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認知障礙不是病,家長正確引導很關鍵,莫讓偏見毀孩子一生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永遠都是放在第一位,所以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都會不吝嗇,斥巨資給孩子買他們喜歡的玩具。可是家長會發現,孩子喜歡的玩具畫風越來越不對,本來是女孩子,一開始喜歡毛絨玩具和布娃娃,慢慢的竟然對挖土機和變形金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來是男孩子,對粉色對首飾盒開始愛不釋手。
這種畫風突然發生了轉變,讓家長感覺非常不適應,家長普遍認為,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男孩子也要有男孩子的樣子,如果孩子的行為與男孩女孩的「模板」有了出入,就會讓家長腦中的警鈴響起,甚至會非常的焦慮。
兒子偏愛芭比娃娃,讓媽媽頭疼不已!
玉米看了電視上播放的一則新聞,說有一個男孩以女性的心理生活了10多年,在即將結婚生子的時候,他是拒絕娶妻,認為自己應該是出嫁。玉米想想自己家的兒子,再想想剛剛看過的新聞,不禁感到非常焦慮。
因為兒子小一點的時候,就對布娃娃這種女孩子玩的玩具非常感興趣,開始的時候,玉米覺得兒子只是單純的好奇,或許漸漸長大,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善,過多的干預孩子的想法,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可是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朝著玉米希望的方向邁進,兒子始終對小汽車和變形金剛提不起興趣,甚至今年過生日的時候,玉米問兒子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兒子想也不想的回答:我想要一套芭比娃娃的衣服。看著這樣的兒子玉米覺得非常困惑,事情到底是如何變成這樣的呢?
導致「反性別」出現的因素
1. 社會環境因素
孩子是一張白紙,身邊的人對他的影響都會在白紙上顯現出來,所以如果孩子身邊有性別認同障礙的人,那麼對孩子的行為也會有影響。比如孩子身邊有女孩子玩槍,這種特立獨行的感覺會讓孩子覺得很酷,從而進行效仿。
有時候身邊人說出來的話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比如孩子是個男孩子,可是身邊的人經常說女孩子比較貼心,那麼孩子就會朝著女孩子的方向靠攏,最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是比較喜歡穿女孩子的衣服,家長可能只會覺得孩子更喜歡鮮艷的顏色,從而忽略孩子的性別認同有偏差,慢慢的孩子玩具和說話方式都開始向女孩子轉變,這時候家長才會覺察到事態的嚴重性。
2. 自我認知不完善
對性別認知是有一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性別標記,指的是孩子對男女的認知是從一些外貌特徵上來區分的,女孩子的頭髮長度,男孩子的說話語氣等等都是他們認知的標準,一旦女孩子玩了男孩子的玩具,男孩子穿的女孩子的衣服,在孩子眼裡就是性別轉換。
這種認知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一旦固定下來,孩子會模糊這種外在的限定,他們知道男孩子長大,以後會變成男人,女孩子長大以後會變成女人,不會因為錯穿誰的衣服就發生性別轉換。在認知沒有固定下來的時候,如果家長給男孩子穿女孩子的衣服,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能是個女孩。
3. 遺傳因素
有科學研究表明,對性別的認同障礙與家族遺傳有一定的關係,科學家曾經對100個人進行過調查和研究,這些人普遍都有性別認同障礙的困擾,得出來的結果就是有超一半的人在家族史上,曾經有長輩有過類似的心理障礙。
所以這種心理障礙就成為了基因鏈上的一個編碼,隨著基因排列組合,遺傳給家族後代中某一個人身上。對於這種情況,作為家長也不要絕望,通過後期的矯正和疏導,孩子性別認知的能力會有所提升。
4. 家長錯誤的教育300
有些家長在懷孕的時候,希望能有一個兒子,可是生出來以後卻是一個女兒,所以家長潛意識中為了彌補自己沒有生兒子的缺憾,會管女兒叫大兒子,有的家長也沒有想這麼多,就是覺得這樣喊比較有意思,或者認為把女兒當兒子養會讓女兒更加的堅強。
家長要知道,你的一時性起,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孩子會覺得父母對我的性別是不認可的,所以在孩子的下意識反應,就會去迎合父母的喜好,從最開始的穿著上,父母關心,慢慢地在說話上也會與自己的性別背道而馳,到最後甚至不惜改變自己的性別。
作為家長,你的每一個想法都會在孩子身上放大,你可能覺得只是一個玩笑,可孩子就會認為自己連出生都辜負了爸媽的期望,這種被全盤否定感覺,會促使他們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事情。
這幾點出現,父母一定提高警惕
1. 孩子喜好逐漸全部偏移300
首先家長要區分清楚,孩子是一時的好奇,還是性別意識發生了改變。如果孩子最一開始的時候,喜歡一些與自己性別不相符的東西,可能是好奇,有可能是在模仿。
比如有的男孩子喜歡戴女性的首飾,但是他依舊會對小汽車和玩具槍有著濃厚的興趣,那孩子可能是受了電視劇里的影響。在孩子小的時候處於一個認知發展並不健全的階段,經常看什麼樣的動畫片或者電視劇,就會模仿裡面的人物。這個階段,家長可以不用太過擔心,這是每個孩子都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如果孩子漸漸的連說話的聲音,走路的姿態,和一些熹微的表情變化,都開始向著與自己性別不符的一面靠攏,那麼家長就要提起注意了,這個時候孩子的性別認知已經開始發生了遷移。
2. 和孩子討論性別時,孩子總是持對立
如果孩子已經知道了男孩和女孩的基本區別,可是依然會對與自己性別不相符的一邊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父母覺得女孩子的頭髮太短了,行為舉止也太過粗魯,希望孩子把頭髮留起來,行為舉止也要淑女一些,可是孩子會對父母的話進行反駁,覺得自己這樣也挺好的,而且自己很喜歡這樣的裝扮,那麼家長一定要提起重視。
這個時候孩子的性別認同,已經不再是模糊的狀態,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真實性別,可是卻喜歡另一種性別的特徵,這已經是性別認同障礙。家長要及時地對孩子進行疏導,必要時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
家長要知道性別認同障礙不是精神病,也不是心理疾病,家長不需要費時費力費神去扭轉孩子的這種狀態,因為沒有人規定男孩子不可以溫文爾雅,女孩子不可以英姿颯爽。
不管孩子選擇以怎樣的狀態和方式生活,作為家長都不應該強制孩子去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因為無論他們是否有性別認同障礙,他們都是父母最愛的孩子,而父母也永遠都是孩子們最依賴和信任的人。
※還在給孩子嘮叨大道理?枯燥的說教只會反效果,方法正確最重要!
※孩子變成「粘人精」,家長要付出更多耐心,才能建立良好關係
TAG:Ainee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