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黃賓虹終年力作,《巴山夜雨圖》欣賞

黃賓虹終年力作,《巴山夜雨圖》欣賞

黃賓虹原籍安徽,生於金華,是近現代著名的國畫大師。黃賓虹的這幅《巴山夜雨圖》創作於1955年。黃賓虹1955年3月離世,故此這幅黃賓虹終年所做的大幅山水更加珍貴。畫的上方有一段長長的題跋,寫明了山水畫的發展歷史。山水畫成為獨立的畫種始於隋代,有傳世作品展子虔的《游春圖》可以作為佐證。到了唐代出現了水墨山水的鼻祖王維,王維畫山水只用濃墨。宋代李成在前人的基礎上,開始嘗試畫淡墨山水。元代水墨山水發展達到巔峰,元四家筆中有墨、墨中有筆,水墨淋漓,畫出了墨色深淺層次。明代畫家沒有繼承元人山水的優良傳統,即便是董其昌也只是在皴擦中加上了淡染。

黃賓虹終年力作,《巴山夜雨圖》欣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黃賓虹 巴山夜雨圖

黃賓虹對山水畫歷史的描述在今天看來有些偏頗,比如「破墨法」據考證在唐代應該已經出現了。當然了,這一點點理論上的瑕疵並沒有影響黃賓虹的創作。黃賓虹的這幅作品既有破墨法渲染而成遠山,又有積墨而成的近景。所謂破墨法就是墨中摻水,使墨色產生濃淡變化。而積墨法是墨色由淡墨逐漸轉濃,一層一層地積染。破墨是濃淡融為一體,積墨是墨色層層累加而又層次分明。

黃賓虹終年力作,《巴山夜雨圖》欣賞

黃賓虹 巴山夜雨圖 局部

《巴山夜雨圖》中不但蘊含了破墨法、積墨法,還有淡墨法、漬墨法、焦墨法。這幾種技法中最明顯的還是積墨法。積墨法遠看時,畫面黑密厚重,走近觀看才發現內有乾坤。畫中的山和樹銜接之處墨色分明,有的地方甚至還會看見有類似能夠反射光線效果的墨色。經過層層累積之後,墨到最濃時甚至產生了光澤感。黃賓虹在用墨之中又稍加用色,色與墨交融之後,豐富了墨的表現效果。真可謂,用墨有法,變幻莫測,渾厚華滋,天下無雙。

黃賓虹終年力作,《巴山夜雨圖》欣賞

黃賓虹 巴山夜雨圖 局部

國畫中以山水畫所含的技法最多,山水畫要想取得成就超越前人很難很難。黃賓虹以精湛的筆法將山水畫的意境上升到無上境界。這幅《巴山夜雨圖》在構圖上也很講究。畫面布局疏密得當,畫中有兩座橋構成了類似於「之」字形的結構,由近景處的疏曠逐漸過渡到中景處的黑密。這兩座橋不但劃分出空間,還使得畫面形成多個焦點,在移步換景中完成了觀者與畫家的互動。

黃賓虹終年力作,《巴山夜雨圖》欣賞

黃賓虹 巴山夜雨圖 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