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海德堡大學科研引爭議,校方收回專利商業落地權
海德堡大學醫院最近的一個醫學項目令其名聲受到重創。圖源:3268zauber [CC BY-SA 3.0]
撰文 | 馮可可
責編 | 陳曉雪
一個多月前,《知識分子》報道了德國高校海德堡大學一個備受爭議的醫學項目。
爭議點之一在於,作為項目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家楊蓉西與校方旗下的專利管理公司就利益分配問題無法達成一致,她被踢出了項目組,不得不辭職。
爭議點之二在於,項目研究未進行同行評議,也未做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但即將被推向市場。
3月底,海德堡大學成立獨立的外部委員會展開調查。
最近,圍繞該事件有了兩個最新進展:一,專利管理公司的領導兼醫院法務主管被撤職;二,海德堡大學解除與專利管理公司的合約,將專利管理權收回至校長。
收回專利管理權
5月底,據德媒《萊茵-內卡報》(Rhein-NeckarZeitung)報道,海德堡大學校長 Bernhard Eitel 決定解除與專利管理公司 Technology Transfer Heidelberg GmbH(TTHD) 的合約,收回專利管理權。此決定立即生效。
與國際主流學界一樣,海德堡大學視員工的發明為職務發明,專利的所有權屬於學校,發明人僅享有分紅權。海德堡大學醫院專門成立了 TTHD 用來管理旗下專利,並持股90%。
就在校長收回專利管理權的一周前,另一個變動也值得注意:TTHD 的總經理 Markus Jones被暫時撤職。與此同時,Jones 也不再擔任海德堡大學醫院法律部門負責人。
海德堡大學醫院新聞發言人 Doris Rübsam-Brodkorb 也向《知識分子》確認,Jones已於5月17日被解職,並立即生效。但是撤職的原因無法透露。
這一充滿爭議的 HeiScreen 項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5年,甚至更早的2010年。
九年前,剛從德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博士畢業的楊蓉西到了海德堡大學,專註於乳腺癌體外分子技術的研發。六年間,她和同事成功地確定了血液中與乳腺癌相關的一系列新型的表觀分子標誌物,以建立篩查早期乳腺癌的檢測系統。
2015年11月,楊蓉西領導的「新一代乳腺癌早期體外分子篩查技術」項目獲得了86.6萬歐元的創業基金。她由此建立「MammaScreen」團隊,核心成員四人,目標是將科研成果商業化。
作為創業團隊核心,楊蓉西的任務不僅是推動科研進展,還有吸引社會融資,並且與TTHD協調利益分配問題。在與《知識分子》的對話中,楊蓉西表示,TTHD 對於從學校里走出來的創業項目持股比例通常在5%,而她已經答應了一個高於一般比例很多的優惠條件,但TTHD突然將要價抬高到一個「不符合常規」的數字,她沒有答應。
談判前後持續了七個月。2017年3月底,楊蓉西收到作為海德堡大學醫院法律部門負責人Jones 的郵件,她所主導的 MammaScreen 項目將由其他同事接手,而她只有三個選擇:終止勞動合同、為項目的新領導打工或調崗。隨後,她的行動遭到限制,並被迫交出數據。同年的夏天,她與醫院協議離職,並回到了中國,目前就職於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繼續腫瘤早期診斷的研究。MammaScreen 項目的其他三人也相繼離開。
兩年後,一個與 MammaScreen 如出一轍的 HeiScreen 項目橫空出世。HeiScreen 的負責人正是當年接手楊蓉西的德國同事 Sarah Schott,以及楊蓉西的前領導、海德堡大學婦科醫院院長 Christof Sohn,而海德堡大學醫院法律部門負責人、TTHD 的總經理 Jones 則成為 HeiScreen 血液檢測項目公司 HeiScreen GmbH(HeiScreen有限公司)的股東。
據《萊茵-內卡報》5月20日和26日的報道,無論是海德堡大學解除TTHD合約,還是Jones被撤職,都是極其突然的決定,具體原因不明。29日,該報援引管理委員會主席Simone Schwanitz的一份聲明,聲明表示,Jones在整個HeiScreen項目推廣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涉及利益衝突問題。
至於為何其他人員沒有遭到撤職,聲明表示,這個決定不僅僅在於對高調推廣醫學項目本身負責,而是Jones作為身兼數職的高層人員,需要對合規性問題負責。
《萊茵-內卡報》還報道稱,Jones被撤職還可能涉及更嚴重的刑事指控。然而醫院新聞發言人告訴《知識分子》,醫院的管理委員會對於任何有關刑事的事宜不知情。
TTHD 的其他負責人並不認同海德堡大學解除合約的決定。據《萊茵-內卡報》,另一位總經理 Volker Cleeves 表示,TTHD 已經做得非常成功,去年為醫學院貢獻純利潤近100萬歐元,好幾個科研項目即將商業化落地。
「但是現在,他們想回到石器時代,」 Cleeves 表示,2002年前,教授對於科研項目有絕對的特權,他們可以直接註冊專利、與企業談判,並從納稅人支持的科研項目中賺取私利。
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劉海坤告訴《知識分子》,海德堡大學的決定不代表會倒退到2002年,「這是公司人員的批評臆測,大學應該會有後續措施,雖然不一定是更好的方法,但目前的模式很明顯有重大瑕疵。」
「瑕疵之一就是管理專利公司負責人本人在 start up(創業公司)就占股份,利益衝突不可避免,」 劉海坤說,「被停職的 Jones 就是這樣。」
海德堡大學事件影響幾何?
在德國,輿論關注的焦點是早於臨床檢驗的公關行為。
HeiScreen 項目在2月底剛剛發布時,其團隊稱該技術可以 「市場化」(marketable),並預計今年上市並投入臨床應用。
這一動作遭到德國主流媒體的炮轟。德國媒體《明鏡》報道稱,德國七家醫學類協會聯名反對此項 「沒有證據支撐」 的技術發布,並稱是「與醫學倫理的原則相悖」。德國電視二台評價道:「一個科學界的里程碑事件最終演化成了一場災難,由此也大大損害了一個傑出研究機構的可信度。」
三個月以來,海德堡大學醫學院試圖撇清與該公關行為的關係,但相關報道顯示,該醫院並非「無辜」。
4月底,醫院兩位高層 Annette Grüters-Kieslich 和 Irmtraut Gürkan 接受《萊茵-內卡報》採訪,稱自己完全被蒙在鼓裡。而據《萊茵-內卡報》查閱到的內部郵件表明,醫學院院長Andreas Draguhn 和公關總監 Doris Rübsam-Brodkorb 很早就介入了公關行動。
5月底,海德堡大學醫院管理委員會表示,無論是委員會還是宣傳部門都沒有介入該項公關行為。HeiScreen 團隊表示,科研團隊正在努力發布血液檢測技術的相關科研結果。
HeiScreen 項目公司的 CEO Dirk Hessel 則表示,所有的公關行為都是海德堡大學醫院、HeiScreen 公司和第三方公關公司共同完成的,三者均掌握細節。
「對於德國學術圈來說這是極大的醜聞。當然不至於讓人改變對海德堡大學的整體印象。現在最重要的是海德堡大學的精英大學申請是否會受影響,這也是大學校長最近動作的合理解釋。我後來與很多海大醫學院教授交流此事,他們都深深以此為恥。」
——劉海坤
「我是做氣候的。在我工作氛圍里,同事們都不知道這個事。我自己也是從中文平台知道的。」
——朱博士,目前就職於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漢堡大學
「在德國,學生更關注的還是大學的專業排名,對海德堡大學影響可能不大,對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可能有一些影響。」
——知乎用戶「留德華叫獸」,博士畢業於海德堡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系,目前在德車企工作
「我個人覺得對海德堡大學產生的影響是影響大學評優,影響它獲得贊助經費。我去了大學有問過一些人,知道消息的不多,要麼就是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是知道了。」
——公眾號「非嚴肅德國」作者和推廣人
天花板是否存在?
得知外部委員會的最新調查結果,楊蓉西在朋友圈說道:「終於邁出實質性的一步了」,「感謝遲到的公正。」
回顧在德十一年的學術生涯,楊蓉西曾向《知識分子》表示,表示非常感激海德堡大學為她提供平等的環境和眾多的機會。然而,當她成長地越來越快,身份越來越重要,「去觸碰它們頂層資源的時候就非常有敵意的。」
對此,其他留德的華人科學家對於天花板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認為,除去「顏色」以外,機遇、興趣、能力同樣重要。
劉海坤說,如果以科學研究為主,則「沒有覺得有明顯天花板」;如若有興趣進入科學領導崗位,「恐怕要克服很多特殊挑戰,但這也可以理解,不是因為膚色不同,而是因為成長背景及個人興趣。」
朱博士則表示,天花板是有的,但不確定是因為外國人還是別的原因。「這邊走科研的路,往上就是做教授,而做了教授也一般就原地不動了。做教授,對德國人和外國人一樣難,裡邊有很多因素,比如機緣,是不是有個位置空下來了,是不是其他教授還恰好想繼續某個研究方向。」
※沒有考取大學的學生就沒有前途了嗎?
※美著名物理學家被指控未如實披露「千人計劃」,或面臨五年刑期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