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偶讀殘書

偶讀殘書

偶讀殘書

偶讀殘書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一生創作了許多關於讀書的不朽詩篇,其中我比較欣賞的兩句,是他在年過花甲之後寫的「更挾殘書讀,渾如上學時」。這裡所說的殘書,姑妄猜之,當是指那些歷經時光磨蝕、歲月淘洗而致殘缺破損的舊書。因為在我的書架上,也有十幾本類似這樣的書,它們伴隨並服務於主人的歷史大多已四十餘年,其命運卻由於各種原因而令人扼腕長嘆:有的曾遭煙熏火烤,有的曾受雨澆水浸,還有的曾被鼠咬蟲蛀……看見它們殘破時往往有幾滴清淚滑過我的心空轟然墮地,那些遺憾的細節至今在我的心上還留有印痕。既然已是殘書,為什麼還要存它讀它?

一是因為這些書多是我四十年前購買的。那時家境貧寒,我在校食宿,每月須從牙縫裡擠出一點菜金來,才能去買一兩本自己想讀的書。老來再看到這些得來不易的精神食糧,就彷彿回到了那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學生時代,伴隨著滄桑感和艱辛感的複雜心情油然而生,會重新激揚起強烈的求知渴望和發奮進取的精神。二是好書不厭百回讀,對於自己喜愛的書,哪怕是斷章殘篇,也難以割捨。比如有一本紀念「五四」運動40周年的書,是我從被焚燒的書堆中搶救出來的,書因嚴重「灼傷」已面目全非,但「倖存」的部分卻完整地保留著1919年5月4日天安門大會宣言、傳單的全文,還有火燒趙家樓始末等歷史資料。每當讀到這些殘書中記載的史實,我都頓覺滿腔熱血沸騰起來,愛國深情激昂起來,眼前出現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青年學生遊行示威的畫面,耳畔迴響著毛澤東主席那濃重的湖南口音:「中華長城渤海之間,發生了五四運動,旌旗向南,過黃河而到長江,黃埔漢皋,屢演活劇,洞庭閩水,更起高潮,天地為之昭蘇,姦邪為之辟易……」待到感情的潮水平靜下來,我細細品讀這本殘書的過程,其心情就像林語堂先生所說的:「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要比在珠寶商店櫥窗里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活。」

我讀殘書還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樂趣,就是有時會在書的破損、空白之處作「填充」之筆。一般是在文字小有殘缺的地方,揣摩著原作者是怎樣構思,又如何遣詞造句的,然後把自己認為合適的語言「補」進去,這樣一來不僅讀得順暢多了,也有利於提高思考與寫作能力。馬可所著的《冼星海在巴黎》一書,當年曾被咿呀學語的小女兒撕扯得缺行少字,如今我已找不到此書完整的版本可以對照,就憑藉對原書情節的記憶和對一個偉大的人民音樂家的理解,前前後後「補寫」了一千餘字。我深知這種「嫁接」儘管出於善意,且每字的落筆都小心翼翼,也極有可能有損於原著。但好在這書是留給自己看的,似乎也可心安理得,便還是以寬容的愛心去欣賞它、品讀它,並努力發掘它那潛在的思想光芒和美好的情愫,從中獲取一種並不殘缺的境界,得到一份無可替代的歡愉。

當然,我讀殘書只是偶爾為之。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找、去買、去讀那些與時俱進的新書、好書。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藏書與扔書
關於《兒女英雄傳》成書時間淺探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