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暗渡陳倉」,毛澤東用此計贏老蔣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了樊噲、灌嬰等人率兵從祁山道佯攻隴西地區,韓信部從故道(又名陳倉道)奇襲陳倉,從而奪取了關中之地。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原指從正面迷惑敵人,用來掩蓋自己的攻擊路線,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引申意用明顯的行動迷惑對方,使敵人不備的策略,也比喻暗中進行活動。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
在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曾十分成功地運用此法擊敗對手蔣介石。
1949年5月,陳毅、粟裕率領的第三野戰軍主力攻佔了上海,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第二野戰軍佔領了杭州、溫州、寧波和贛南、閩北的廣大地區,人民解放軍的下一個戰略方向將指向大西南地區。蔣介石對解放軍向西南進軍的路線作了如下判斷:他認為,川,貴方面山高路險,交通極為不便,又有白崇禧集團在湘、桂把守,解放軍不可能由此入川。而川北方面才是解放軍入川的捷徑,因為這裡有隴海路交通之便,又有解放區作依託,供應問題容易解決。據此,蔣制定了以隴海、陝南為決戰地帶,以川、陝邊界為守備重點的戰略方針,即調胡宗南第五、第十八兵團依秦嶺主脈構成第一道防線,以胡宗南新建第七兵團在川、陝邊界的白龍江、米倉山、大巴山構成第二道防線,又將宋希鐮的第十四、第二十兵團和孫元良兵團置於四川的南充、大竹等地,準備隨時向北或向西機動。這就是蔣介石部署的「大西南防線」。
為了徹底消滅殘餘的國民黨反動軍隊,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令劉鄧率領第二野戰軍主力採取秘密方式進入湘西,從川貴邊進入貴州和川東南,切斷位於甘陝南、川東北之敵南逃的退路。中央軍委同時命令第一野戰軍第十八兵團對秦嶺之敵發起攻勢,活躍在漢水中游的陝南部隊,出擊敵人的大巴山防線,活動在鄂西北地區的湖北省軍區部隊,攻擊位於川東北方向的巴東,「明修棧道」,使我軍造成從甘陝南、川東北進軍大西南的強大聲勢,掩護劉鄧大軍主力的戰略行動。
10月下旬,第二野戰軍主力開始隱蔽地向湘西集結。為了迷惑敵人,南京人民敲鑼打鼓地歡送人民解放軍北上。第二野戰軍指揮機關及第三兵團浩浩蕩蕩地乘火車由南京等地北返,經徐州到達鄭州。劉伯承司令員在鄭州發表講話,大造由鄭州揮師向西由陝入川的聲勢。與此同時,新華社編髮了劉鄧率部由鄭州西進的消息。蔣介石對解放軍由陝入川深信不疑。10月23日,第二野戰軍指揮機關及第三兵團由鄭州秘密南下,28日進抵武漢,正值四野及二野四兵團進行衡寶戰役和廣東戰役,劉鄧率部擺出加入湘南作戰的姿態,卻極為隱蔽地進入湘西。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也打著四野的旗號,由江西上饒進入湖南境內,經湘潭進入湘西,兩兵團集結於常德、邵陽等地隱蔽待命。與此同時,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命令秦嶺和大巴山北麓的人民解放軍向敵人的所謂大西南防線發起進攻,兵臨漢中城下,卻攻而不克,使蔣介石陷於極度迷茫之中。
11月1日,第二野戰軍主力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北起湖北巴東南到貴州天柱五百千米的戰線上開始向大西南進發。蔣介石方才如夢初醒,悟出了解放軍從湘西入貴、川進而迂迴重慶、成都的戰略意圖,急令胡宗南集團由秦嶺、大巴山一線南撤入川。毛澤東主席即令賀龍、李井泉率一野第十八兵團等部立即追擊。11月3日,陳錫聯三兵團輕取重慶。12月11日,劉鄧指揮第三、第五兵團及第四野戰軍一部分別由川東、川南揮師西進,完全關閉了川敵向康、滇逃跑的大門,27日,成都解放,大西南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民國為何多土匪?新中國最後一個被抓的土匪是誰?
※住在鍾粹宮的慈安太后為何蹊蹺而亡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