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為什麼越懂得麻煩別人,越受歡迎?

為什麼越懂得麻煩別人,越受歡迎?

文 | 冰千里

1

我曾有個朋友,現在已不算朋友,因為在多年的互動中慢慢疏遠了。

現在回想來,我們的來往就像某種「協議」:

他孩子滿月我隨了300塊錢,他隨後就給我買了套書,定價308。

有一次聚會我把他送回家,下車後他從車窗給了我20塊錢,說是車費。

還有一次他住院,我們買了水果去看他,出院後第二天,他請我們吃火鍋表達謝意。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

漸漸地,這種陌生的客氣感,讓我不再期待和他來往。

而我一不聯繫他,他也從來沒主動聯繫過我。

曾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是否是一種美德?」

蘇有朋首先提出概念要澄清:

什麼是「別人」,

什麼又是「麻煩」。

粗略界定,「別人」的反面,是親密。

我和朋友不算親密,但也絕不是「別人」。

畢竟我們交往了十幾年,共同經歷了彼此的很多重要時期。

而「麻煩」的定義比較寬泛,我認為如果是對方主動的舉手之勞,就不算麻煩。

比如我順路載他回家,去探望生病的他。

所以,今天談的害怕麻煩的人,是哪怕主動為他們做一點小事,也會被拒絕或很快「還人情」。

別人對他好是有壓力的。

我在諮詢室也看過很多怕麻煩別人的來訪者。

在人際交往中,都有不自覺的退縮。

他們基本不會找人幫忙,別人最好也別找他,他們活在人群中,卻又像是獨立在人群外。

還極少袒露心聲,凡和情感、親密沾邊的總會逃開,只和你一起做事情,而且即使是做事情,也會分工明確,AA制是他們對待關係的態度。

就像原來課桌上的「三八線」,誰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則就會有小懲罰。

或者沒這麼極端,但總體生活關係中,他總不會有太多情感色彩,獨來獨往,不願意走近別人,也不願別人靠近,他人的關心與幫助,他們是不需要的。

這其實是一種不那麼明顯的「迴避型人格」

2

他們迴避的是依戀。

他們是反依賴的,不管依賴別人還是被別人依賴,對他們而言,都是「很麻煩的事」。

與他們打交道,無形中會認同他們的「協議」,協議中心就是我做到我應該做的,你也要做到你應該做的,我們的關係就是責任與義務,別跟我談感情。

這就是我「朋友」給我的感受。

在他給我費用時,我感到在他眼中自己什麼都不是,還不如計程車司機。

不相欠就不會有依戀。

不論是愛人還是朋友,沒有依戀,兩清才可以安心。

迴避型的人認為,只要有依戀就很容易產生依賴,就會有傷害。

不麻煩別人的意思是「我害怕對你有依賴」,這意味自己是脆弱的、無力的。

這種脆弱感的暴露他們是承受不了的,因為會帶來巨大的羞恥感。

這樣的人在早年往往經歷過這樣的養育方式:

一種是指望不上的養育。

父親缺席,母親難以一個人扛住家庭的方方面面,沒能力讓孩子依賴。

也可能是母親本身就是偏抑鬱,習慣愁眉苦臉,做任何事都無精打采沒氣力,或常年生病卧床不起。

當孩子有任何需要,媽媽看不見,即使看見了也幫不上,不是不想幫,而是沒有能力照料。

如此以來,孩子慢慢形成這樣的感受:我的需要是沒人滿足的。

慢慢就變得獨立,把情感需求藏起來,就怕被晾在那裡,不但尷尬還很恥辱。

還有一種父母,是非常要強要面子。

父母不允許自己軟弱,認為別人靠不住。

每當孩子軟弱就很氣憤,經常教導孩子要堅強要獨立、社會險惡只能靠自己。

這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軟弱是可恥的。

他們長大後就變成了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這樣就不會暴露脆弱,也就不會暴露之後沒人響應,就不會有羞恥感。

我的朋友就是這樣,他的父母都常年生病,還互相指責,控訴彼此的軟弱。

小時候常見場景就是父母無力地爭吵,把他晾在一邊,飯都沒人做,很多時候都是他煮碗面,自己吃了,還要留給父母。

他厭倦了被麻煩,也不敢麻煩別人,怕成為那個無能的人,被別人所批判。

在他看來,沒有人會喜歡麻煩別人的人。

甚至,別人的幫助都有目的,是期望他反過來滿足自己。

還有更恐怖的,父母的養育方式是讓孩子一直感到虧欠。

不管任何事都要讓孩子知道是為了他,孩子生下來養下去本身就是某種「投資」,是要去變現的。

孩子一直覺得欠父母的,是要加倍償還的,甚至一輩子都還不清父母的養育之恩。

父母所有付出都是犧牲,所有愛都是辛苦,都是為了自己。

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還債。

就像哪吒「剔骨還父、剔肉還母」,把肉身全部還給李靖夫婦,這就報答了父母恩情,從此再也不相欠。

因此,迴避型的人最怕別人幫助自己、關心自己。

他們潛意識會認為這都是某種手段,最終目的是需要自己加倍償還的。

既然如此,不如拒絕,省得以後給自己惹麻煩。

其實,他們怕的不是別人為他們做了什麼,而是某種熟悉的感覺,這種感覺帶有強烈的侵入性。

所以,害怕別人麻煩自己,是害怕被人依附,繼而像吸血鬼的父母般以愛的、關心的名義索取,那簡直猶如夢魘,是會湮沒自己的,恐懼至極。

於是,拒絕、獨立、高冷、界限分明就成了保護自身的有力武器。

但在內心最深處,他們渴望溫暖、渴望親密、渴望被愛。

3

之前熱播的《都挺好》中,蘇明玉就是這樣一個人。

她有一種執念:我的存在是為了報答全家的,在這家中,沒人可依靠,只能靠自己。

即便遇見石天冬,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從來不暴露自己的脆弱,就算內心很想依賴這個男人,但當年的恐懼揮之不去,不敢輕易敞開心扉。

所有交往都算得明明白白:石天冬以送餐、特供等名義各種關心明玉及家人,明玉總會用金錢來購買這一切,從不虧欠,每次都會為「麻煩石天冬」買單。

但石天冬沉得住氣,從來不多說、多問,也會坦然接受蘇明玉的金錢和拒絕,一天天、一點點地用行動表白「我不怕麻煩,我只想關心你」。

儘管過程中,明玉對他忽冷忽熱,有時親昵,有時卻指責石天冬插手自己家的事情,但他還是穩穩地站在那裡,等待著她的需要和依賴。

最終,她冰冷的心終於被石天冬焐熱了。

漸漸願意敞開內心依戀這個男人,也坦然地接受他任何的付出與愛。

一個迴避依戀的人,能重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非常不易。

他們意識上都懂,害怕麻煩、償還人情、兩不相欠太冰冷,是會影響關係質量的,但日常的社交體驗卻總很容易讓他們退縮。

當你身邊有迴避型的人,一定要學習石天冬。

少用語言、多用行動。

在迴避型人眼裡,語言是帶有某種暗示的,他們不太容易相信那些善意的語言,但卻會默默記得每一次別人的行為,儘管一開始會有負擔感。

所以,若真想幫助他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千萬不要探究他們的私生活,否則他們走得更快、拒絕得更徹底。

也要接受他們的邊界並尊重這種界限。

就像石天冬坦然接受明玉的報酬是一樣的,因為這就是她的生活方式。

走進一個人,就要先尊重這個人的方式,就算這種方式是冷漠的、不近人情的,但在不知道他內心經歷過什麼之前,最好別碰。

如此,他才會一點點敞開自己,慢慢建立信任。

迴避型的人不是不想被愛,只是他們更需要對方多理解自己,多一些耐心。

畢竟,迴避之所以成為性格的一部分,是因為它是一個保護。

要感受到足夠的安全,一個人才敢卸下保護。

迴避型的人也是如此。

4

作為迴避型本人,倒應該學習一下蘇明玉她爹——蘇大強。

當然不是無理取鬧和索取,要迴避型的人做到坦然接受已經很難了,更別說依賴和索取了。

但至少要懂得,別總替別人著想,依賴本身是合理的,也是某種協作,別總覺得欠誰人情。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曾說:

如果想要讓交情變得長久,那麼你得讓別人適當為你做一點小事,這會讓別人有存在感和重要感。

我很認可。

當朋友塞給我20塊錢的時候,我很尷尬,覺得自己一點都不重要,甚至有點可憐。

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可以這樣共情一下別人,畢竟對方也有被需要的需要。

換句話說,接受別人的幫助是一種慷慨,允許別人愛自己是一種慈悲。

你也許會在麻煩別人之後,很忐忑。

怕被反過來過度索取,怕被看做是一個無能的人。

那麼,多去觀察看看。

大部分真心想要和你來往的人,都是不自覺地發自內心做出幫助你的行為。

至少在那一刻,他們並不在意你能給他們什麼。

就像石天冬對蘇明玉一樣,只是單純的欣賞和喜愛。

所以,坦蕩地接受這些善意吧。

迴避型的人不應該成為孤島,而要真的接受他人、走進關係。

一切並沒有內心害怕的那麼糟。

試著依賴某個人,那是很美妙的體驗,也是改變的第一步。

一個適當麻煩別人的人不是索取和貪婪,而是敢於示弱。

示弱不代表無能,而是勇敢,勇敢地深入關係。

一個願意讓他人麻煩自己的人是豁達的,是一種開放的接納和包容。

這不僅僅是熱心,更是高度心智化的表現。

當我們走出這一步,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會從緊縮,走向更加廣闊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時間 的精彩文章:

超5成中國家庭,存款為0:毀掉你的不是賺得少,而是消費成癮

TAG:心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