀」的經絡臟腑阻塞。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可以調理好的,主要還是我們注意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避免那些傷陽耗氣的不良習慣,慢慢地,就會遠離寒濕體質,身體也就更陽光、更健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哪個季節脾胃容易受傷?脾胃虛弱的人,舌頭常有三種變化
女生氣血常不足,如果八個方面正常,說明你氣血情況還不錯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