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飽受詬病的「花園口決堤」,令數百萬人受災,始作俑者卻是德國人

飽受詬病的「花園口決堤」,令數百萬人受災,始作俑者卻是德國人

眾所周知,十四年抗戰期間我國軍隊為阻擊日寇,付出了人員慘重傷亡的巨大代價。由於敵我雙方在士兵素質、武器裝備水平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戰爭前期國軍一路潰敗。在這一背景之下,為阻止日軍西進,國民政府下令「以水代兵」,炸毀花園口黃河大堤,致使黃河改道,形成大片黃泛區,間接性導致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此外,由於未及時疏散百姓,再加上洪水引發的瘟疫及逃荒等情況,大量百姓因此遇難。說起來,國府之所以會用此下策,都與一個外國人有關。他就是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德軍中尉法肯豪森隨軍前往遠東,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戰爭期間,中國人的英勇氣概給法肯豪森留下了深刻印象,神秘的東方文化也讓他傾慕之至,中國情結就此在法肯豪森心中紮根。回國後,法肯豪森先後進入參謀大學、柏林東方學院學習,還曾出任德國駐日本東京大使館武官。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法肯豪森退役,四年後被聘為國民政府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前往中國做軍事參謀。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35年)7月,法肯豪森奉命起草《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該建議書其實是一份中日戰爭構思戰略大框架。在計劃書中,法肯豪森開門見山地指出中日矛盾不可緩和,不久便終有一戰,並委婉批評當下的「不抵抗」政策。法肯豪森預測,一旦中日兩國爆發軍事衝突,華北地區將成為日軍的首要進攻地區,如果國軍避戰棄地,那麼縱貫南北的平漢、津浦鐵路與連接的隴海鐵路以及沿線各大重要城市如開封、洛陽等,皆會暴露在日軍鐵蹄之下,黃河防線也有被日軍從山東方向攻破的可能。

至於日軍的海上進攻方向, 法肯豪森設想有三條路線,上海、乍浦和鎮海,三處皆在長江流域,是沿海地區的經濟重鎮,如果日軍成功拿下三地,可沿長江而上,迅速佔領中國最重要的中心點武漢,無論從南北還是東西方向都能將中國一分為二,即使那時國民政府已經西退重慶,仍不能挽回大局。在建議書中,他寫道:「東部有兩事極關重要,一是封鎖長江,一是警衛南京,兩者有密切之連帶關係。屢聞長江不能守之議,竊未敢贊同。」國府要想取得戰爭最後勝利,必須在上海、南京等地建設防禦工事,堅決抵抗,遲滯日軍步伐,以免日軍迅速沿江直抵武漢。

在建議書中,法肯豪森還指出,如果敵軍受阻於寧滬,仍想要攻下武漢,就必須打通平漢線,由鄭州經黃河南下抵達湖北。為了杜絕這種危機發生,他建議國軍的最初防線務必向北推進,「以滄州、保定之線宜絕對防禦。」要是日軍打到開封和鄭州,即將突破黃河天險,則「最後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國府當局領袖在旁批示「最後抵抗線」,以此表示自己贊同法肯豪森的建議。

「七七事變」爆發後,抗日戰爭的發展形勢基本與法肯豪森設想一致,但國軍並沒有如同計劃書那般成功地抵禦住日軍侵略,只是拖延了日軍步伐,粉碎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2月,德國發表袒護日本侵略罪行的演說,並公開承認偽「滿洲國」。5月下旬,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向國府外交部正式提出召回德國在華所有軍事顧問。7月8日,法肯豪森與其餘二十多名顧問被迫離開中國。回國後,法肯豪森被召回現役,於1940年出任德國駐比利時和法國北部陸軍司令,1944年因涉嫌犯罪而被捕入獄,1966年在德國拿騷逝世。當然,這是後話。

當時的法肯豪森沒有想到,他在建議書中提到的「炸毀黃河堤壩」,居然真的為國府所採用,但效果卻不盡人意。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6月9日凌晨, 經過持續兩天兩夜的挖掘,黃河花園口大堤被掘開。與此同時,鄭州屏障中牟縣失守,為有效阻攔日軍南下西進,國民政府命令前線部隊使用烈性炸藥徹底炸毀花園口大堤。上午八時,隨著數聲巨響,黃河決堤,滔滔洪水在短短數日間就淹沒了萬頃良田,奪去八十餘萬百姓生命,五百餘萬人被迫流亡他鄉。

雖然黃河決堤確實阻止了日軍侵略步伐,使其無法通過隴海線西進,也不可能經由平漢線及淮河南下,但卻沒料到日軍會轉而沿著長江推進,很快就攻佔安慶、九江,至於武漢三鎮,雖早已布防且頑強抵抗,最終依然失守。日軍比原定計劃推遲三個多月才攻佔武漢。由此可見,黃河決堤對日進軍步伐起到了一定的拖延作用,但卻並沒有當局之前預想得那麼嚴重,付出這麼大的代價顯然也不合算。更令人唏噓的是,當局在下令炸毀花園口大堤後,密令時任河南省主席程潛對外宣傳為「敵機炸毀黃河堤」,將黃河決堤全部罪責推給日本侵略者。抗戰勝利之後,國民政府這一極其不光彩的「抗敵」手段才得以大白於天下。

參考文獻:

《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歐洲小國人口僅60萬,卻保持對日宣戰上百年,實情令人唏噓感慨
皇帝許諾陞官卻不兌現,此人故意騎一匹瘦馬,皇帝看完當場下詔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