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一生下來,有件東西一直伴隨著自己一生,但卻很少有人注意

中國人一生下來,有件東西一直伴隨著自己一生,但卻很少有人注意

姓名,由姓和名組成,現今也被稱作「名字」。現在,對於我們來說,一個人的姓名,是人類為區分個體,給每個個體給定的特定名稱符號,是通過語言文字信息區別人群個體差異的標誌。由於,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

所以說,一個人的「姓名」對於自己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這裡,我們既然說到了「姓名」,就得先說一說「姓氏」。「姓氏」不同,家族也不同,在的文化領域,「姓氏」對於一個家族則起到了傳承的作用。中國人對於「姓氏」的重視,經久不衰,小孩子口中常常念及的《百家姓》就是一個體現。

前一陣,媒體大炒特炒的「改姓」事件,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其中一起事件,發生於長豐縣,位於安徽省境內,國內第一個被作為「姓氏改革」試點地區,這場改革在當地掀起了一場不小的,有關於性別平等的「姓氏革命」。改革內容主要是:「如果,剛出生的孩子,姓氏選擇跟隨母親的姓氏,政府會獎勵給這個家庭1000元。」

此事一出,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另一起事件則分別發生在陝西商洛市商州區、河南鄭州、滎陽地區,涉及的人群則是這裡很多姓「苟」的人群。因為「苟」字的讀音,與動物「狗」的讀音一致,所以,這個姓氏的人們經常會成為旁人開玩笑的對象,哪怕去游泳,「苟」姓人士,也經常被戲稱「狗刨」。

所以,很多「苟」姓家族的人對此十分不滿。

如今,全國還約有33萬「苟」姓人士,這其中,很多這個姓氏的人,公然提出堅決不能讓後代再姓「苟」的說法,他們寧可不給孩子上戶口,都不願意讓孩子也遭受這樣非常不禮貌的玩笑對待。就在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的時候,歷史學者們,也開始幫助「苟」姓人群追本溯源,以求能找到他們先祖的姓氏來源。

好在,十分幸運的是,「苟」姓人的先祖們,其實,原本並不姓「苟」。原因是:在後晉統治時期,當時的皇帝晉高祖名字叫做石敬瑭,因名字中有一個「敬」字,所以,為了避免和皇帝的名字起衝突,以至於,多數的「敬」氏族人,都將自己姓氏中的「敬」字的文字旁去掉,改成了「苟」姓。

歷史明鑒之後,如今姓「苟」的人們紛紛改姓為「敬」,追本溯源,重新改回自己祖先的真正姓氏。

的確,姓氏對於個人乃至一個國家來說,都十分重要,它不光代表著中國文化獨有的一面,甚至,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發生了這兩起「姓氏風波」之後,則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古代:「姓跟氏是一回事嗎,還是姓是姓,氏是氏呢?」

我們可以查閱歷史,仔細研讀中國姓氏的起源和演變,從這裡也可以發現一段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現象。「姓」字的本意,其實,就是女人生的孩子,這一點,在「姓」字本身就可以很容易理解。現在的姓氏,早已被連在一起使用,但是,在古籍中,甚至,「姓、氏」二字的本意來看,其實,「姓」與「氏」兩者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並不能當做一回事來看待。

「姓」字是一個會意字,「女」、「生」為姓,本意就是:女人生的孩子,生下來後,要和母親取一個姓字。尤其是「生」字,在甲骨文中,「生」字的模樣就像植物萌芽時的樣子,這也就代表著:「萬物繁衍、生生不息,人類繁衍、代代相傳」的意思。

並且,對於「姓」字的解釋,在東漢時期,許慎的著作《說文解字》中,也曾有過非常明確的解釋,大體的意思也是強調著:從「姓」的本意上闡明人類皆是由自己的母親所生,所以,要跟隨母親的「姓」。

古人的名字遠遠比現代人的名字複雜的多,一個人的名字往往要由姓、氏、名、字、號組成,如果,你經常閱讀古籍,對此也並不陌生。單從古人的名字的組成來看,就可以知道,姓和氏其實是兩回事,而且,姓產生在前,氏則出現在後。

據專家考證,早在中國還是以母系社會為主要社會形式的時候,就有了「姓」這一說,而且,當時的孩子都要隨母姓的。所以,在當時的社會,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孩子,都是同姓。而且,「姓」字本身更是血緣關係的一種體現,家族基因的一種延續形式。

一些古老的姓氏中,不難發現,有很多都是有「女」這個偏旁部首的,比如:姬、姜、姚、妘等等,這是因為:在最初的社會中,血緣關係的確定,是由女性來決定的。而且,在母系社會中,多數情況下人們只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卻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最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和姓有關的「名」也就應運而生了。

並且,「姓」與「氏」不同,其社會作用也不同。

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推進,人類的不斷繁衍,人口數量也越來越多。到了伏羲的氏族社會時期,因為,統一為祖先繁衍出來的子孫越來越多,所以,每一個家族也就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分支,他們開枝散葉也逐漸散居到了各個不同的地區。

各個分支的子孫,「姓」還是一樣的,但是,為了互相區別於自己的分支,就採用了「氏」的標記方法,用以家族內部的區分。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中,族人們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姓中衍生出來的不同的支系。

這樣的取名方法,也就促使了很多家族更加興盛。

歷史上,也稱這個時期為「氏族社會」,而且,這個時期開始實行「族外婚」習俗。家族裡的規矩是:同一個氏族的男女是不能結婚。而在古籍《國語·周語》中,就曾強調過:「姓是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就有的,是祖先的名字,所以,多少代之後都不會改變,而族人中,也會有不同的分支歸屬,則用氏來區別。」

由此可見,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的確是「姓」出現在前,「氏」出現在後。

但是,自秦漢之後,「姓」與「氏」則被混為一談,逐漸融合了。

周朝之後,姓氏制度已經發展的的相當完善了,甚至,已經成為了國家宗法制度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法律也明文規定:國人之間不可以在同姓之中嫁娶,也就是「禮不娶同姓」。姓氏制度的傳承,開始對於當時的各個階層的人們的婚姻起到了重要的制約作用。

古籍中有云:身份高貴者,名字中有「氏」稱;身份低賤者,名字中則無「氏」稱。在先秦時期,男子們用「氏」做名字,女子們用「姓」做名字,但是,這也僅僅是在貴族中,才有權這樣使用。而平民百姓,是沒有名字可言的,各自的稱號都是用職業作為區分,比如:姓丁的廚子,就起名為庖丁,姓孟的俳優,就起名為優孟。

商朝、周朝以前,姓則用來區別婚姻,所以,就衍生出了同姓、異姓、庶姓的姓別分類。「氏」則在家族內區分族人的身份,高貴者名字里有「氏」,貧賤者名字里則無「氏」。所以,當時的婚姻制度中,強調:「氏同而姓不同」的情況,二人可以成婚,「姓同而氏不同」的情況下,二人則不可以成婚。

等到了秦漢時期,「姓」與「氏」之間的區分,開始慢慢的變得流於形式了,後來,也就漸漸合二為一了。尤其到了秦國滅六國之後,六國的王宮貴族在流離之時,有的以國號為姓,以姓為氏,有的則以國號為姓,以氏為氏,從此,「姓」與「氏」的區別就變得模糊了,漸漸地開始合二為一了。

而西漢時期的司馬遷更是在其《史記》中,將「姓」、「氏」徹底的混為了一個概念。比如:現今社會人們熟知的孔聖人,大都認為:孔聖人字仲尼,姓孔氏。其實,真實的孔聖人原本姓子,孔則是他的氏稱。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點,那就是:歷史上的「敬」姓一族,曾兩此無奈改成「苟」姓。

其實,古代一些家族改姓的問題,來源於中國古代特有的「避諱」這一禮儀制度。古代人,名字避諱的規矩很多,大體上則是:要求人們名字中的用字,要忌諱「尊者」、「親者」、「賢者」。所以,大多數改姓的家族,都是為了避禍或是為了避諱當時在位的皇帝的名諱,才不得已而為之的。

這樣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比如:商紂王時期,比乾的兒子本來姓「子」,但是,當比干受害之後,他的兒子為了避禍,就在自己的姓後面加了一個小字,改姓為「孫」。再比如:司馬遷受到宮刑懲罰之後,他的兒子們有的在「馬」字前加了兩點,改姓「馮」,有的則在「司」字左邊填了一豎 ,改姓「同」等等。

每一位帝王登基之時,都會有一些因為和新任的君王名諱相同而改姓的家族,可想而知,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位君主君臨天下,就會發生多少次家族改姓的事情。當然,改姓也有避禍的效果。在古代,戰火紛飛,局勢動蕩,哪怕是天下太平之時,也會有很多家族為了避開禍端而改姓,這也就是「隱姓埋名」的最初原因吧。

翻閱歷史,細心的歷史愛好者往往會發現,其實,姓「敬」的家族,他們的改姓風波最為曲折。這個家族就曾遇到過兩次帝王名諱與家族姓衝突的情況。之後,這個姓氏被迫改來改去,流傳至今,「苟」姓家族的人們,對於自己的姓氏問題有這麼大的意見,也是在情理之中了。畢竟,尊重中國傳統、尊敬中國先祖的中國人,哪一個不願意認祖歸宗呢?

參考資料:

【《春秋》、《左傳》、《通志·氏族略》、《國語·周語》、《史記》、《說文解字》、《中國姓氏大辭典》、《古文字類編》、《姓字古義析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