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少吃點吧!IBD患者吃加工食品簡直是火上澆油!

少吃點吧!IBD患者吃加工食品簡直是火上澆油!

炎症性腸病(IBD)最常見的類型是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其病因尚不清楚,易發生於遺傳易感個體中。環境因素在IBD的發病機制中起決定性作用,而飲食被認為是潛在的罪魁禍首。

眾所周知,IBD的發生伴隨著工業化社會的發展。在過去十年中,超加工食品(UPF)的消費量顯著增加,法國NutriNet-Santé隊列研究發現,UPF消費與慢性病之間存在關聯,如更高的癌症風險。此外,作者還報告了UPF飲食模式與更高的腸易激綜合徵發生風險之間的關聯。同時這種關聯在全球都有觀察到,例如美國的代謝綜合征和西班牙的抑鬱症。因此,本文重點關注食品添加劑,即與食品接觸的包裝物質,以及在生產、加工和儲存過程中形成的化合物對IBD產生怎樣的影響。

IBD患者和飲食理念

飲食對於IBD患者至關重要。在法國的一項研究中,使用了14項的問卷調查探索了244名IBD患者的飲食理念。大多數IBD患者(58%)認為食物可以引起IBD疾病的複發,這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為IBD患者可能因為害怕引起癥狀而拒絕外出用餐。在英國的一項研究中,400名IBD患者接受了膳食調查問卷,其中,60%IBD患者的癥狀惡化與某些食物相關,該研究與法國研究結果相符合。在一項西班牙的研究中,大多數IBD患者(86%)拒絕食用某些食物,以避免疾病的發作惡化。在兒科IBD人群中,53%的患者稱也會避免食用某些食物。

你真的以為自己只攝入了一點鹽嗎?

加工食品簡直就是飲食中氯化鈉(NaCl)的高級供應商。最近幾項研究評估了飲食中鹽對結腸炎模型的潛在影響(圖1)。 Tubbs等利用資料庫計算了雜貨店和快餐店中食品的NaCl含量,報告稱這些食品中含有約4%(w/w)的NaCl。如果將NaCl濃度從10mmol/L增加到80mmol/L,將誘導炎症細胞因子的產生,如激活腸道固有層單核細胞中的IL-23/IL-17途徑。同時,高鹽飲食(HSD)加劇誘導了結腸炎的形成。Tubbs等證明了HSD在許多結腸炎模型中的有害作用,例如在IL-10-/-或感染性結腸炎模型中。有趣的是,Aguiar等報道稱,飲食中的鹽加劇了結腸炎的形成,同時鹽本身通過增加腸道通透性和組織學損傷引發腸道炎症反應。最近有研究顯示,HSD通過降低乳桿菌(Lactobaccilus)水平和短鏈脂肪酸的產生,從而對腸道微生物群產生有害影響。這些研究表明,通過創造出一種更容易受到炎症性損傷的有害環境,食物中的鹽成為誘發IBD形成的潛在環境觸發因素。

儘管膳食磷比膳食鹽研究少,但是在加工食品中富含大量的無機磷酸鹽,特別是在快餐和加工肉類中。當前社會對磷酸鹽的攝入量增加了2~3倍,但是有研究證明其對腸道有害。Sugihara等人在Sprague-Dawley大鼠中證明,膳食磷酸鹽通過增加疾病活動度和激活NF-κB因子使得小鼠體重減輕,進而加劇結腸炎。該研究還發現脂質糖(LPS)處理的RAW264細胞中,2mmol/L的磷酸鹽增加體外細胞炎症反應。目前只有一項研究報告了有關食鹽和IBD的臨床數據,作者報告稱,飲食攝入鉀(P=0.005)而非鈉攝入量(P=0.440)與CD風險呈負相關。作者未觀察到膳食鉀和鈉與UC風險之間存在任何顯著關聯。

你攝入的糖分讓腸道有苦難言

我們的飲食中會大量攝入碳水化合物,同時,加工食品中含有很多隱藏糖,例如香腸中的乳糖。目前還沒有流行病學研究證明碳水化合物和IBD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但是歐洲的一項前瞻性研究,發現高糖和飲料與UC的發生風險呈正相關。

多糖通常作為乳化劑、包衣劑、穩定劑或填充劑加入到UPF中,幫助改善產品的口味以及保質期。一些研究探索了這些成分在IBD實驗模型發揮的作用。Nickerson等發現通常存在於加工食品和藥物中的膳食多糖-麥芽糖糊精能夠促進多種細胞類型中的沙門菌存活;另外,黏附侵襲性大腸桿菌(AIEC)作為IBD可能致病菌,體內的麥芽糖糊精通過形成更好的生物膜增強AIEC黏附。同時,麥芽糖糊精的攝入能促進腸道生態失調並導致疾病易感性。

當前甜味劑的使用越來越多。有研究稱,美國25%的兒童和41%的成年人食用含有低熱量甜味劑的食品和飲料。韓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劑Splenda在實驗性IBD中具有有害影響。Splenda含有1%三氯蔗糖和99%麥芽糖糊精,發現補充Splenda可誘導迴腸髓過氧化物酶活性並促進腸道生態失調,尤其是變形菌的擴增。三分之一的IBD患者患有腸易激綜合征樣癥狀。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認為,在飲食中限制可發酵的低聚糖、雙糖、單糖和多元醇(FODMAP)的攝入可減少功能性胃腸道癥狀,如腹脹等。

飲食中的金屬離子攝入加重疾病進展

鋁常用於食品加工和烹飪材料如食品包裝或箔中。化妝品和藥物也是鋁的來源之一,歐洲食品安全局規定每人每周允許攝入1mg鋁/kg體重。Pineton de Chambrun等的研究發現,四周口服1.5mg/(kg·d)的鋁使得化學誘導的結腸炎模型加重。那些暴露在鋁中的結腸炎小鼠,其宏觀和組織學評分以及髓過氧化物酶活性更高。有趣的是,鋁暴露還通過抑制增殖進而延遲黏膜修復能力。同時,膳食中的鋁暴露也會誘發嚙齒動物的內臟超敏反應,這或許與IBD患者即使在緩解期也經常伴有的內臟疼痛相關。

添加還是不添加?

二氧化鈦(TiO2)是一種食品顏料,可增加食品不透明度並使其呈白色。膳食中TiO2的來源很多,從糖果到牙膏都有。歐洲將TiO2納米顆粒列為E171,通常用作食品添加劑。Houdeau等的研究發現飲食中10mg/kg的TiO2暴露一周後,大鼠的派爾集合淋巴結中可檢測到鈦,其與免疫細胞失衡相關:CD11b/c CD103 MHC-II 樹突狀細胞比例增加和調節性T細胞比例下調。膳食中TiO2通過誘導結腸縮短和增加浸潤及組織學炎症評分而加劇急性葡聚糖硫酸鈉(DSS)所致結腸炎,其機制涉及NLRP3。作者推測膳食中TiO2可能促進IBD誘導的腸纖維化,但尚未有研究證實。

排除飲食真的可以控制病情嗎?

IBD患者常採用排除飲食法(不食用某些食品)控制病情。但事實上,此方法不僅科學依據較少或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導致IBD患者營養缺乏。最近的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指南宣稱,對於活動期IBD患者來說,沒有所謂的IBD飲食(強烈共識-96%的一致性)。不過,指南建議全腸內營養(EEN)可作為首次治療,以誘導兒童或青少年CD的緩解,但不建議成人患者使用EEN。EEN作用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矯正腸道生態紊亂或維持腸道屏障,以及不存在特定的有害食物成分,如食品添加劑。

無乳糖飲食在IBD患者中很常見。最近在冰島的78名IBD患者中進行的一項限制其乳製品消費的小型研究中,CD患者通常報告獲得性乳糖酶缺乏,特別是近端CD患者。同時在另外一項臨床試驗中,無乳飲食僅對五分之一的患者有益,而在29名兒童UC患者中,排除牛奶蛋白對誘導和(或)維持緩解沒有影響。

舊石器時代飲食(一種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同樣是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排除飲食方案。這種飲食方案不包括許多食品,如超加工食品或穀物,僅限於野生肉類和非穀物、植物性食品。

排除飲食可能會使患者面臨許多營養缺乏症,因此並不推薦。此外,不合理的飲食排除現象也普遍存在。在西班牙隊列中,不食用某些食物被認為是IBD患者營養不良的危險因素,而營養不良增加併發症的發生率,例如更高的手術和住院率。營養不良還會改變IBD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排除飲食可能會限制社交和就餐,因為據報道許多IBD患者拒絕外出用餐,因為這樣做不符合他們的排除飲食原則。排除乳製品(如無乳糖飲食或舊石器飲食)可能會增加IBD患者的骨質疏鬆風險,而無麩質飲食則會降低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

總結

飲食作為一種可以改變的環境風險因素,其中的食品添加劑卻有可能導致疾病進展。飲食對於IBD患者至關重要,而排除飲食似乎提供了相對控制疾病發展的替代方案。儘管如此,最近的ESPEN指南並未建議IBD患者採用任何排除飲食以誘導或維持緩解,卻建議IBD患者去諮詢營養師,以避免營養不良。此外,最近報道稱緩解期IBD患者的飲食不均衡,缺乏必須的營養素。因此,不考慮排除飲食的話,自製食品需要優先考慮減少食品添加劑的量,同時要注意避免攝入很多隱藏的添加劑,例如鹽或者糖。在最近的法國營養指南中就開始推薦自製食品。與排除飲食相反,烹飪不僅是一種快樂的形式,還能通過社交提高生活質量。此外,IBD患者中肥胖開始越來越流行,因此,從頭開始準備食物,不僅能減少肥胖風險,還能減少超加工食物中的過量能量攝入,可謂是一舉兩得。

本文整理自:Rachel Marion-Letellier , Asma Amamou.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d Food Additives:To Add Fuel on the Flames! Nutrients 2019, 11, 1111; doi:10.3390/nu11051111

投稿郵箱:DDP@high-med.com

關注消化界,精彩每天不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反覆腹瀉多年,近幾月便秘
糞菌移植的臨床應用進展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