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青料,那些決定了青花瓷興衰的著色劑
青料是青花瓷生產的必需原材料,屬於釉下高溫顏料。青料的質量和呈色控制技術決定了青花瓷的興衰和發展。青花瓷所需的青花料主要這幾種:蘇麻離青、無名子、回青、浙青、珠明料、韭菜邊這幾種。從唐代開始青花瓷出現於世,元明時期著名天下,進行大宗出口貿易中必不可少的就有絲綢,瓷器、茶葉等等。中國也就是這時候從絲綢大國(silk)變成了國際上的陶瓷大國(China)。兩宋時期的國際上的人們追求審美和殊榮時,甚至有的地區人們認為自己擁有中國的陶瓷是一件風光榮耀的事情。
青花瓷的釉下花紋是以氧化鈷料為著色劑來進行描繪裝飾的,大體分為含錳量高含鐵量低的國產青花料和含錳量低含鐵量高的進口青花料。國產的青花料主要有:平等青、石子青、浙青、珠明料;進口料則主要是蘇麻離青和回青料。
今天我們來簡單說說青料。
蘇麻離青
蘇麻離青,又稱蘇泥麻青、蘇勃泥青、蘇泥勃青等。
其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誇姆薩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
另一種說法,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意為深藍色或繪畫用的深藍色粉末顏料。此料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故青花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鏽斑痕」,俗稱「錫光」。
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樂、宣德官窯所用青料均是這種,產地均在古波斯或今敘利亞一帶。
明永樂 青花纏枝牡丹紋軍持
軍持撇口,圓唇,細頸,垂腹,腹下連以台座式托。上半部主體為玉壺春瓶式樣。足內呈台階狀,有里外兩圈澀圈,系窯內燒成時使用墊圈墊燒的部位。腹一側置長流,無柄。通體青花纏枝牡丹紋。
軍持有多種式樣,這種造型的軍持創燒於永樂時期景德鎮官窯,宣德時也有燒造,品種有青花、白釉等,永樂器不署年款,宣德器署年款。軍持原用途應為伊斯蘭教信徒做禮拜時飲水或凈手的用器。
平等青
平等青,國產青料名,又稱陂塘青,產於江西樂平。明「空白期」(即明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時使用。
青花用蘇泥勃青,至成化,其青已盡,只能用平等青料。這種青料含鐵量低,較少或不再出現宣德青花那類黑斑,由於經過精細加工,在適當的溫度中,能燒成柔和、淡雅而又透徹的藍色。燒成後色澤穩定,暈散不嚴重,呈色淡雅青亮。
與永樂、宣德濃重青翠的蘇麻離青截然不同,成為這一時期青花瓷的特色,尤其使成化青花瓷器名噪一時。
明成化 青花怪石茶花紋碗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碗內光素無紋飾。外壁青花裝飾,繪三組怪石茶花紋,間以坡地花草、飛舞的蜜蜂。外底青花雙線圈內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
胎體輕薄,釉面光潤,繪畫筆觸細膩,青花發色淡雅,所用青料當為產於江西省樂平縣的平等青料。
石子青
石子青,國產青料,亦稱「無名子」,產於今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此料單獨使用時,青花發色灰暗呈色穩定,勻凈,藍中泛灰或黑,明清二代民窯大多採用此料,官窯則用於與回青調和使用。
明正德中期燒制的濃中帶灰的青花瓷器,使用的青料就是石子青;《江西省大志》「有回青行,石子青廢」的記載。可知景德鎮青花瓷器使用回青之前使用過石子青。
明正德 青花人物套盒
盒為圓筒式三層套盒,平頂蓋,圈足。蓋面中心繪3人騎馬,輔以雲山松亭,外圍繪如意雲紋一周,蓋邊繪龜背錦紋。盒上、中兩層各繪仕女、庭院,輔以花卉、捲雲等。底層及近足處分別繪龜背錦及蓮瓣紋各一周。無款識。
其青花呈色泛灰,符合正德中期使用過的石子青料特點。
回 青
回青,有產於西域、新疆、雲南等多種說法。《天工開物》記載:「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頭青。」青料的輸入是西亞回教民族地區或域外回教國家,是較為公認的說法。
《江西大志·陶書》中記述:「陶用回青,本外國貢也。嘉靖中遇燒御器,奏發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貯藏庫時給之。」明代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青花多使用回青料,發色藍中泛紫,鮮艷明麗,形成此時青花的特有風格。
明隆慶 青花雲龍紋蟋蟀罐
罐口微斂,腹壁略呈弧形,圈足。附蓋,蓋面隆起,中心鏤空古錢紋。通體青花裝飾,青花藍中泛紫,色澤艷麗,典型的回青呈色。蓋面與外壁均繪雙龍戲珠紋。近底處繪變形如意雲頭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隆慶年造」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明代隆慶以前各朝官窯瓷器上的年款絕大多數用「制」字,極少用「造」字,而隆慶官窯瓷器上的年款絕大多數用「造」字,極少用「制」字。
明代蟋蟀罐以宣德、隆慶、萬曆三朝多見,這與當朝皇帝的嗜好有關。
浙 青
浙青產於浙江紹興、金華一帶。國產料中以浙料最為上乘,其發色青翠,輕則淡雅。
明代萬曆中期、天啟朝、崇禎朝至清代前期,景德鎮官窯青花器均採用浙青料。
明天啟 青花出戟花觚
觚四方形,撇口,長頸,腹部四方呈弧形微鼓,四棱飾凸起的4條花邊戟,高足外撇。頸四面繪洞石花卉,一面口沿下方欄內有「天啟年米石隱制」七字橫款(傳世的天啟瓷器中,帶有年款者不多)。腹部四面分別繪折枝花,各托輪、螺、傘、蓋4件寶器。腹部之下四面繪折枝葡萄,頸下近腹部及足邊各繪火焰紋一周。
花觚整體造型修長秀美,其紋飾採用勾邊填色,技法精湛,色澤淡雅。
珠明料
珠明料由天然鈷土礦煅燒而成。產於雲南宣威、會澤、宜良等縣,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是康熙朝主要使用的青料。
其呈色鮮藍青翠,無漂浮感,明凈艷麗,清朗不渾,艷而不俗,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它與清代其他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區別,時代特徵十分鮮明。
清康熙 青花人物圖長方瓷板
瓷板四面均有長方形插孔。瓷板一面以青花雙線為四周邊框,框內以青花飾漁家樂圖,一輪紅日掛在天空,寶塔、青山清晰可見,遠山近水之間,漁民們有的撒網,有的用魚簍,一片繁忙景象。
瓷板另一面,以四面錦紋為邊框,內繪戰爭場面:山間小路上,兩員大將騎於戰馬之上,一人拿槍,一人持雙劍廝殺在一起。
康熙青花用雲南珠明料燒制出翠毛藍色調,其繪畫採用分水皴技法,直接繪在瓷坯上,畫面具有濃淡深淺的層次感,猶如水墨畫。
※美國現在搞中國華為,不看看他們這些博物館裡藏了我們多少國寶!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寶藏
TAG:講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