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丘吉爾為何說:二戰是一場可以避免的、不需要的戰爭?

丘吉爾為何說:二戰是一場可以避免的、不需要的戰爭?

丘吉爾一個世界史上頗具有傳奇色彩的男人,他屬於那種典型的文武全才,他不僅是20世紀全球最重要的政治人物,是二戰的領導者,還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他的代表作是《二戰回憶錄》,也叫《不需要的戰爭》,據說他還是有史以來掌握單詞最多的人之一,數目高達12萬個,他還是一位聲名遠揚的頂級演說家,不僅文采出眾,而且口才極佳。

說了這麼多,我們回歸正題,為什麼丘吉爾要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稱為「不需要的戰爭」?對於這個問題,丘吉爾本人曾在書中正面做出過回答,他們認為是善良者的軟弱主張了惡者的兇狠,同時各大國家沒有聯合起來組建一個更大的機構。

丘吉爾認為,在一戰結束之後,最恰當的處置德國的辦法就是要求他們在30年內廢除軍備,同時戰勝國們應該努力維持充分的軍事力量。甚至丘吉爾還提出了一種更直白的辦法:把所有戰勝國所有需要的東西都從戰敗國搬走,並且讓戰敗國中的一部分人充當永遠或者暫時的勞役。這個辦法雖然很「簡單」也很「無情」,但是卻非常有效,戰勝國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這麼去辦。

丘吉爾用「勝利者的愚蠢」來形容這些戰勝者的行為,他舉例子說,戰敗的德國被沒收走了10億磅的資產,但是美國人和英國人以及各個其他的國家隨即又向他們提供了高達15億磅的貸款,德國相當於沒有失去什麼,反而拿到了5億的投資。同時,提供給德國貸款的國家也沒有贏得德國人的感激,因為他們要「還」那10億。美國人直到1931年還在向德國要賠款,但是奇葩的是,德國人能拿出這些錢,完全是因為美國給了他們比賠款更多的貸款,丘吉爾認為這個過程是荒唐的,同時「除了怨恨,什麼也沒得到」。

如果說戰勝國沒有削弱德國也就算了,但是誰能想到,他們開始「自斷經脈」,削弱自己的力量。1921年華盛頓會議中,美國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計劃,鑿毀鑿沉自己的海軍,摧毀自己的軍事設備。丘吉爾認為,這個邏輯是非常怪異、奇特的,因為英美兩個竟然認為戰勝國需要先自己解除武裝,才能要求戰敗國解除武裝。正是這種「善良者」的軟弱主張了「惡者」的兇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坦克特殊的防護服「籬笆牆」,這層籬笆有何用?可將火箭彈變啞彈
德國那麼猛,當年歐洲為什麼敢讓兩德統一?原來是德國下了血本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