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確立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初心」和「使命」不是新概念,但由於共產黨人的使用而具有了豐富的時代內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共產黨人對「初心」和「使命」有著不同的表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意義在新時代得到了不同於以往的彰顯。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主題教育的目標要求和重點措施,對開展主題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第70個年頭,在這個時刻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正當其時。這次主題教育對於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奮鬥具有重要意義,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特別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都要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經受新時代的洗禮。
初心和使命:共產黨人奮鬥的根本動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源於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規定性。共產主義者同盟於1847年創建,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創立的《共產黨宣言》於1848年發表。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和建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這個初心和使命,既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起點,也是共產黨和共產黨人的實踐起點。這一起點的萌芽,是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所袒露的「初心」和「使命」。馬克思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馬克思始終葆有「初心」、踐行「使命」,並鑄就了人生的輝煌和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來自近代中國的現實境遇。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陷入暗無天日的危機,中國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中國大地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為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1921年7月,從上海出發,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面對反動勢力,「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同志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鄭重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還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後頭」;「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於初心和使命的高度自覺,動人心魄,催人奮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新時代宣示
帶著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重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意蘊,並賦予其新時代的新意、深意和遠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這些論述都是強調不忘初心。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等。這些論述都是強調牢記使命。
在新時代,我們一再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旨在回答中國共產黨從何處來、將向何處去的重大問題。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迫切需要,是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他還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鬥的根本任務,努力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具體目標」。這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重要宣示。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凝聚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需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真功夫、硬功夫;需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立場、宗旨和使命,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不斷鞏固黨執政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自敗、不打自垮。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信仰、信念、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歷史、理論和實踐一再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聚焦黨的建設總目標和總要求,聚焦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聚焦黨長期執政、長期執好政。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強調黨的長期執政的目標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特質,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第70個年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使黨葆有「大就要有大的樣子」的現實制高點。
在不同歷史時期,形勢和任務會發生變化,但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這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人民謀幸福,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和廣泛支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道義力量在新時代的進一步彰顯。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黨今天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面臨的執政條件、黨員隊伍組成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所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也將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深惡痛絕的問題。「四風」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部分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人民立場不堅定,群眾觀點不牢固,宗旨意識淡化。緊緊抓住群眾路線這個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的座右銘。
當前,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國際形勢日趨錯綜複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在牢記根本宗旨中堅守初心,在攻堅克難進程中承擔使命,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對標對錶,找到差距,崇尚實幹,永遠向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幕已經開啟,我們要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經受新時代洗禮,推動新時代奮進,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最為莊重的誓言和宣言。
(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楊揚:準確把握中國特色政黨外交的時代特質
※王聰聰:多重危機下南歐左翼政黨的政治迎合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