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倉公藥酒治疾

倉公藥酒治疾

倉公藥酒治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淳于意(約前215年—約前140年),古代醫家,西漢臨淄人,曾任齊太倉令,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與扁鵲合併立傳,即《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濟北王病,召臣意診其脈,曰:『風蹶胸滿。』即為藥酒,盡三石,病已。」

濟北王喝了多少酒?

太醫淳于意給濟北王開出藥酒「盡三石」的處方,本來是一項很明確的病案記錄。可是,自從南朝宋代裴駰在《史記集解》中作了「即為藥酒,盡三日,病已」後,便有了不同見解。後世常有人作「三日」解,如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史記》文白對照本就是這樣譯解的。那麼濟北王究竟喝了多少藥酒呢?

以今天的度量衡標準折算,每石相當60千克,三石有180千克,即使濟北王每天喝半千克藥酒,也得喝上一年。也許裴駰懷疑《史記》原文「石」系「日」之誤,因此作「三日」解。其實,「三日」是無法解釋的,因原文「三石」前有一「盡」字。意思是三石藥酒必須全部喝光,病才能好。這裡淳于意的處方是嚴謹的,不僅寫出藥名,且有明確無誤的用量。

淳于意和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 差不多是同時代人。司馬遷未必親眼目睹濟北王的病案,但至少他接觸到的這些資料,不是相隔幾個世紀的上古史料會在傳說或抄轉過程中發生訛誤。這裡藥酒「盡三石」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依據盧嘉錫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列表,西漢一石相當於現代的30~32千克,西漢藥酒的基料是發酵原汁酒,即後世用黃酒做的藥酒。據專家對我國出土蒸餾器以及有關制酒歷史文獻的考證研究,白酒的出現最早不超過東漢。今天一般會喝酒的人,每天喝一斤黃酒不足為奇,何況身為王公貴族的濟北王。一般慢性病患者連續喝中藥湯藥3個月至6個月是常有的。藥酒和中藥湯藥一樣,藥效也是漸進的。

再說,濟北王的病是「得之汗出伏地」,切診結果「心脈濁」,診斷印象「風蹶胸滿」。這就是說,濟北王的病很可能是中醫所稱的厥脫後的驚悸怔忡之類。這類急性發作後的慢性疾病,不是喝上三五天的藥酒就能解除的。

選自《杏林漫步曲》

作者:趙友琴

倉公藥酒治疾

秋楓木 艾蒿 忘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新聞 | 繼續教育學院為邊遠、特困地區鄉村醫生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
端午養生 | 腸胃調理二三事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