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在「清宮戲」「戲說劇」地影響下,一些皇帝們被描述為為國為民的老黃牛——愛民如子、什麼事情張嘴閉嘴都是為蒼生,對待臣下、老百姓也是和藹可親。今天我們就講一個真實案例。

(1)發工資的那一天

乾隆六年七月二十七(1741年9月6日),戶部寶泉局的四個鑄幣廠的工役們很高興,該發工資了誰不高興呢。按照朝廷規定,工匠們的工資按季度發,發一次要頂三個月。手快的人,恐怕早就「借錢」生活了。

很快,工廠方面核定的工資額度被告知了:每卯工價銀23兩6錢1分。請注意這不是一個人的工資而是47個人的工資。

每卯就是一爐銅錢的生產周期。按規矩一年36卯,每月要三卯。工人們聽完額度後便紛紛表示「每卯少了四兩!一個月就是十二兩!」

工人們地要求很簡單:爐頭需要重新核算工錢,否則停工。

爐頭們怎敢答應!頃刻間,四間鑄幣廠的工人們開始嚷嚷著罷工。爐頭立刻上報,監督丁廷讓得知消息後立刻跑到鑄幣廠勸說工人們:先拿錢開工,再核算工錢。

工人們起先還對丁廷讓有些畏懼,平日里監督大人驚堂木一拍,大吼一聲:給我打、給我夾、給我抽!那可真是威風凜凜,讓人膽寒。

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人多力量大,特別是幹活給錢天經地義,朝廷更得講理講法呀。在一些領頭人地帶領下,丁廷讓的聲音被淹沒了。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面對如此情況,丁廷讓也不敢硬來,只好去求直接主管——戶部侍郎三和。

三和一聽連忙吩咐:不管怎樣,罷工工人必須立刻復工,萬一被知道了,咱們誰也吃不了。趕緊回去跟工人們好好說,不要來硬的。

丁廷讓聽罷再次跑到四家鑄幣廠分別安撫工人。在其不懈努力下,西、南、北三廠的工人們陸續領取工資並答應開工。只是在東廠出了問題。

原來,翻砂匠童光榮在和工役們商量如何對付丁廷讓時表示:不能就這麼便宜。既然已經鬧大,就該通過這次罷工,把兩年來的舊賬全部補齊。每爐每卯工錢二十八串。

請注意童光榮要的是銅錢,而工資發的是銀兩。

(2)意見領袖童光榮與工人間的貧富差距

因為童光榮所執行的工種地位較高,在工廠的地位頗為重要。所以,他在工人間有一定地位。

在清朝前期,鑄造廠每爐每卯工人47人,分爐頭1 人、匠頭1 人、上爐匠1 人、倒火匠1 人、翻沙匠6 人、刮沙匠3 人、刷灰匠2 人、采錢匠2人、杖錢匠3 人、滾錢匠2 人、磨錢匠10 人、敲銅匠1 人、煤熯匠1 人、踏糙匠1 人、揀選匠4 人、穿數匠1 人、省眼匠1 人、淘沙匠2 人、雜用小工4人。

在這47人中,爐頭就是工頭兒,負責與官府交接,同時監督各道工序。爐頭外就是匠頭,負責對鑄錢的成果錢幣進行審查。無疑,這兩個職位最重要。

鑄幣分為八個工作流程,即看火匠、翻砂匠、刷灰匠、雜作匠、銼邊匠、滾邊匠、磨錢匠、洗眼匠。其中最關鍵的工序就是翻砂。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翻砂就是手工鑄造,將固態金屬進行熱加工至液態金屬後,倒入通過粘土或粘結砂作出的模具中進行澆注形成銅錢。翻砂工序是打造「母錢」「子錢」的關鍵工序。翻鑄母錢而成的錢就是「子錢」,子錢就是我們平時使用的銅錢。

因為翻砂匠的地位比較重要,在鑄幣廠內也就有一定影響力,其話語權就比較重,賺的錢也就自然比較多。

每爐每卯的工錢由爐頭分給46人後,有的人錢多有的人錢少,自然就會有生活上的相對貧富問題。因此,有的人並不急需這筆錢,所以拿不拿工錢可以忍受。但如果急需的話,就不能不領了。更重要的是,不是每個人都希望和官府「對抗」下去。

童光榮號召工友們罷工,大部分人都支持索要工錢。磨錢匠張文倉就很想拿到工錢、聽官府的話去復工。張文倉所做的工作屬於「磨錢」工序,其工作技能要求並不高,就是把鑄造出來的錢幣按照「母錢」標準進行打磨。因為,「磨錢」工序簡單,在工資分配上就比較弱勢。

由此,張文倉一表示自己反對罷工,要去領錢復工,就遭到童光榮地怒斥。二人隨之發生打鬥,在激烈地打鬥中,童光榮將其刺傷進而死亡。

此事發生後,丁廷讓立刻稟告三和,戶部侍郎三和立刻命兵士對童光榮進行搜捕。抓到後將其送交給大興縣進行審問。見出了人命,東廠的工人們也就領了工資復工了。

三和一看死人了,立刻帶著忐忑的心情在八月七日(9月16日)向乾隆彙報了此事。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4)再起波瀾

八月九日(辛丑日,公曆9月18日,《乾隆實錄》)記載,乾隆拿出了自己的處理意見:罷工這件事兒非常讓人憤怒,傷人一事僅交給大興縣審問,無非就是按照平常的打架鬥毆去處理!太便宜惡人了。而且,停工這件事兒有沒有暗中指使的人?給我好好查查!交刑部處理,嚴加審訊、從重治罪。

八月二十二日,戶部尚書陳德華、戶部侍郎三和、兵部侍郎辦理步軍統領事務的舒赫德聯名上奏鑄幣廠罷工事件。事情鬧大了!

原來,就在三和給乾隆上奏的當天(八月初七),北廠的匠役再次停工,要求再算算秋季新賬問題,丁廷讓屢次勸說都無法說服工人們復工,三和一聽又罷工了,連忙趕到北廠去勸說。

這回直管領導來了、這麼大的官兒見過嗎?工人們該老實了吧。可讓三和沒想到的是,工人們一見鑄幣廠的上級的上級主管都來了,便開始喧鬧不止,堅決要求算好秋季新賬再開工。

三和一看沒有辦法,立刻上告軍機處:出大事兒了!請各位大臣告訴我,該怎麼辦?

軍機處立刻命令步軍統領舒赫德派兵彈壓罷工事件。

面對軍人,工人們果然老實了些。這時,三和命令各爐頭領著工人們去算賬,也同時要求工人們立刻開工。工人們則要求先進行每卯工錢地核給,之後才能復工。

最終,經過核查每爐工人的工錢是五六百兩不等。這五六百兩有些人會誤解,第一:這是每爐47名工人的錢;第二:這是秋季九爐的總工錢。如此一算大概是五十到七十兩,那麼上文童光榮要求28串銅錢。這裡面就有有人從中貪腐、白銀與銅錢比價等多種原因了。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鄂爾泰

三和也點頭應允,一定照此發放。可工人們又要求這些錢不能賒欠只能現銀,三和再次咬牙答應。之後,工人們才陸續開工。

(5)官員們決定息事寧人

三和、丁廷讓等人總算鬆了一口氣。覺得沒事兒了,沒事兒了。

然而到了十八日(9月27日)酉刻,西廠的匠役們忽然上房開始鬧事兒。他們一邊喊叫口號,一邊拋磚擲瓦表示不滿,他們要求西廠要和北廠員工一樣算舊賬。南廠、東廠也停爐罷工,提出算舊賬。

三和一看只好向皇帝上奏問題經過,並言:匠役們都是無籍劣民,早在康熙、雍正年間就有拋磚擲瓦爭工錢的惡習。同時,三和也道出匠役們罷工的原因,乃爐頭每年侵吞剋扣導致。

在如何應對罷工問題上,三和提出自己的建議:息事寧人、給錢開工,然後找到密謀帶頭人從重處罰。

三和認為:現在寶泉局四廠有兩千多名工人,短期內沒有辦法查找到帶頭人,現如今有三千來人在廠內無事遊走。如果強力彈壓,必然導致匠役們四處逃竄。如果我們分兵擒拿,必然導致京城亂象,老百姓看著多不好,京畿重地真是有失觀瞻。

因此,我們建議:爐頭們應自行把歷年剋扣的錢彌補給工人。他們一時拿不出來的話,可以暫時將現存在局庫的冬季工料銀借給爐頭,不要讓工人們鬧事兒了馬上開工才是關鍵。借給他們的冬季工料錢可以分年、按季度地從給他們的款項中分期扣除。同時,開工之後,密查誰是帶頭大哥,把他們抓起來交給刑部嚴加審核、從重治罪。

看著這份奏章,乾隆就很生氣。但看到下面的奏章時,乾隆徹底憤怒了。

(6)乾隆怒斥:就是槍傷一兩個刁民算啥!

同日,步兵統領舒赫德又向乾隆單獨上奏,在奏摺中我們得知,步兵統領接到總理事務之王大臣的命令後,立刻派出四名副尉檢查。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副尉回奏:此事全是爐頭剋扣導致無錢養家導致,而且工人們都只是在廠內罷工,並沒有上牆登屋鼓噪的事情。

封建社會的官僚們都是「太極高手」。舒赫德一方面稟實上奏,一方面為了保險起見,也在奏摺中提道:當然,因為兩三千人呢,難保不會有上牆登屋鼓噪的現象,也許我派出來的人去的時候沒有看到。

舒赫德又說,八月十七日,爐頭和工人們都在僵持階段。

十八日起更時分(晚七點),西廠工匠們確實開始登上廠內的土堆拋磚擲瓦地鼓噪。我立刻率兵前往,工人們都趴在土堆後面,突然向我們拋擲磚瓦。無奈之下,我只好命人向天鳴槍,工匠們也就不敢再拋磚擲瓦了。

之後,我命令代理步軍總尉伸步圍廠彈壓。

十九日(9月28日)、二十日、二十一日,因為西廠爐頭同意算賬。所以,工人們也就開始安生了。

乾隆看到此處,非常憤怒,硃批道:辦理殊怯矣!此等刁民即槍傷一二何妨?彼見無槍,所以益無忌憚也。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7)霸道地乾隆與態度只求穩定的官員

同日稍後,履親王允裪、和親王弘晝、大學士鄂爾泰和張廷玉聯名上奏。總體上,他們說的和三和、舒赫德所彙報的類似,唯一不同的是指出:八月初七北廠領頭鬧事兒的人是劉三。同時,也承認爐頭剋扣,對罷工一事暫時不要處理,事後再抓。

乾隆看到此處很不滿,硃批:此等刁風,甚屬可惡!京師之地且如此,何以示四方?著舒赫德等嚴訪為首之人,務必重處,以警其餘。

也就是說,乾隆並不關心對爐頭地處理,而將處罰罷工帶頭人放在首位。

乾隆在八月二十四日(10月3日)看完三份兒奏摺後,又看到了第四份兒關於該事兒的奏摺——順天府府尹蔣炳上奏。

原來,此事發生後,順天府府尹就在關注此事。特別是童光榮被抓捕歸案後,也派人了解了此事。他對這件事兒的處理意見也值得重視。

他認為:罷工的人實屬可惡,但現在這兩三千人都是亡命徒,不要輕易緝拿。同時,爐頭剋扣是導致罷工的根源。工人們受爐頭僱傭,出現這麼大的事兒,爐頭自然也應該與罷工領頭人一併被嚴懲。

更重要的是,戶部四廠鬧了之後,工部四個廠怎麼辦?爐頭們都不幹凈,沒幾個人不剋扣。所以,要嚴加註意,不要再生事端了。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可以說,順天府府尹的意見是:同意工人們地要求,嚴查爐頭兒。

乾隆看完此奏摺,並沒有改變自己的態度,仍然明確要求:嚴懲罷工帶頭人。

小結:乾隆以及官員們都知道問題的根源,但為何選擇不同地處理方式?一切都是因為乾隆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兒

乾隆也不是不知道事情的原委。早在罷工爆發前,寶泉局的匠役在六月十四日(7月26日),就曾發生寶泉局匠人周宏焻控告爐頭李宗魁扣克行賄一案。戶部、刑部屢次審理後,乾隆都不滿意。乾隆最終將錢廠監督立柱、洪文瀾、拖納革職。命令鄂爾泰、訥親、來保、舒赫德四人會同審理。

乾隆在六月戊申日(7月27日)還說「今爐頭扣克行賄之弊即從此生。」這裡的「此」就是役匠工資是銅錢還是白銀。這就是貨幣比價問題。當時,銀賤錢貴,用銀結算工資對清廷有利。清廷對比價問題也是屢次改變,利用這些改變造成的空隙,爐頭、官員便開始從中牟利。

對於六月份的案件,乾隆在七月甲子(初二、8月12日)做出處理結果:戶部郎中洪文瀾革職杖徒、爐頭李宗魁革役枷責;侍郎留保、梁詩正、周學健、原任侍郎歸宣光、監督丁廷讓等俱交部查議。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那麼,七月初二到八月初九不過三十多天的時間,乾隆的反差為何如此巨大?

上次役匠獲勝後爐頭、官員都被處罰了。這次卻只處罰工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能夠想到的理由可能是:乾隆是不是覺得要管一管工人?是不是工人們覺得自己之前勝利了,這次乾隆還會判他們勝利呢?由此,乾隆害怕引發效仿,工人們會越來越難以管理。這次需要給工人們點兒顏色看看。防止工人們不知「貴賤高低」、得寸進尺。

清朝中前期,隨著「儒家思想」被固定化,人的等級秩序已被牢牢地固定。再加上,清廷作為「勝利」者對於大部分「失敗」者仍然有著某種「趾高氣揚」。因此,乾隆時不時地會顯示出對漢人的「蔑視」。那麼,政策上就是「霸道」。

其實,上述猜測很有道理。但更重要的原因卻在於:乾隆覺得自己上任沒幾年就連出問題,30歲的弘曆覺得丟了面子兒,他要找回來。所以,無論在硃批上,還是清實錄內都留下了對工役們的憤怒與咒罵。

八月九日,乾隆在給出罷工一案的案件處理結果時,說過的這段話就是關鍵:

……夫錢局改發銀兩,系朕降旨辦理之事。其中,或有不敷之處。管理錢法之堂司官,自必妥議奏請。該近役等理宜靜聽。乃敢違背朕旨,擅自停爐。復行兇傷人。此較之外省罷市之惡棍……

鑄幣局工役的工資由錢幣改為銀兩,是乾隆下旨所為。這裡面自然會有一些不足,主管部門自然會把問題、如何解決等看到問題後告知我。工役們就該老老實實地等著!

這就是乾隆沒有處理爐頭和官員,只把板子打在工役們身上的原因。

「霸道」乾隆大轉變:1741年四家鑄幣廠罷工事件始末

為了自己的面子兒就罔顧真相、罔顧解決問題的正途,那麼貪腐問題能解決嗎?顯然不可能。和珅的出現就是最佳註腳!

參考資料:

清史研究所.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鬥爭資料·P520-525.北京:中華書局.1979

乾隆實錄·六年·六月到八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鄭成功並不僅靠水師強於荷蘭,更重要的是復台決心
宋元明清被統治者的社會地位,從來就沒變化過

TAG:坐古談今 |